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医肿瘤治疗方法的探究

时间:2022-10-24 05:58:14

【摘要】关于肿瘤治疗,现正处在综合治疗的时代,当今的标准治疗方案包括在血证医学指导下的个体化综合治疗,其主要治疗策略建立在对患者的重要器官功能的评价、体力状况评分、临床分期、病...

对中医肿瘤治疗方法的探究

摘要:本文从现代医学治疗和中医药治疗两方面阐述了当前社会肿瘤治疗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分析了中医药治疗各阶段的特点和地位,通过对相关问题的讨论,得出结论,只有不断优化中医药肿瘤治疗方法中医肿瘤学科才能有所发展,提倡肿瘤治疗需要中医药的全程积极介入,中医药肿瘤治疗的重要地位也就不言而喻。

关键字:中医肿瘤学科;中医药;治疗方法

一、肿瘤治疗的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环境也在潜移默化的改变着,各种污染源大大降低的环境质量,甚至出现了雾霾等恶劣天气现象,越来越不利于人类生存,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一直呈现逐年增高的趋势。通过大量临床观察得出,中医疗治疗方法在提高生存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预防肿瘤复发和转移、放化疗的增敏减毒等方面均展现出其不可小觑的潜力。

1. 1. 现代医学治疗

关于肿瘤治疗,现正处在综合治疗的时代,当今的标准治疗方案包括在血证医学指导下的个体化综合治疗,其主要治疗策略建立在对患者的重要器官功能的评价、体力状况评分、临床分期、病理类型特征的基础之上,大部分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这一治疗方案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大部分临床早期患者通过此方法治疗成功,但即使是这样,现代医学总体治疗的有效率在30%到50%之间,换言之,一半以上的患者依旧无法治愈,肿瘤治愈率仍很低。针对术后复发、转移患者和中晚期患者的治疗效果比早期患者还要差些,而且最主要的是在近些年里治疗的进展越发缓慢。综合当下基本情况,探求新技术、新观念、新理论已然迫在眉睫。

通过对近三十年的临床经验的总结,笔者认为,肿瘤患者的治疗大体上氛围四个阶段:围手术期、辅助放化疗期、随访观察期和晚期姑息治疗期。此外,现代医学治疗存在“一个盲区,两个弱点”。“一个盲区”是指现代医学对随访观察期的肿瘤患者一般只观察而不治疗,事实上这个阶段的肿瘤复发率高达50%到70%;“两个弱点”是指晚期患者易出现诸如癌痛、癌热、恶液质、骨相关事件等并发症和放化疗期患者的毒副作用影响其治愈率。

1. 2. 中医药治疗

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是我国治疗肿瘤的特色之一,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其疗效显著。查阅相关文献得知,我国60%以上的恶性肿瘤患者同时接受了现代医学治疗法和中医药治疗法。,中医药治疗在肿瘤综合治疗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但其在肿瘤治疗中的地位和作用却争议不断,中医药肿瘤治疗的作用被恣意夸大,有些人甚至提出用中医药替代现代医学治疗;相反的,也有一些人提出废除中医药,认为“中医不科学”,这些显然对中医药治疗缺乏全面客观地认识。目前阶段中医药虽然在肿瘤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但还没有一个能与现代医学共通的理论产生。事实上,尽管中医药在肿瘤治疗方面的作用不可小视,但至今还没有一个能确定仅用中药就能治愈肿瘤的证据,目前还只能与其他治疗方法配合使用。

在中医上普遍认为,肿瘤疾病的产生是由于人体全身机能状态的失衡所致,在治疗方面强调辨证论治。

二、中医药治疗在各阶段的特点

中医药治疗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其辨证分型论治,比如说乳腺癌的治疗主要以肝郁为主、胃癌的治疗主要以脾虚为主等,“稳定病情、带瘤生存”也是现在医学治疗癌症的一大特色,治疗过程中很少或基本上不能根治消除癌细胞。中医药治疗和现代医学治疗最根本的区别在于中医治疗后肿瘤体的缩小程度缓慢不够明显,但其优势在于对自觉临床症状有很大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很大提高,尽管短期抑制效果不够明显,但从长远角度来看稳定性较好。在整体疗效上来看,中医药肿瘤治疗更侧重于从患者整体上改善和调控患者的身体病情和生活状况。中医药治疗有效的弥补了现代医学治疗中存在的“一个盲区,两个弱点”的缺陷,中医药通过调体、辨证治疗来改善患者的体内环境,增强患者抵抗力,有效的降低了肿瘤复发和转移的可能性,在这一方面中医药治疗效果显著,在这一方面有关中医药的研究也相对较多。

