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主学习的高中化学探究式教学例探

时间:2022-10-24 07:57:47

基于自主学习的高中化学探究式教学例探

摘 要: 在高中化学课堂中实施探究式教学,通过创设事例和问题,指引学生从“听化学”、“读化学”转变成“探化学”、“做化学”,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探索,有利于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促进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效培养化学科学素养。

关键词: 高中化学 探究教学 实验探究 自主学习 科学素养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积极利用探究式教学模式,勇于结合日常教学实践,注重在教学中通过问题创设、实验操练、讨论探究、多媒体应用等有效途径,优化化学课堂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下文就从几个方面谈谈如何更有效地开展探究式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一、巧用问题探究,提高兴趣素养

化学教学离不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巧用问题探究”正是在不断提出、探究、解决问题的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探索兴趣的体现。有价值的问题能够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可以启发学生思考,全面提高学生兴趣,巧用问题探究是其他教学措施所不能替代的。坚持“问题探究”,必须不断提出问题,不断解决问题才能将思维引向深入,逐步揭示事物本质。如在教学高一化学第六章第一节氧族元素关于H■O■的化学性质时,当教师讲解完H■O■分子结构和性质后,先演示用pH试纸测定30%H■O■的酸碱性,让学生观察现象,并及时提问为什么会有这现象,结果说明H■O■有什么性质,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继续提问实验室久置的30%H■O■溶液浓度明显减少,这又是什么原因?能否写出其不稳定的反应方程式?学生联系已学的盐酸、次氯酸性质可推测出H■O■可能有挥发性和不稳定性。这样创设探究情境,激起学生思维火花。教师在学生分析不稳定的基础上提出根据H■O■氧的化合价的氧化还原反应规律,推测H■O■分解产物写出化学方程式。紧跟着又将30%H■O■滴入少量MnO■的试管里以验证刚才的推测,使学生体验问题探究获得成功的乐趣。

“问题是科学思维的焦点”,在新课标下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巧用问题探究,并把握好问题提问的时机和方式,使学生能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活跃课堂气氛。教师设计的问题应能吸引学生,使学生进入所创设的问题情境,另外所提问题要形成逐级上升的序列,能引导学生思维纵向发展,提高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例如在介绍铁的化合物的知识时,教师在演示制备Fe(OH)■白色沉淀,而在实验时却出现了不同的实验现象,此时教师及时提出问题:“为何没有出现预期的白色沉淀?”顿时学生的好奇心被激发出来,他们就会产生强烈的疑问,这时教师再引导学生探究其原因:原来+2价的铁易被空气中的氧所氧化成+3价的铁。在此基础上教师再问:“如何制备Fe(OH)■沉淀呢?”顿时学生像炸开了锅,各抒己见:(1)要用新制备的FeCl■溶液;(2)久置的NaOH溶液中溶有少量的氧气,要加热煮沸;(3)液面上要液封;(4)改进装置用氢气将表面的空气排出;(5)要将滴管伸入液面下。经过学生的动脑思考,创新改进,深入探究,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欲望。

二、善用实验探究,提高智能素养

首先,实验探究可充分发挥学生的智力特长。运用实验探究可以使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充分发展。其次,实验探究可增加学生的角色体验。如作为实验报告整理者要善于概括、表达,要语言清晰,这就要求学生运用概括及语言智力。而实验设计者要有空间想象、图形形状、仪器位置等准确感受能力。而操作员需要身体及各肢体之间有很强的协调能力及很强的动手能力等,为了让学生全面发展,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智力发展特点经常替换,听众不能永远是听众,组织者不能永远是组织者,随着学生体验角色的增加,相应的智能就能得到提高。最后,实验探究可满足学生的智力发展需求。在探究式教学中,善用探究式实验教学,能满足学生的智力要求:(1)课堂教学开始阶段,要求学生运用自我反省能力。(2)用“自己的脑子”想问题;用“自己的语言”明示问题。提出问题是成功地实施实验探究教学的重要保证,需要学生有敏锐的自然观察能力。(3)探究实验教学中实施实验时要求小组成员群策群力,最后选用最佳实验方案。组员要运用清晰的语言表达能力。(4)实验结论得出后,需要与各小组进行交流并形成书面报告,就需要综合运用能力和表述能力。可见,在实施探究实验教学中,利用小组成员间的不同智力优势及其相互影响,就能够提高学生智能素养。

