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贷款需求满意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时间:2022-10-24 10:43:10

农户贷款需求满意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摘 要】 在全面推进城镇化进程发展中,如何快速发展农村经济,缩小城乡差距,对于全面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当前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较为严峻的问题就是资金供求关系严重失衡,无法保障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从农村实际和农民需要出发,按照有利于增加对农户的资金供给、有利于改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原则,一方面在政策层面上进一步加强对涉农信贷的投放支持,另一方面大力引导农户的金融合作行为,提高农户借贷需求的满足度。

【关键词】 农户 借贷需求 满意度 影响因素

一、农村金融合作行为特点

(一)农户贷款需求较大,正规金融机构很难满足

根据陕西省某县调查数据显示,39%的家庭有外债,并且这些外债中有71.79%来自于非正规金融机构,受访农户中30.85%表示在目前或者一年以内在农业生产方面有贷款需要。

很多农户表示借贷是否发生很多程度上都决定于家人是否会突发重病导致开支突然增大或者是孩子读书花费。由于农民的收入水平较低,收入来源基本上都是来自于务农和外出务工,所以他们都形成了省吃俭用的习惯,在平常的生活中保持收支平衡或者略有结余是没有问题的。然而,最怕的就是家人的突然生病打乱家庭的收支平衡。

对于孩子的教育方面,随着教育程度的升高,花费会慢慢的增大,在孩子念大学的时候,如果没有储蓄一般都要产生外债,即使有,国外大学要念几年,一般也会在前两年把家中的积蓄用完。

另外由于农村的风俗习惯,一部分的家庭也会由于婚丧嫁娶的大操大办而造成收支失衡。由此可见,很多的农户对一些需要大笔支出的事项没有掌控能力,特别是不在计划内的事项,造成了很多农户要借钱去处理。

而另一方面,很多农户表示包括农村信用社在内的正规金融机构很难满足他们的借款需求。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调研团队对于陕西省某县区调查发现,72.56%的农户认为向农村信用社贷款很难,47.49%的农户表示目前正规金融机构提供的贷款根本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H有16.67%的农户表示正规的金融机构能够满足他们的贷款需求。对于向正规金融机构贷款的时候,还有很多农户表示要“有关系”才可以顺利贷款,对于他们而言,很多人都会在其中的一道程序中被拒绝。

(二)民间借贷成为农户最青睐的借贷方式

由于正规的金融机构对个人贷款有着许多对农户而言十分严苛的条件,例如财产抵押或担保人等往往使得农户无法成功贷款,即使是专门为“三农”服务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户也表示要“有一定的关系”才可以申请到利率合理的贷款。由此而言民间借贷成了农户最青睐的贷款方式。

在民间借贷中几乎所有的贷款对象都是自己的亲朋好友,几乎没有人向民间金融组织进行借贷,一方面由于这些组织活动并不广泛,另一方面是农户认为这些组织的贷款条件“跟银行差不多”。

就农户平均贷款额而言,向商业银行贷款的平均额要比民间借贷的平均额要高,这是由贷款的用途决定的。能够成功向商业银行贷款申请贷款的农户一般有着更为殷实家庭条件,他们借款很多是为了扩大生产或者是做生意;而选择民间借贷的农户很多是因为医疗或者教育支出而借钱,由于借钱对象又是同在农村的亲朋好友,因而加款的额度比较小。

对于借款年限,向商业银行贷款的农户要明确很多,一般都超过1年平均达到1.46年,且随着贷款额越来越大年限也越来越长;向亲朋好友贷款的农户在贷款期限上就表现的很随意,很多人都在贷款时约定“有钱再还”,即使有约定贷款年限的也多半年或者是一年,总体而言要比向商业银行贷款短很多。

