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大学生就业中的心理问题

时间:2022-10-24 08:17:05

关注大学生就业中的心理问题

摘 要:近几年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大学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中竞争日趋激烈,就业压力日益增大,引发了大学毕业生的心理矛盾、心理误区和心理障碍。本文试就此问题作些探讨。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1-0055-01

一、大学生就业中的主要心理问题

(一)不能面对现实和接纳现实。大学生在走出校门之前,大多都有“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开创一番大事业的宏大抱负。但由于他们涉世尚浅,接触社会较少,理想往往脱离客观实际。在择业过程中,并未深入地思考自己的知识、能力、性格、爱好、气质等,与以后从事的职业是否匹配,少有深入考虑所选择的单位是否有利于自己的发展。一旦遭遇挫折,很容易产生不安或不满情绪,失去竞争的勇气。殊不知,个人价值的实现是必须以社会认同为基楚的,如果不能在工作中通过相应的职务、职责的实现来达到,在遭遇挫折时,初入职场的毕业生们往往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心理矛盾和心理不适,不能正确面对现实和接受现实。

(二)缺乏脚踏实地的敬业精神和诚信就业精神。刚出校门的大学生往往缺乏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希望一毕业就进入好单位,在较短时间里一举成名,沉溺在对未来的设想中,却不能从小事做起,从基层做起,从现在做起。殊不知,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日积月累的经验的积淀,怎么可能会有成功的喜悦和荣誉的鲜花?调查统计显示,高校毕业生毕业后3年内跳槽率高达70%。频繁的跳槽使自己的工作经验和知识得不到积累,在职场中缺乏核心竞争力,职位总是处在一种最低且没有安全保证的级别上,更容易造成心理落差,也不利于健全的社会职业人格的形成。

(三)缺乏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大学生一入社会,就会面对就业的不景气,以及择业的困惑,使得毕业生在经历了短暂痛苦的职业历程后,对社会就业竞争压力产生恐惧、回避;对自己的职业理想产生动摇、怀疑;对就业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困惑缺乏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

直面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表现出来的三大心理问题,调适毕业生就业心态,既需要社会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也需要高校相关部门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就业指导与就业服务,但是这些都是外部原因,事物的变化发展更多取决于内部原因。因此,要缓解或消除就业前和就业中的心理问题,大学毕业生自我心理调适才是最有效的途径。

二、大学生就业心理的自我调适

(一)接受客观现实,调整就业期望值。要顺利就业就必须首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就业形势,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调整就业期望值不是对单位没有选择,只要有单位就去,而是要在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发展观念的基础上重新确定自己的人生轨迹。这就是说要树立长远的职业发展观念,放弃过去那种择业就是“一次到位”,要看得长远一些,学会规划自己整个人生的职业生涯。在当前获得一个理想职业的时机还不成熟时,应采取“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思路。也就是说,在择业时不要期望太高,先选择一个职业,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会生存能力,增加工作经验,然后再凭借自己的努力,通过正当的职业流动,来逐步实现自我价值。

(二)充分认识职业价值,树立合理的职业价值观。在择业时不能只考虑工作的经济收入、工作条件、工作地点等因素,更要考虑职业对自我一生发展的影响与作用,应看重职业能否帮助实现自我价值。因此要在考察社会需要的基础上,树立重自我职业发展、才能发挥、事业成功的职业价值观。对于那些现在工作条件不怎么样,但今后发展空间大,能让自己充分发挥作用的单位要优先考虑;对于那些现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太高,但发展潜力大,创业机会多的工作地点也要重视。

(三)坦然面对就业挫折,提高心理承受力。在求职中遇到挫折时,要用冷静和坦然的态度待之,客观地分析自己失败的原因,进行正确的归因。首先,要对可能出现的求职挫折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把就业看作一个很好的认识社会、认识职业生活、适应社会的机会,不以成败论英雄。其次,自己求职失败不一定就是因为自己的能力不行,出现求职失败有许多原因,要正确分析自己失败的原因,调整自己的求职策略,振奋精神,以便在下次的求职中获得成功。

(四)调整就业心态,准确择业定位。求职者在择业过程中,准确定位是成败的关键。自我定位越客观,择业过程中效率越高。择业定位要考虑自身的素质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大学毕业生应理性地分析自身的专业能力、思想素质和意志品质如何?正确把握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扬长补短,这是获得成功的关键。选择目标之前,应对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进行分析,如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本年度的预测分析,自身专业及学历层次的紧俏程度,本人的社会关系等。通过对自身正确定位和评估之后,便可做具体职业目标的选定。

(五)加强自我意识,学会自我激励。积极良好的心理个性培养,首先是要学会热爱生命、尊重生命、尊重他人、尊重自我、认识自我。因此,我们应该多层次、多途径培养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豁达品质,引导他们学会正确地评价自我、正确地认识自我,不自傲、不自卑、不极端、不沉沦,既严于律己,也不苛责自己;既积极奋斗,又不脱离实际;既坚持原则,又善良宽容;既追求效率,又不唯利是图。要培养学生战胜困难的信心和能力,对待挫折的积极心理。

自我激励是建立在自我评估基础之上的,大学生择业前要对自己的个性、能力和所选择职业成功的可能性进行客观的评估。如果存在差距和缺陷,就应该积极改进自己的不足,尽最大努力完善自我,从心态上激励自己继续努力。在就业面试中,也常常会出现胆怯、信心不足等现象,可以通过积极的自我暗示、自我激励进行调节,增强自信心。

参考文献

[1]张学河.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教育[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陈鹏,陈华.职业指导与就业[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10.

上一篇:浅析新教师岗前培训的途径与方法 下一篇:高等学校教师量化考核的利与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