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英语词汇教学中的模因现象及启示

时间:2022-10-24 06:29:21

高职英语词汇教学中的模因现象及启示

摘 要: 模因论是一种基于达尔文进化论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它为许多领域的研究带来新的视角,也为外语教学提供一种新的思路。本文指出了高职英语词汇教学中出现的模因现象,并讨论了模因论对词汇教学中选材、教学方法及学习方法的启示。

关键词: 高职英语 词汇教学 模因现象 模因论 启示

1.引言

模因论是一种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模因论中最核心的术语是meme。meme一词最早出现在牛津大学著名动物学家和行为生态学家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1976年出版的The Selfish Gene一书中,是指文化领域内,人与人之间相互模仿并散播开来的思想或主意(Richard Dawkins)。何自然教授将其译为“模因”:“……是有意让人们联想它是一些模仿现象,是一种与基因相似的现象。基因是通过遗传而繁衍的,但模因却通过模仿而传播,是文化的基本单位。”(何自然,2007:127)模因的核心意思就是“模仿”,“任何东西,只要它以这种‘模仿’方式从一个人身上传递到另一个人身上,那它就是一个模因”(Blackmore,1999:7)。

从语用功能的角度,模因分为强势模因和弱势模因。强势模因指那些生命力强,被广泛复制并在一定时期内得以持续传播的模因。它具备长寿性、多产性和复制忠实性三个特点(何自然,2007:131)。

一般说来,模因在成功复制和传递的过程中要经历几个不同的阶段,Heylighen认为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同化、记忆、表达和传输[3]。这四个阶段,周而复始,形成一个复制环路,构成模因的生命周期。

2.英语词汇教学中的模因现象

上文提到“模仿”是模因的核心意义,Blackmore认为:“任何一个信息,只要它能够通过广义上称为‘模仿’的过程而被‘复制’,它就可以称为模因了。”(Blackmore,1999:66)如此说来,只要是人们通过模仿获得并加以传播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说是模因,因此语言本身就是模因。“模因主要寓于语言之中。任何字、语句、段落乃至篇章,只要通过模仿得到复制和传播,都可以成为模因”[6]。词汇也是一种模因。在英语词汇教学过程中就存在着很多模因现象,词汇教学过程也就是词汇模因复制、传播的过程。

2.1模因基因型传播:内容相同,形式各异。

语言模因复制和传播有“基因型”和“表现型”两种方式(何自然,2005)。“基因型”传播是指表达同一信息的模因在复制和传播过程的表现形式可能一样,也可能不一样,但其内容却始终同一。同一信息可以在不同的语境中以不同的形式传递,相同的信息可以直接传递也可以异形传递。当我们将单词的某一含义和用法放在不同的句子中,或设置不同的语境引导学生反复使用这个词时,词汇模因就在以“基因型”的方式进行复制传播。例如,在讲解《新视野英语教程・读写教程1》第二单元课文A中的单词manage的时候,在这里它作不及物动词,其意为“有能力做到,设法处理”,教师会设置不同的语境把该词放在不同的句子当中让学生反复接触。如:

①―Oh,dear.So much work!

―Don’t worry!I’m sure I can manage on my own.

②You know he is so great.He managed to avoid a serious accident.

③I don’t know how women who are out at work all day manage about their shopping.

虽然在不同的语境当中,但被传播的始终是“manage(有能力做到,设法处理)”这个模因。此外,在讲解同义词时这种模因的传播方式同样在起作用。例如,讲解词组keep up(坚持、继续)的用法时我们会列举出与其意思相同或相近的相关词组如:keep at,keep on,keep to,等等。这些词组虽然在表现形式上各不相同但都是在传播“keep up(坚持、继续)”这个内容的模因。

2.2模因表现型传播:形式相同,内容各异。

“表现型”传播是语言模因复制传播的另一种方式。这种类型的模因采用同一的表现形式,但分别按需要表达不同的内容,也就是“旧瓶新酒”或“移花接木”(何自然,2007:159)。我们在讲解一词多义现象和结构相似的词组联想时通常就是词汇模因以表现型的传播方式进行复制传播。例如,在讲解《新视野英语教程・读写教程1》第四单元课文A中的单词counter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做以下几个翻译练习来掌握该词的多义用法。

①All the people behind the counter were just standing there,drinking coffee and staring into a dark screen.(n.柜台)

②Set the counter to zero and you will know where the recording starts.(n.计算器)

③He countered my plan with one of his own.(v.反对,反抗)

