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和谐课堂,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时间:2022-10-24 09:06:23

创建和谐课堂,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摘 要:构建和谐的数学课堂对于师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都具有重要意义。那么,究竟如何构建和谐课堂,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呢?对此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数学课堂;和谐;效率

和谐是社会的追求,也是教育的追求,要给学生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使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充满激情、充满活力,从而达到教与学的最佳结合,使学生的数学素质和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我们应该从研究教材、教学方法、教学环境等几个因素开始走进和谐课堂。

一、依托挖掘教材,创建和谐数学课堂

在课改教材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情感因素,教师在依托教材从事教学活动的同时,还需对教材进行“深度加工”,挖掘知识中美的因素,因为一切美的东西才是和谐的,通过学生亲身实践,展示出数学的美,体验数学的美,从而让学生领会到丰富的数学内涵,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起他们强烈的创新意识。

二、指导合作探究,完善和谐数学课堂

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命令学生学习,而要教会其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会学习。不能让学生被动地接受,而要指导学生主动地探索。当然,课堂教学不能只为体现课堂教学的新理念,不管知识要求、学生状况以及问题是否具有可探究性,要求学生盲目地探究,而应是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有目的地主动发现知识,把感性知识上升到理性知识,主动构建自己新的认知结构。教师应引导学生去了解、探讨一些高层次的结论。如,数学思想、规律、定理、法则、公式等。否则,只是“表面繁荣”,不是真正的和谐课堂。如,在教学“圆的周长”中测量圆的周长时,教师应先问学生:“在学习正方形、长方形时,可用直尺直接量出它们的周长,而圆的周长是一条封闭曲线,怎样测出它的周长呢?你们可以用直尺和线绳去测量实验桌上的几个圆的周长。”顷刻课堂上人人动手参与,而且互相交流,气氛十分活跃,大家纷纷发表自己的实验结果。教师在肯定学生的思维方法后,因势利导,说明用绳测、滚动的办法测量圆的周长都有一定的局限性,能不能找出求圆的周长的普遍规律呢?接着利用媒体显示:两个大小不同的圆,在同一点旋转一周后留下的痕迹。“你们看到的圆的周长的长短与谁有关系?有什么关系?”大家再实验,直接得出:圆的周长是直径的n倍。这样,通过操作、讨论、观察、思考,让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探索问题,既掌握了知识,又发展了思维。

三、在环境与气氛的渲染中,优化和谐数学课堂

人们说:环境造就人,气氛熏陶人。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生最好的动机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最重要的学习助推器。数学学科由于其本身具有的抽象性,学生往往感觉到乏味、单调、枯燥,所以教师要针对数学学科和小学生好奇、好问的特点,重视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营造富有挑战性的氛围,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教师要依据教学内容,精心安排好教学过程,创设好每个教学环节的环境,把知识的探究学习置于好奇的气氛中。例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教师挑战性地宣布,老师不用计算就能知道哪些数可以被3整除,不信,试试看?学生纷纷举出愈来愈大的数,老师对答如流,准确无误。学生惊奇了,是什么“诀窍”呢?学生求知若渴的情绪被激活了。当学生通过观察,分析两组数后得出“能被3整除的数个位上不一定是0,3,6,9”的结论时,教师及时提出:“怎样才能快速判断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能被3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等问题,又一次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不知不觉投入到新知识的探索之中。

四、在预设生成中,发展和谐数学课堂

1.充分预设为和谐课堂埋下伏笔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教学“生成”的起点,对教学的展开和推进有促进作用。例如,六年级总复习时,出了这样一道题:运输队运送一批货物,3天运了60吨,正好运了这批货物的12%,剩下的几天运完?教师给了学生足够的时间独立思索,看看可以找到多少种解题方法。学生通过思索、讨论,最终找到10几种方法进行解答。再如,《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教师可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运用图形转化的思想,放手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实现新知的获取。使学生理解圆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掌握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学生通过思考、操作、合作交流得出了4种方法。方法一:把圆转化成近似的长方形。方法二:把圆转化成近似的平行四边形。方法三:把圆转化成近似的三角形。方法四:把圆转化成近似的梯形。这样,学生在课堂中人人参与,获得了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教师的“教”使学生“学”到有价值的数学,体现了“教”和“学”的和谐统一。

2.动态生成促进课堂的和谐

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课前的多维预设为教学活动的展开设计了多种“通道”,教学时,教师就应打破“线形序列”,随机应变,及时选择预设的程序,为教学方案的动态生成提供广阔的空间。如,教学《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时,教师在让学生简单复习面积的概念后,给学生提供12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和几个不同的长方形,探究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宽有什么关系。这时,居然有很多学生小声地说:“我知道,长方形的面积只要量出长和宽就能算出来。”“我知道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此时,该怎么办呢?这时,教师灵活地在“对未知的探索”与“对猜想的验证”这两种预设中,选择“对猜想的验证”,并利用手中的这些学具来开展学习活动让学生验证自己的猜测。学生在此过程中不仅成功地建构了知识意义,还经历了“发现问题―提出猜想―验证猜想―形成结论”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热情,又达到了教与学的完美结合。

如何更好地创建和谐课堂还需我们继续去探索、去发现,用“思考和行动”来落实,用“实践和反思”来提升,只有创建和谐、轻松的数学课堂,才能让学生和谐、均衡、个性、持续地发展,才能真正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上一篇:新课程下教师课程执行力的内涵分析 下一篇:万绿丛中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