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时间:2022-10-24 11:04:15

浅谈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摘 要: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语文教师要转换观念、更新理念、改变教学方法、方式,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尊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围绕课堂,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持续、健康、科学发展。

关键词:素质教育;优化;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 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3-273-01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新课程标准倡导的这一教学理念,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要更新理念,立足于课堂,优化课堂教学效果,以课堂为主阵地,把素质教育渗透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注重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创新能力,最终让学生持续、健康、科学发展。

一、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

教学虽然是双边活动,但其根本还是“学”。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得以发展的根源还是学生自己的“学”。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把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教学目标,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发展学生的个性。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完全“掌握”着课堂的主动权,学生被动地围着教师转,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说,学生做。学生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完全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而新课程改革就是首先要求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方法、方式,突出学生在教学的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学生的需要,把学习的自和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动口、动手、动脑,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教师不替学生讲他们该讲的话,不替学生做他们能做的事,要想方设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唤醒学生求知的欲望,提出富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问题,激励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维,鼓励学生去探求,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让学生主动学习,对所学知识加深理解,真正弄懂弄通,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精讲精练,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语文学科具有自身的特点,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方法、方式,提高教学效果,首先要从优化课堂教学着手。要优化课堂教学,必须优化教学过程,精心设计教学步骤,在课堂上精讲精练,只有精讲精练,给学生充分读书的时间和空间,才能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讲”是教学的重要环节,语文教学更离不开“讲”。在内容上,教师要吃透教材,精心备课,抓住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内容精讲,形式上,根据文本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层次,可以是点拨式、分析式、说明或总结式等;在语言上,教师要力求生动、有趣、精确,做到知识性与趣味性统一,通过“讲”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领悟,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会自己去理解课文。授学生以“渔”,从而达到“讲”是为了“不讲”的教学最终目的。

“练”是对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是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技能的阶段,是培养学生提高学习能力的最好手段。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接受能力等精心设计练习题,练习题要有连续性、针对性、层次性,以新带旧,以旧联新,做到新旧知识的融合与统一。确保教学整体知识结构严谨,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目标的前提下,在作业量、难易程度上有区别,使学生愿学、乐学、会学、善学。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要使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巧妙设计教学环节,提出的问题有引导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创设质疑的空间,让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大胆发问,鼓励他们自己去释疑,以便使学生的参与度逐渐深入。教师可采用多种学习形式:如同桌讨论、小组合作学习、全班交流等,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去讨论、去争辩、去发表自己的看法,以便促使他们全面深入地理解问题。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围绕教学目标,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让学生的想象力得以发展。

课堂上教师只有精讲精练,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才能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去想象、去质疑、去释疑,才能使学生的潜能得以发挥,创造能力得以发展。

三、强化“听、说、读、写”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学生的语文素养主要体现在“听、说、读、写”方面,每篇课文都表达了作者的某种思想感情,要想让学生准确把握课文所要表达的主旨,教师要善于从细微之处入手。教师要引导学生会听、多读、敢说、勤写,只有加强“听、说、读、写”训练,才能让学生练好语文基本功,为学生学好语文,培养语文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经过“训练--提高--实践”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学生才会把“听、说、读、写”各环节相互融会贯通,把语文学习同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缩短语文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视野,满足学生获取知识的愿望,课堂教学才更富有趣味性、知识性,才能促使学生养成主动求知的良好习惯。从语文教学的要求来看,要真正全面深入落实素质教育,必须让学生加强“听、说、读、写”训练,在实践中锻炼成长。

总之,语文教活动学是师生双方共同合作完成的一项创造性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而教师是活动的倡导者、组织者、合作者,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质疑释疑,讨论探究,最终完成学习活动。因此,要达到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在语文教学中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教师必须遵循教学规律,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巧妙引领学生学习,最终达到让学生学会学习,提高素质,持续发展的目的。

上一篇: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几点体会 下一篇:在数学学习中培养学生的交流合作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