浅析小学数学课的导入方法

时间:2022-10-24 11:23:28

浅析小学数学课的导入方法

摘 要:一节成功的数学课首先要有一个良好的开端,数学课的导入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就简要分析下几种数学课导入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导入法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3-0218-01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选择最优的教学系统结构是开展系统教学的关键,必须进行课堂教学结构的改革,以促进课堂教学的整体优化。新授是一堂课的主体部分,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主要取决于新授。而新授的导入是学生能否积极主动学习新知识的关键。常言道:“万事开头难”。上好一堂数学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多年来,我一直努力探索和试验,总结出了数学课的几种导入方法。

一、导入方法

1.以旧引新法

数学知识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表现出极强的系统性。旧知识是新知识的基础,新知识又是旧知识的发展和延伸。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新知识与已有认知结构中的旧知识建立联系大的过程。学生对新知识联系最紧密的旧知识的理解掌握运用的程度,必然影响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要求教师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使学生感到新知识而不新,难又不十分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类比导入法

在讲图形时可以运用类比导入法。例如在学习了长方形之后要学习新知识正方形,正方形是一种特殊的长方形,可以让学生对比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四条边和四个角,然后观察这几组量怎么样。这种方法使学生能从类推中促进知识的迁移,发现新知识,进而掌握新知识。

3.亲手实践导入法

亲手实践导入法是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探索知识,发现真理。例如在讲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时,让学生将等腰三角形沿中线对折,看两个角是否相等。从而从实践中总结出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使学生享受到发现真理的快乐。

4.设疑式导入法

设疑式导入法是根据中学生追根求源的心理特点,一上课就给学生创设一些疑问,创设矛盾,设置悬念,引起思考,使学生产生迫切学习的浓厚兴趣,诱导学生由疑到思,由思到知的一种方法。例如:如在上加法交换律这一课时,课前可以先拟一个有代表性的习题让学生讨论,2+3+5和2+5+3的结果是不是一样。同学们议论纷纷。然后,我向同学们说,要解决这个问题要用到加法交换律。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又能进入到新知识的学习当中。

5.演示教具导入法

演示教具导入法能使学生把抽象的东西,通过演示教具形象、具体、生动、直观地掌握知识。例如:在讲授路程问题时,在课堂上演示汽车“相向而行”和“同向而行”,经过观察,学生就很容易懂的这两个概念,进一步演示“相遇问题”和“追及问题”。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印象深,容易理解,记得牢。

6.直接导入法

它是一上课就把要解决的问题提出来的一种方法。如在讲两位数的乘法时,让学生复习乘法口诀,人人能背的前提下,写个两位数相乘,让学生试着自己计算,这种方法直接直观,重难点突出。

7.强调式导入法

根据小学生对有意义的东西感兴趣的特点,一上课就叙述本课或本章的重要性的一种方法。例如:要学习“圆”这一节内容,老师这样导入:我们已经学习了直线,直线是一个重点,而圆更是重点,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新的重要知识:圆。

二、导入注意的问题

导入成功与否,直接影响新知识的教学。一段精心设计的导入能对学生的学习起导向作用,使学生顺利完成新知识的掌握和智能的发展。

1.导入是新课中的一个过渡环节,时间要短,一般控制在5分钟以内,避免长时间的导入占据了最佳学习时间,使学生产生注意力的转移,而不能达到预期目标。

2.导入要目标明确,指向集中,防止面面俱到的复习和训练,冲淡重点内容,选择与新课相关、新课教学需要利用的内容。

3.导入要根据新知识的难易程度和学生原有知识水平,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引到“半生不熟”,产生“跳一跳摘果子”的效应,为学生创设一个主动探索的空间和情境。

总之,作为数学老师要动脑筋思考,还要观察学生的状态,要选择适合学生,适合教学内容的导入方法并非易事,要靠老师在平时多研究,多运用不同类型的方法。熟能生巧,经常运用就能信手拈来,而不是生搬硬套。

上一篇:卓越:能否成为课外辅导机构的巨无霸 下一篇:谈中学语文课堂评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