④He acted counter to old conventions.(adv.相反地)

这几个句子中传播的词汇模因虽然形式相同,都是counter,但意思大不相同,内容各异。所以通过上述的翻译练习,counter这个词汇模因通过表现型传播方式得以复制与传播。

再比如讲词组at the moment时,我们可以联想到与之结构相似的几个词组:at any moment,at the last moment,at every moment,for a moment等,这种形近词组的联想其实就是一种模因表现型传播的模因现象。

此外,在词汇教学中还存在着很多其他的模因现象。例如,老师在教授一篇课文的词汇时,往往不会每一个都详细讲解,而是挑一些对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更有帮助的词汇进行讲解并要求学生活用这些词汇。被老师挑出来的这些词汇就是模因论中提到的强势模因,它具备长寿性、多产性和复制忠实性三个特点。这些作为强势模因的词汇使用频率高,实用性强,有助于高职高专学生提高其英语应用能力,顺利完成交际交流的任务。

3.模因论对高职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既然在词汇教学中存在着很多模因现象,词汇教学过程也就是词汇模因复制、传播的过程,那么只要掌握了模因的特点,遵循模因生长的规律,词汇教学就能变得更轻松。

3.1强势模因对词汇选材的启示。

之前我们提到,强势模因指那些生命力强,被广泛复制并在一定时期内得以持续传播的模因。强势模因在物种文化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其复制力、传播性强。为了更好地进行语言交流沟通,在教学词汇过程中,用于学习的应该是作为强势模因的词汇。

3.2模因的生长周期对词汇教学方法的启示。

在模因生命周期的四个阶段里,“背诵”在每个阶段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背诵让个体与模因载体紧密接触完成同化过程,模因因背诵被深刻地储存在个体的记忆中,而储存的模因又可以以不同的方式传播、扩张从而完成表达和传输过程。正是由于“背诵”使模因顺利完成生命周期而被成功地复制传播。然而,在人们越来越热衷于分析性、启发性的语言教学法的今天,背诵这一基本技能被忽略,被当做一种过时的教学方法受到多数人的排斥。根据模因论,语言背诵教学不但不应放弃,而且应大力提倡。“背诵的过程实际上是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必要阶段。字、词、句甚至语篇的背诵可以积累实际运用所必需的材料”(杨建道,2007)。背诵教学是让学生进行语言输入的有效手段。

根据模因的特点,词汇教学中,背诵不应只发生在单个的、孤立的词汇层面上,而更应该发生在词汇所在的句子层面上,让词汇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意义整体进行记忆,让词汇模因转化成词汇模因群(即句型),由于模因群是最强势的模因,它比单个模因更稳定更强大,从而能更快更易地储存在学生的记忆中,充分提高其记忆的有效性。

3.3模因复制和传播方式对词汇学习的启示。

语言模因复制和传播有“基因型”和“表现型”两种方式,根据这两种传播方式我们可以学习多义词和同义词。此外学习词汇时根据目标语的现实,要提醒学生根据使用语言的语境、面对的对象使用适当的语言。同时,在学习过程中要学会举一反三,用联想的方法,将旧的知识与新的相关的知识联系起来,懂得利用模因传播的特点来习得新的词汇。要重视“模仿”在词汇学习当中的重要作用。模仿是模因的主要复制方式,是模因的核心意义。模因正是通过模仿过程从一个人的大脑跳入另一个人的大脑而得以传播的。在词汇学习时要做大量的仿写练习,仿写句子、仿写作文从而达到熟练运用词汇的目的。

4.结语

模因论作为一种新兴的理论,近十几年来被广泛运用于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语用学等各个领域,它也为二语习得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给二语教学带来许多的启示。本文仅为模因理论在高职英语词汇教学方面的初探,希望能促进更多的学者在此领域进行更深入和广泛的研究。

参考文献:

[1]Blackmore,S.The Meme Machine [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

[2]Dawkins,R.The Self Gene [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6.

[3]Heylighen,F.What Makes a Meme Successful?Selection Criteria for Cultural Evolution. Paper presented at 15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Cybernetics,1998.

[4]何自然.语言中的模因[J].语言科学,2005,(6):54-64.

[5]何自然主编.语用三论――关联论・顺应论・模因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6]杨建道.模因论.重新反思英语教学[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6): 122-124.

[7]郑树棠,胡全生.新视野英语教程读写教程1[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作者系株洲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湖南大学外国语与国际教育学院硕士)

上一篇:让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更有效 下一篇:如何强化高中英语课文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