三、乐用讨论探究,提高合作素养

讨论探究模式是近几年来教学改革中逐渐兴起的一种教学手段。新课程标准提出:“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真实的情景中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使学生的认识逐步得到发展。”讨论探究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对班级座位进行重组,组成“六人学习小组”,组内各成员之间进行“兵帮兵”、“兵教兵”的合作探究。再通过各组小组长的协作营造互帮互助、共同探究的良好学习氛围。教师依据反馈信息,及时调控、引申讨论,提高学生讨论合作的素养。如高一第四章卤素一节的教学中,教师可提出这样的两个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探究:(1)喜欢养花或养鱼的人,在给花浇水或鱼换水时总要把盛好的自来水预先晒一晒这是为什么?(2)实验室制备Cl■用NaOH溶液吸收尾气,为何不用Ca(OH)■溶液吸收尾气?由于刚学完氯气,因此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讨论也很激烈。特别是第一个问题,学生光凭书本知识较难一时回答清楚,必须深入生活才能有所体验,而这一过程中学生若没有与他人交流,与他人合作是很难得出先晒一晒是为了让次氯酸在光照下分解,同时可以生成氧气,增加水的营养价值的。因而,在探究中引导学生联系现代社会生活,将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使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更加融洽,以提高学生合作能力。

四、选用多媒体探究,渗透品德素养

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的课件,通过文字、图像、声音刺激学生,调动学生多感官。以多种方式、不同表现手法对教学内容进行加工,生动有趣地将教学内容展现于学生面前。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使得学生学习过程春意盎然,采用多媒体探究教学,还可以通过网络搜索大量事实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科学态度。如讲到稀有气体时,可通过多媒体搜索出氩发现过程――英国物理学家瑞利曾从事测定主要气体的密度。他发现从氨分解得到的氮气密度为1.2505克/升,而从空气用化学方法除氧和其他气体后所得氮气的密度为1.2572克/升。这两个数据表明从空气得的氮气要略重些,误差仅为二百分之一(或0.5%)。这个细微的差别一般人会认为这是可接受的实验误差。但是瑞利非常尊重事实,和化学家莱姆塞共同进一步研究,终于发现这种从空气得到的氮气中混有氩气,从而发现了第一个稀有气体氩。让学生更详实地了解它们发现,以激励学生尊重事实,同时让学生感到事实是科学的基础。科学容不得半点虚假,因此弄虚作假、浮夸等行为都是反科学的。通过媒体探究培养学生关心科学的社会效果,关心人类的生存环境等优秀品德素养。

透过媒体开展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懂得科学知识浩如烟海,发展无止境,而一人所知有限,一人所能更是有限,应该谦虚谨慎、勤奋好学、乐于协作和善于协作,这也是未来科学工作者或现代社会劳动者应具备的科学素质。在解习题的讨论中,学习别人的好方法充实自己;在日常学习和化学实验中,互相讨论和研究,彼此进行配合,在各种活动中真诚合作;让学生懂得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都是创新精神作用的结果。锐意进取、勇于探索、敢于破旧立新,不断用新方法解决旧问题等都是创新精神的表现。

总之,探究式教学要求学生在“做化学”(即探究)中学习化学,因此如何构建化学探究式教学,将科学探究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是当今教师广泛关注的一个课题。在新课程标准实施过程中,努力探究化学教学思想,运用探究式教学,真正使素质教育扎根于现代课堂教学之中。

参考文献:

[1]李振红.浅谈化学教学中的科学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0(19).

[2]王星桥,米广春.论证式教学:科学探究教学的新图景[J].中国教育学刊,2010(10):50-52.

上一篇:基于4P理论大学生服装购买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下一篇:高中政治课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