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普通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

时间:2022-10-24 04:38:13

农村普通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

著名化学家戴安邦先生曾指出:“化学实验教学是全面实施化学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是化学学科素质教育的有效组成部分。化学实验以其丰富的内涵在通过化学教学培养学生的素质中以发挥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可见,化学学习如果没有化学实验,就像植物没有见到阳光,肯定是学不好的。化学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就应该让学生从实验现象中去认识事物,并通过自己的操作来培养各种能力,进而促进思维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当前,基础教育改革正向纵深发展,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应该切实加强实验教学。福建省高考考纲总结了22个重要实验,高考对实验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但许多农村普通中学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对此,本人采用访谈及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农村普通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及思考。

一、农村普通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现状

1.教师方面

苏教版化学《必修1》《必修2》及《化学反应原理》中涉及很多的实验,分别以“观察与思考”“活动与探究”等形式嵌入到教材中。课程注重学生的亲身经历与体验,希望达到学生在做中学,在做中思考的目的。但农村中学受硬件的影响,教室没有投影仪,不利于教师展示演示实验。教师做演示实验往往是前排几个同学能看清楚,后排同学基本无事可做。而学生分组实验又存在课时不够,教学任务完不成的问题。有时一个课时中有四个实验,等教师做完演示实验并让全班同学观察后,一节课也快下课了,教师只好三言两语结束课程,很难给学生思考探究的余地。留到下一节课再探讨也不现实,在高一,一周只安排两节化学课,三四天后再上课,学生早已忘记了前一节课的内容。就这样,一个课时的内容被煮成了夹生饭,效果很不好。面对这种教学实际情况,农村教师往往选择好好讲实验,学生做几道习题巩固。

另外,要准备一节学生分组实验课,需要化学教师多花很多时间:要设计实验报告,要通知实验员,要交代学生注意事项,要提前预做实验以防实验药品仪器不过关导致实验不成功等等。在这个以学生为本的时代,教师要保护好学生安全,而农村普通中学学生化学实验基础差,自制力差,部分学生的注意力会分散在实验药品仪器上,而根本没注意老师在讲什么,很容易出现安全事故,教师感觉责任重大。同时,在这个网络时代,教师想获得丰富的图片,视频资源是非常容易的,相比以上学生分组实验的问题,教师更多情况下会选择自己讲实验,让学生观看实验视频。

2.学生方面

通过对泉港六中初、高中部分同学的调查发现,大部分同学认为化学实验对学化学知识是有帮助的:

而且,同学们也很想去实验室做实验:

但是,同学们的实验习惯却并不好,半数同学会去预习,少数同学偶尔会预习,甚至还有同学不预习:

做实验的时候,还有一部分同学抱着“看电影”、完成任务的心态,盲目上实验课。同时,这部分同学也令实验教师担心,怕他们会出现安全事故:

3.实验员方面

学校实验员配备不足。以一周一个年级六个班级做一个分组实验来计算,仅高一高二年级,实验员一周要准备12课时的实验,加上高三有22个基础实验要完成,及老师的演示实验,工作量非常大。对实验员而言,一方面实验准备工作、整理工作,废液处理工作繁杂,另一方面学校给实验员的奖励机制不合理,干多干少一个样或差别不大,所以实验员不愿上实验课。

4.学校方面

酸、碱、酒精等药品的消耗量很大,常用仪器,如烧杯、量筒、温度计、酒精灯、分液漏斗等易碎玻璃仪器又容易损坏。学校往往不能及时补充药品仪器,导致实验无法及时开展。

学校对化学教师的人文关怀不够。化学实验涉及的有毒液体、气体较多,对实验教师的身体影响较大。农村中学的实验室基本没有通风橱,如果一个化学老师要做“氯气的性质”的实验,三个班连续上三节实验课,就意味着他要和氯气持续“打交道”三个小时,实验教师的喉咙肯定受不了。然而学校没有对实验教师提供这一部分的补贴,导致教师实验的积极性下降。

二、对农村普通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现状的应对的思考

1.教师对实验的认识

首先,教师要真正走出应试教育的阴影,彻底转变观念。化学实验这门课程是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在实践操作中进行验证,并在感性认识过程中,通过实验技能知识的积累和独立思考,不断丰富观察力、想象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把全面培养学生创新素质作为长远目标,这样才有动力克服克服困难,不计辛苦地安排学生实验。

其次,教师要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教师在实验中既是主导者又是参与者和示范者,不管会不会在课堂上做这个实验,教师本身都要掌握各种仪器的用途、性能、构造、原理、使用方法、维修、故障排除等知识。教师要能够根据实验的目的和要求,以学校现有条件为基础,改进和创新实验。

最后,教师在化学实验的问题上不能计较太多的个人得失,虽然实验教学在职称评定中没有体现,但仍应坚守“实验是化学的基础”的信念,组织学生分组实验。

2.学生对实验的积极态度

首先,学生要知道,实验预习能提高实验课的效率,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

其次,教师要增强学生做实验的积极性,应该对学生实验准备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告诉学生从哪些方面来思考、分析、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再次,对学生的实验进行客观评价,科学考核,并将考核成绩纳入学年成绩。

最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家庭实验,趣味性实验提高学生实验兴趣,实现学生对实验的态度从“要我做实验”到“我要做实验”的转变。

3.实验员的积极配合

普通农村中学的实验员,除了要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和一定的实验能力外,更重要的是要具有竭力为教学服务的精神,具有为保证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而努力工作的精神。实验员没有教学任务,没有升学压力,同时也没有直接和学生接触,与学生缺少情感交流,因此,只有实验员具有对事业的热爱,对工作的热忱,才能够把工作做到周密、细致、耐心。

4.学校的人文关怀及硬件准备

首先,学校领导应该明白,化学科教师、实验员积极准备学生分组实验是为了工作的需要,是为了学生的长远发展考虑,是教师的义务,也是教师的责任,但同时也需要领导的肯定和关怀。良言一句三冬暖,领导的一句肯定,老师们会觉得辛苦也是值得的。

其次,学校应建立、健全实验教学的一系列规章制度,与化学教师、实验员一起制订出翔实、具体的标准。如化学教师必做的分组实验,学校仪器药品允许的前提下可做的分组实验,分组实验对教师、实验员的补贴标准等等,用具体可操作的制度来保证实验的进行。

最后,学校每年要加大财力的投入,解决教学中急需的物品的供应,保证仪器、药品能够保质保量供给,从而保证实验教学课能正常开展。

总之,农村普通中学要开展好化学科的实验教学工作,教师、学生、实验员、学校四个部分应该统一起来,相辅相成,保证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

(作者单位: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第六中学)

上一篇:刍议兴趣与语文教学 下一篇:小学数学有效预学策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