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提高能力和素质

时间:2022-10-24 06:12:44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提高能力和素质

【摘 要】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小学数学的教育形势发生了令人振奋的变化:小学数学教学注重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加大了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与态度的培养等。教师要从育人理念,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更新教学手段等方面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以适应形势的发展。

【关 键 词】 理念;平等;高效课堂;兴趣;生活化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的教育形势发生了令人振奋的变化:小学数学教学注重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加大了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与态度的培养等。在2013年版《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的要求与理念指导下,联系多年的实践教学经验、班级与校园管理经验,笔者认为,为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小学数学教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一、勇于更新育人理念,与学生平等相处

教师首先要关爱学生。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说过:“最好的教育就是爱。” 爱学生是教师诲人不倦的力量源泉,爱学生就要去了解学生,深入到学生中间,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把握学生的心理和情绪的波动,知道学生希望什么、需要什么、喜欢怎么做等。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从小学生的角度体验他们的心情和想法。只有这样,教师才可以真正做到尊重学生,把学生作为教育主体,在人格上平等对待学生;学生才会把教师当作情感歇息的驿站和扬帆远航的港湾,才会对老师敞开心扉畅所欲言,才会在知识、技能的学习和感情方面跟老师进行深入的广泛的交流。

二、打造高效课堂的能力

(一)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孕育着无穷的希望,创造源源不绝的动力。小学生的学习活动具有猎奇、好动和喜新的特点,但是他们的自制力较差,学习兴趣往往不能持久。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层次多渠道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如教师可以创设一些有趣的游戏,做到“寓教于乐”和“寓学于趣”,让学生始终保持兴奋和积极的心态,使孩子在轻松、愉快、和谐的环境中自觉地接受教育,逐步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体验数学的魅力。教师要创造尽可能多的机会,让孩子体验成就感,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兴趣。

(二)推进数学生活化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来源于生活,又广泛应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课程内容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利于学生从经验中思考与探索,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根本途径就是将数学知识生活化,也就是将书本中枯燥乏味、脱离学生实际生活的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以此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因此,教师首先要善于让书本与学生身边的数学问题相联系,如带领学生测量旗杆高度、计算国旗和操场的面积、关注家庭的收入和支出等等。采用语言直观、实物演示、游戏、多媒体教学等手段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自主地寻找解决方案和途径,培养学生良好的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数学能力。引导学生培养归纳、类比、推理、转换等数学思维方法,这样做还可以实现对学生的人文规范教育。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已学数学知识和方法来解决实际(下转46页)(上接45页)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把生活问题数学化。

(三)打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

《新课标》旗帜鲜明地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然而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小学生个人禀赋和学习能力的不同,教师的教育理念不同,课堂文化建设中依然存在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优秀生的发展往往越来越一帆风顺,后进生的进步则显得拖泥带水。针对这种情况,数学教师更要注意把班级文化建设的内涵与班级实际情况相结合,适时整合班级资源,制定包括班规、课堂纪律、评价和反馈机制、小组合作、竞争机制等一系列的制度,让学生的行动有指引、有监管,让教师的行为有参照和标准。完善的制度才能有力地保障已经建立的良好班级文化不被弃用或者破坏。

三、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学手段的能力

教学手段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措施。在教学信息化的今天,教师要不断学习进步,精通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施,充分认识计算器和计算机的优势,及其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教师要有能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理解数学抽象概念、形象具体地解读题意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把精力投入到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总之,新课程改革提出了许多崭新的理念和要求,这就要求我们数学教师要在新理念的引导下,以更加投入的爱心和更加负责的态度对待教学,灵活运用多种手段打造高效课堂,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笔者的观点只是引玉之砖,希望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同仁齐心协力,集思广益,为小学数学的教育发展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 杜贵军. 试论数学教师素质与专业发展的方向[J]. 语数外学习(数学教育),2013(4).

[2] 尤建新.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J]. 中国教育科研论坛,2014(1).

[3] 赵青. 小学数学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J]. 读写算(教研版),2013(23).

上一篇:初中科学教学中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实践分析 下一篇:初中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