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教学手段 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时间:2022-07-22 10:46:45

改进教学手段 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摘 要: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多媒体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得到了广泛运用。本文针对目前中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这一问题进行了讨论,探索如何把传统板书与多媒体有机结合,以增强师生互动,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

关键词: 多媒体;创设情境;注意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3-246-01

多媒体计算机的运用,将文字、图像、声音等信息有机地组合在了一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增多了课堂信息传递的通道,提高了单位时间内传递信息的容量,增大了课堂的语文信息容量,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为他们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精神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一、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引起学生情感体验

创设教学情境,其目的是在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中,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唤起他们的共鸣,使之自觉地随同作者进行对人、事、物的体验、思索和感悟。

如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时,我首先精心布置了教室:讲台上端放着两盆碧绿的万年青;黑板上方正中,悬挂着的遗像,遗像上披着黑纱;学生的课桌上放着每人精心制作的小白花。教室里充满了庄严、肃穆的气氛。

考虑到课文所产生的历史背景与学生所处时代有一定的差距,单凭教师讲述很难唤起他们的感情共鸣,引起他们的思想认同。于是我在课堂教学中,选择了首都人民在长安街上送总理的实况录像,将课文内容用字幕显示在录像下面,再配上哀乐,先让学生边看边听教师范读,使他们沉浸在对总理的沉痛缅怀追忆中。整个音乐、文字、声音、画面造成了巨大的情感磁场,真正营造了一个可感、可知的情境,让人如临其境,心灵受到难以言状的震颤,从而被悲痛欲绝的送别场面所深深吸引与感动。

这堂课,充分利用了多媒 体技术,把声音、图像、文字有机地结合起来,图文并茂,声情兼备,对于学生来说不管是语言的发展,思维的训练,还是热爱、怀念的情感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二、立足教学实际、发挥多媒体优势

根据教学内容择优选择。在课堂教学中,应以效率优先为原则,以学生为本位,以利于学生理解和学习、教师提高教学效率为前提。传统板书与多媒体在实现教学目标上其作用是一样的,若能把课堂教学内容在黑板上完全而完美地展现,我们也没有利用多媒体的必要,否则就是一种浪费。在需要应用多媒体的地方,也不能仅仅依靠传统板书,如我们在进行叶圣陶《苏州园林》这篇说明文的教学时,在讲到苏州园林的精致布局时,应充分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以帮助学生理解对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同时也要充分利用板书,梳理文章层次,加深学生印象。又如,在上诗歌赏析课时,在教师范读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多媒体,帮助学生正音,让学生感受和模仿专家朗诵,并把握的情感和节奏。

三、运用多媒体培养语感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强调抽象思维而忽视了形象思维的发展。这就造成了语文课上的“老师讲学生听”。如何才能使学生爱上语文课,能对祖国的语言文字产生兴趣呢?如何才能使学生意会到语言文字的“味道”呢?如何才能最终提高他们驾御语言的能力,开启他们的智慧之门呢?在教学实践中,本人体会到: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训练语感,语感就是指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和迅速领悟的能力,是对语言文字直觉的、整体的把握,是构成一个人语文素质的核心因素。语感的训练不能凭教师的三言两语,而是要以形象思维理论为依据,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手段,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

形象思维是一种以表象为材料进行的思维,它具有形象性、整体性、直觉性和富有情绪色彩等特点。而我们的阅读教学正是要激活学生的形象思维。使概括的东西变成具体形象的东西,把作者的语言转化为活脱脱的生活、人物,在头脑中活动起来,甚至在此基础上想象出超乎语言本身的事物时,才有可能触景生情、浮想联翩,才能对词、句有具体的感受,产生语言的形象感,使学生最终真正理解文学形象所蕴含的思想内涵和艺术境界。可见语感的训练关键在于将文字转化为生动可感的形象。现代教育技术的恰当运用,正好解决了这一问题。

四、多媒体可以引起学生注意,提高教学效果

我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投影仪的作用。上课前,认真备好课,将每堂课要检查的注音释词或要讨论的问题等到先用胶片打印出来,再修饰一番,有的还涂上一颜色。上课讲到这些内容时,就用投影仪投射出来,一是节省了上课很多板书时间,无形中扩大了一堂课的教学时间;二是因为是打印在胶片上而不是手写,投射出来后,效果极佳,规范端正、整齐清楚,学生就像在看印刷教材一样,很受欢迎。 中学生的注意力极易不集中,上课时一味地讲,难于将学生吸引住。我抓住学生对VCD光盘表功出极大兴趣这种情况,在教学时,讲解完一个内容后,就放与这个内容相关或相同的VCD光盘给学生看,加深学生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它。如上《荷塘月色》时学习完文中蕴藏的感情思想后放《荷塘月色》的VCD光盘,在声、形、色为一体的画面中更好地理解它的复杂的思想感情。当然,播放VCD光盘时我特别注意时间的控制,因为如果时间太长,学生兴趣点转移,容易疲劳,就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我一般采用“讲、放”结合的方法,讲一段,放一段,有张有弛,充分激发学生的兴奋点。

上一篇:浅谈德育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下一篇:浅析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