在整体治疗方面,除了部分晚期地行为评分的肿瘤患者外,我们建议患者不要只接受中医治疗,还需要接受综合治疗,包括放化疗、手术等,主张进行分阶段治疗。在围手术期,中药的条例可以理气健脾,提高病人对手术的耐受性,提高免疫能力,促进术后恢复,为后续治疗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辅助治疗期主要应用的治疗方法包括放化疗、免疫、生物靶向、中医药等,化疗期间中药疏肝、理气、和胃的调理可以有效的增敏减毒,通过一系列临床干预研究和动物实验我们得出,在这个阶段放化疗等现代医治手段明显影响着患者的中医征候变化,这一点表明,化疗药物严重加重或导致了患者脾虚。在随访观察期,中医药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主要控制中医临床症状、调节患者体质、提高生活质量。通过扶正祛邪的中药调理,降低肿瘤复发和转移的几率,延长无瘤生存期。在晚期姑息治疗期,最好以中药治疗为主,扶正与祛邪并用,积极控制疾病,增强生存能力,延长生存期。整体而言,需要做到现代医疗治疗为主,中医药治疗辅助,还要注意“两个综合”的应用,即中药静脉制剂与中成药与中医汤剂的综合,中西医的结合。

综上所述,中医药在肿瘤治疗过程中主要有以下特点和优势,首先它的“以人为本,带瘤生存”的观念与近现代医学中所提倡的“个体化医疗”观点很相近,其次它在放化疗过程中的增敏减毒作用不容忽视。中医药在治疗过程中的作用在不同阶段也是不一样的,我们提倡一现代医学治疗为主,中医药治疗为辅的治疗模式,但辅助治疗也是整个治疗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

三、中医药治疗的研究思路

经典肿瘤学的概念在上世纪90年代初被加拿大籍肿瘤学专家Schipper教授上升到一个新的认识高度和层面。他认为发生肿瘤症状不是人体细胞丢失所致,而是打乱了细胞间调控和信息传递的能力;细胞发生癌变是由于细胞调控失常,是环境和少数基因变化的结果;致癌作用是一个连续统一体并且存在逆转的可能。从这一新观念来看,在肿瘤治疗过程中如果癌细胞过度杀伤就会导致机体本身内环境的失衡,机体正常反应受到破坏,这样更加恶化了原本就已处于失衡状态的机体,调控能力更加紊乱,反倒更加不利于疾病的治疗。因此,对肿瘤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绝不是完全消灭癌细胞,我们更多的应将治疗重点放到机体的反应性中来。所谓“带瘤生存”的原因便在于此。

下面简单介绍几种中医药肿瘤治疗的研究思路。

3. 1. 重视证型的标准化

中医治疗肿瘤疾病的基础在于辨证论治,证型标准化的研究重点应在于对生存质量的评价,确立量化指标的主次关系体系。

3. 2. 重视肿瘤稳定性

肿瘤治疗的患者多处于中晚期,结合中医药在肿瘤治疗中的医治特点,其近期医疗效果评价不应再着重强调瘤体症状的缓解程度而应重在评判肿瘤症状的稳定性上。

3. 3. 注重群体观察总结规律

中医药治疗是一种临床经验的积累,尽管个体之间存在差异,医务工作人员在平时对肿瘤患者应多多观察总结,从群体角度出发,对病情进行分析,总结出适合中医肿瘤有效治疗方法的内在联系以及规律。因此,为保证规律的可靠性,应该综合评判患者的生存质量、近期疗效以及远期生存。

3. 4. 开展二级预防

从目前的医学水平来看,尚未完全弄清癌症病产生的根源,因此针对具体病情进行一级预防是有很大难度的。一般情况下,细胞癌变不是一蹴而就,在发生癌变之前往往会经历很多年的病变演变过程,如果能够较早的识别出即将发生癌变的细胞并控制其癌变的发展方向,这对于二级预防的开展工作意义非同小可。而相比于西医,中医在细胞癌前病变阶段的治疗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目前医学界已经发觉到中医的这一潜力并已经开展的多项有关方面的研究。