二、农户贷款困境及原因分析

由于正规的金融机构对个人贷款有着许多对农户而言十分严苛的条件,例如财产抵押或担保人等往往使得农户无法成功贷款,即使是专门为“三农”服务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户也表示要“有一定的关系”才可以申请到利率合理的贷款。由此而言民间借贷成了农户最青睐的贷款方式。目前来看,农村经济主体贷款困境难以得到有效解决,主要的困境就是农户贷款需求得不到有效地满足,农村金融服务机构难以提供持续满意的服务,贷款渠道单一化,而且民间融资远远大于正规金融渠道贷款,农村贷款担保机制不健全,农户自身资本实力薄弱,正是因为这样的外在和内在原因造成农户贷款困难。

(一)农户自身因素分析

第一,农户家庭资本积累不足。我国新型农业化发展依旧处于起步阶段,大部分是小规模农户经营为主体,缺少规模化的经济效益,农户家庭收入和有形资产积累有限。农村居民整体收入较低,这样就导致除去正常开销之外没有足够的储蓄和资产的积累。农产品自身的特殊性,导致受到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影响比较大,但是一般农户应对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不足,随着农产品市场化程度不断提升,农户在面对外在市场变化承担巨大的风险。

第二,信誉担保机制没有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在农村社会体系当中,基于地缘、血缘关系构建的熟人社会,往往非市场化的金融交易体系占比要远远高于正规的现代化金融机构交易服务数量。在特定的农村环境当中,农户大部分选择非正规融资借贷渠道,因为正规银行贷款手续繁琐,而且期限比较短,不能有效满足农户的需求。正是因为长期这样熟人社会构成的道德价值体系,所以现代化的信用体系建设落后,大多数农村没有构建农户诚信档案,而且整个银行征信系统也没有覆盖农村区域,所以使得金融机构无法通过信用体系当中的资料数据来识别和控制借贷风险。而且整体上违约失信成本很低,所以不少贷款农户存在着侥幸心理,这对于信誉担保机制的健康发展存在负面的影响。

(二)金融机构因素分析

第一,农户信贷的正规供给不充足。我国农村农户信贷的额度与整体三农发展的实际需求依旧存在一定的差距。一方面供给主体非常单一,最基层的农户贷款一般都是农村信用社垄断,而农村信用社单一的主体无法提供多元化的融资借贷需求;另一方面就是资金供给主体职能缺位。虽然目前我国农业信贷市场有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以及农村信用合作社以及村镇银行等多种形式,但是这些机构在具体的业务开展过程中没有按照既定功能运行,一味追求防范和规避金融风险,这样就会导致整体服务供给质量不高,无法满足日益多元化的农村金融需求。长此以往,农户就越来越不愿意通过正规金融机构进行融资借贷服务。

第二,信贷管理技术非常落后。风险控制是整个银行信贷管理的核心内容,但是目前农村金融机构信贷管理技术非常落后,加剧了农户贷款困境。其一,贷款事前评估水平有限,无法充分考量农户的基本资质,缺少信用调查以及项目考察,导致很多信贷项目即使存在潜在高收益也难以被银行金融机构识别;其二就是贷款之后的监督和预警机制不健全。金融机构在贷款放出之后,也需要加强对借款人的全方位监管,并且需要构建有效预警机制来加大风险管理和控制的力度。但是目前大多数金融机构缺乏对于农户的现金、存货以及应收账款等运营资金的监控,风险预警往往流于形式。其三就是农户贷款回收过程中缺少有效的督促手段。贷款的回收直接关系到信贷结果的成败,但是现实中不少金融机构缺少对于贷款回收环节的有效举措,有时候只能被动接受贷款农户违约的行为,债权保障程度很低,而且整体技术管理水平落后。

(三)环境因素分析

第一,农村社会信用环境不良。目前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系统非常脆弱,主要原因就是大量恶意逃债情况出现,社会信用缺失加剧农村金融生态系统恶化,道德风险难以把控,对于农村金融系统发展非常不利。

第二,第三方担保机制不健全。在农户贷款自身担保条件不足情况下,引入第三方担保有助于缓解农户融资担保约束,但是现实操作中第三方担保机制不健全,因此对于担保动机、意愿以及利益平衡机制考量缺失。一般农户很可能由于血缘关系或者经济利益考量,为借款人提供担保,但是对于担保人的代偿能力没有很好的测算,这也会加剧信贷风险出现的可能。一般来说吗,相对于其他担保形式而言,政策性担保依托政府形式,是降低金融机构风险、减轻担保对象融资成本的最好选择,有利于充分推动资金的融通。

