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心理 提高政治课教学实效

时间:2022-10-24 04:55:57

关注学生心理 提高政治课教学实效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思想政治课是学校德育的主阵地,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政治课的主要任务,然而政治课理论性强,概念原理比较抽象,与学生的年龄心理有一定的差距,在教学中,教师往往以一种居高临下的说教姿态向学生灌输大道理,造成学生由于被动接受而产生排斥心理,这主要是因为我们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因素在学习政治课中的影响和作用。因此,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应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改进政治课教学,提高教学实效。

一、 满足学生成才的心理,进行正确的目标导向。

每个中学生都希望自己学有所成,将来能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和家庭的人才。这种心理需求是学生要求上进的一个闪光点,可以采用目标导向对其加以激发和利用。教师要对学习成绩不同、心理承受力也各不相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目标要求。可以确定一个大的长远的目标,大目标确定后,再分解成若干小目标,然后分步骤、分阶段的去完成。理想的目标要把握好一个“度”,应让学生通过跳一跳能努力摘到的“桃子”。“跳”是一种锻炼,是中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我们要让学生在“跳”中学会克服困难和战胜挫折的方法,从而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和积极的情绪、情感,要让他们看到成功的希望,充分发挥他们自己的潜能。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学生取得的进步进行充分赞扬肯定,赏识学生,千万不要随意否定学生,切忌对成绩差的学生说“没出息”等使人气馁的话,以免学生失去奋斗目标,自暴自弃。帮助学生正确的进行目标规划,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方法措施去实现自己的目标。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引导学生自立自信自强,为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而奋斗。

二、 尊重学生表现的心理,进行正确的活动导向。

自我表现,自我展示是中学生吸引人注意的正常心理。每个中学生都有一种被人赏识的渴望,这种心理需求比成年人要更加强烈,这种心理需求对成绩好的学生而言容易得到满足,但如果不正确加以引导,也容易造成他们身上的“娇”“骄”二气。而对成绩差且无特长的学生来说,这种心理需求就难以得到满足,长期下去就容易造成学生孤僻的性格,他们往往以打架斗殴、与老师作对等方式来表现自己,扩大影响,或穿奇装异服等方式以满足这种心理需求。故此,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优点,给其充分表现的机会, 教师在教学中要信任﹑尊重学生,学会为学生自豪﹑倾听﹑请教。要理解﹑激励学生,学会陪伴﹑发掘﹑分享。宽容﹑提醒学生,要学会反思﹑等待﹑分担。教师教学要有耐心、爱心。要不断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效,开展一些适应中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的活动,来进行正确的活动导向,从而有目的、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发现自己、发展自己,让学生顺着这一心理需求不断地成长。

三、满足学生被理解被尊重的心理,在情感上加以导向。

受人尊重,被人理解,这是中学生的又一基本心理需求。现在的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在学校也同样希望获得老师的理解、关心和爱护。由于中学功课多、任务重、升学压力大,许多学生还不得不住校开始独立生活,因而受尊重被关心的心理需求愈发突出地表现出来。教师必须适应中学生思想变化的这些新特点,把学生作为一个个具有独立意识的单个的人来对待,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用正当的途径满足学生的正常愿望,教师应注意改善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关系。要主动尊重学生,以火热真诚的心感动他们,让他们从实际感受中理解教师的诚意。采用情感导向,“以爱动其心”,从而使教育更富有人情味,更易于感染学生,被学生所接受。应深入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交流、谈心,为学生排忧解难,将尊重与关心平行地洒向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心理,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学习,用爱的雨露浇灌学生成长。

四、满足学生亲善的需要。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

人需要集体,需要集体中朋友、亲人的亲善。在一个良好的集体中个人克服困难的能力与信心会成倍增长,同时,良好的集体行为也会对个人产生具大的吸引力。可是这种需要的积极意义往往被我们忽视了。有些学生由于暂时的落后而自卑,疏远集体,情绪低沉;有些学生则只会读书,忽视了人际关系的沟通、调整,有时连师生之间、父母子女之间情感的维系也极度脆弱,这些都会影响到学生将来的发展。教师、家长应引导和教育学生相互尊重,关心他人,为他人着想,不损害他人的利益,并创造机会,加强学生集体中的人际交往,让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满足学生亲善的需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友情观,把这种情感导向友谊的轨道,培养真正的友情,让学生在团结和睦的氛围中架构起友谊的桥梁。

五、满足学生自我教育的心理,注意增强其自律自制的能力。

由于知识、年龄和心理因素的影响,中学生遇事易冲动,缺乏冷静分析,因而常常出错。但事后他们往往又感到懊悔,希望能够将功补过,所以不希望老师、家长和同学知道,以免挨批评、受奚落嘲讽。这表明,中学生有一定的分析判断能力和是非观念。如果教师对犯错误的学生一味严厉批评,横加指责或简单通知家长,这样往往会错失良机,造成消极后果。教师要理解他们,给其自我反省,自我教育的机会,适当采取“冷处理”,让其扬起自信风帆,少一些盲动、鲁莽,多一些自律、自制。对于经常犯错的学生,不仅老师家长要耐心帮助,也要鼓励优秀同学来帮扶他们,给他们改错的机会。如果教师没有耐心,工作方法简单,对学生教育的效果会大打折扣。

六、满足学生自主的需要。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的需要往往与“自我”的形成相辅相成。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学生在潜意识中希望与父母、教师平等交往,希望能自己当家作主,自己处理自己的事务,希望自我的观念、主张、兴趣等能得到赞同,以实现自我存在的价值。如果我们无视这一需要,则极易引起学生的消极、烦躁和逆反的心理。有经验的老师和家长总是采用“商量”的方式,体谅他们,给学生自主的机会,使其在自主的实践中认识自我,完善自我。我们让学生做事情的时候,有时不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或仅仅给学生提供咨询,做顾问,放手让学生独立自主的干,切忌横加指责横加干涉,否则会使学生做事情畏首畏尾无所适从,会使学生养成依赖的思想。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认真研究学生,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引导,促进中学生的成长,实现学生自己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这样既能提高教学实效,又能促进学生成长。

上一篇:孩子,让我为你撑起一片天 下一篇: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培养自主探索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