3. 5. 加强中医药肿瘤治疗研究

目前医学研究报告已得出药物作用很难修复肿瘤已突变的DNA,但在相关基因翻译、转录、复制中起到了较好的调控与干涉作用,因而提高了自身细胞因子基因或机体抑癌基因的表达能力,从这一角度来看,中药治疗恰可以借鉴药物治疗的这一特点。中药治疗的优势之一在于中药成分复杂,当同时有多个基因需要调节时,中药比单一成分的药物能更好的调控相关肿瘤基因的表达。加强中医药肿瘤治疗的相关研究有助于发现并揭示其肿瘤获效的整体调控机制,并为抗肿瘤新型药方的开发和研制提供有力的证据,筛选出适合肿瘤治疗的中医新药。

四、对中医药治疗相关问题的探讨

4. 1. 对于中医科学性的争议

笔者认为,无论从科学认识方法的发展趋势来看,还是从科学的内容本身来看,中医学都是科学的。这是一门引领人们认识世界的科学,是对理性把握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而且他的思维方式和认识方法都符合理论和辩证思维的要求。从发生学的角度讲,现代医学与中医学的产生环境不同,中医学的科学性只能从实践的有效性角度来评判而不能简单的根据现代医学理论来评判。时间的有效性是根据它的可检验性和可重复性得出。中医药治疗疾病是辨证论治,强调人与社会、自然是统一的整体。在中国几千年的一直实践中,证型不断被重复并通过中医药疗法体现,也就是说中医学具备可重复性和可检验性,因此得出结论,中医学的科学性不可撼动。

4. 2. 中医肿瘤的科研系统化

中医学作为传统医学,至今尚未形成完整的后台整体认识,在技术上必须加以改进,学术方法上的革新与改造也是必不可少的,这些都需要整体科学方法学。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证型标准,这对中医疗效评价和临床规范造成了影响。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之上,要想更好的提高医治效果,需要研究出新的技术方法,纠正在中医治疗方面的认识偏差。在治疗过程中依据患者病情不断调整治疗方法,将有确切效果的中医肿瘤治疗规范化,不断验证与优化,加快中医肿瘤的科研系统化进程。

4. 3. 中医肿瘤治疗学科建设

独特的理论、团队的建设和技术层面的支持是学科建设的核心,要想完成学科建设,需要有敢于创新的勇气去研究出新的中医学理论。在现代中医的发展中,现代科学技术是的中医发展的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也就是之前所说的在发生学方面产生了变化。因此结合当前实际来看,中医学的发展需要一批受过高等教育培养和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高素质人才作支撑,需要操作能力强、懂得中医思维方式、并有一定的临床经验的掌握中医学科核心技术、素质精良的人才队伍。

五、结语

在治疗肿瘤的全过程中,我们提倡中医全程介入,辅助治疗,现在中医肿瘤学科建设和中医中立科研系统化建设均已起步,随着科学的进步,会吸引更多同道中人参与其中,中医药治疗肿瘤的前景也将更为广阔。

参考文献:

[1] 杜丽华,胡慧菁. 谈中医治疗肿瘤[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0(17)

[2] 朱颖,殷东风. 中医药提高肿瘤患者生存质量的研究进展[J]. 医学综述. 2006(08)

[3] 邹玺,刘宝瑞,钱晓萍. 中医药治疗肿瘤的疗效评价标准的探讨[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5(04)

[4] 储大同. 肿瘤中医药治疗评价标准的新共识及其启迪[J]. 中国处方药. 2004(08)

[5] 于晓原,高巧梅,牛进宝,李高中,韩颖.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综合治疗中的伦理价值[J].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0(06)

[6] 林吉品.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作用机理探析[J]. 光明中医. 2009(02)

[7] 李忠,刘耀,李洁,尤玉琢,黄佳琴,李文明. 中医肿瘤学科现状分析与发展思路[J]. 中医学报. 2010(01)

[8] 胡兵,安红梅,沈克平. 中医肿瘤辨证抗癌与科学抗癌[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09(12)

[9] 刘永衡,孙桂芝. 谈中医药在肿瘤综合治疗中的作用和体会[J]. 环球中医药. 2009(05)

[10] 李丛煌,花宝金,林洪生,侯炜,关天宇. 中医治疗恶性肿瘤疗效评价研究的现状及思考[J]. 北京中医药. 2010(03)

[11] 蔡霄月,徐振晔. 中医中药治疗恶性肿瘤的一些策略和对若干问题的思考[J]. 世界中医药. 2010(02)

[12] 杨维泓,郭勇. 中医肿瘤学科核心技术探讨[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0(06)

上一篇:脑梗死病人的早期康复训练的效果观察 下一篇:老年糖尿病足15例临床观察和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