三、提升农户贷款满意度的政策建议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如下提升农户贷款满意度的政策建议:1.切加强涉农贷款政策的宣传和执行力度;2.健全医疗教育保障体系,提高农户生活水平;3.政府和民间共同发力,开发更多适合农户贷款的借贷品种。

(一)切实加强涉农贷款政策的宣传和执行力度

农村信用社应大力向广大农户宣传贷款的发放条件、审批手续、贷款用途和目的等,使广大农户真正了解和积极使用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并且在宣传手段上要注意选用农户信任的以及更加广泛的宣传方式,如金融机构到村宣传和村委会宣传。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在农村有着很大的市场需求,一旦农户了解政策,自然会运用政策满足自己的生产、生活资金需求,因而政府部门要支持农村信用社的工作,共同促进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可持续发展,从而使政策得到较好的贯彻落实,农户的贷款需求也得到更大程度的满足。

加大力度促进地方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地方政府是中央政策传递的重要枢纽,也是信息反馈的前站,需要针对现实情况做出针对性及时性的调整。在供给侧改革的政策指导下,需要加速地方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从而通过产业集群带领农村转型发展,实现产业升级的同时提供税收和就业,增加居民的收入,在源头上改善农户生活水平,减少突发性贷款需求的发生,提升整体满意度。

(二)健全医疗教育保障体系,提高农户生活水平

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村地区的医疗保障体系以及教育保障体系,更加大力度的推广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完善各阶段教育的助学体系,并在中学阶段向困难家庭提供专项助学贷款。积极引导农村地区的风俗习惯往有利于农户生活水平提高的方向发展,拒绝由于婚丧嫁娶的大操大办而产生不必要的贷款需求和债务。只有让农户不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不再为了孩子的教育负债累累;不再因为面子而四处借债,农户的贷款用途才会日趋合理化,才会从单纯的消费性支出向生产性支出转变。

(三)政府和民间共同发力,开发更多适合农户贷款的借贷品种

当前农户的贷款来源相对单一,以亲朋好友为主的民间贷款现状并不具备可持续性,商业银行以及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对普通农户而言并不容易。因此,政府应该以更大力度推出支持农业生产并有利于普通农户申请的贷款种类,鼓励民间大力发展农村资金互助社、个人联保贷款等民间金融,使得农户贷款的渠道更多,审批更容易。

正规的金融借贷机构,包括农村商业银行以及地方城市银行等需要改善自身的贷款服务,在风险可控范围内进一步放宽对于农户贷款的审查,简化放款流程,改善自身的工作方式,促进农户贷款满意度的提升。与此同时,进一步加速推进民间借贷机构的合法化地位。我国农村新型金融服务体系发展和建构的过程当中,需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民间借贷资本在农村金融领域大量存在,因此如何充分高效利用这些资本来满足部分农户的借贷需求,是政府监管部门需要准确界定民间借贷机构合法性的基础上,适度放宽准则,扶持民间借贷机构的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 王志刚,梁爽,李腾飞.黑龙江地区农户小额信贷需求的影响因素研究――以桦川县为例[J].农村金融研究,2012(02):63-67.

[2] 朱广其.农村金融体系视角的农户金融合作及其发展[J].调研世界2009(03):67-69.

[3] 孙,张伟.基于影响农户融资因素视角的农贷制度考察――以重庆地区调查分析为例[J].中国商贸,2013(29):106-107.

[4] 刘卫锋.基于农户融资需求视角的农村金融制度创新研究[J].经济纵横,2009(02):93-95.

[5] 高师,王德彬,郭瑞雯.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农户融资需求影响因素研究――黄冈市蕲春县的调查[J].价值工程,2013(10):153-154.

上一篇:基于激励取向的研究机构薪酬管理体系研究 下一篇:74 浅析保险制度助益农民财产维护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