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重逢”德意志

时间:2022-10-24 11:42:24

在中国“重逢”德意志

正在我发愁如何向我的中国女朋友介绍我的祖国时,“初识德国”展览帮了我的大忙。

首先,要向大家通报一个好消息,生活在北京的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交到了一位秀外慧中的中国女朋友,并且在国庆节期间跟她回了一趟位于江西省的老家。在她出生的小镇上度过安静悠闲的两周之后,我算是对她的故乡的风土人情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这是一个位于长江南岸的省份、属于革命老区、有着庐山等风景名胜、当地有着傩舞等民俗瑰宝。虽然这些印象不过浮光掠影,却让我对她多了几分了解。

可是,每当她或她的家人充满好奇地问我:“德国是什么样的”,我却发现自己非常窘迫地不知道如何回答这些问题。应该从哪里谈起呢?地理位置、历史人物还是丰富多元的现代文化?所以,每次我只能在世界地图上找到很小的一点,说,看,这里应该就是我的故乡,而这里也诞生过伟大的诗人海涅。她摇摇头,继续问我“海涅是谁”,讲述就这样无穷无尽。

这时恰好有个展览帮我解了围。假期结束,我们回到了北京,意外地接到了歌德学院的一份邀请,在北京市西城区图书馆正进行着一个名为“初识德国”的展览,这是德国外交部近些年为了推广国家形象而进行的大型活动之一。说实话,过去我对这类的宣传常常不屑一顾,不过这一次,它可帮了我的大忙。

从A~Z认识德国

这个展览由德语字母表中的26个字母构成,每个字母代表一个单词,也代表着德国社会、历史和文化的某个方面。先拣着我女朋友最感兴趣,也是我最喜欢的几个字母来讲讲吧,借《世界博览》这个平台,没准儿她在江西老家的亲人们也能看到呢,就算是满足―下我之前丢失的“面子”吧。

打头第一个居然就是工作(Arbeit),有一句著名的德国谚语叫做:“工作是人生的一半。”很多德-国人被其他国家的人划归为“工作狂”,事实上这样说也不准确,因为德国人休假并不比法国人少,只不过德国人在工作时间内更为“靠谱”,也可以理解为勤劳、实干、值得信赖。因此,失业对许多人来说就变得更加难以承受。根据A展区里的数字显示:德国的劳动人口为4000万,其中四分之三从事服务行业。经济危机肆虐的背景之下,德国有300多万--失业人员。还好,国家保障体系有助于减轻失业带来的后果。

我们常常在步入下一个展区之前,先猜测一下代表词汇会是什么。在G区之前,我以为会是德国引以为豪的“法律”(Gesetz)一词,毕竟德国代表的大陆法系对于很多国家的法制有着深远的影响。女友看到橱窗里摆放着大小不一的几把欧式扶手椅,便兴奋地睁大了眼睛。真没想到,居然选择了“舒适”(Gemlitlichkeit)一词。舒适是个很难解释的状态,因为每个人对它的定义都不太一样。选择高靠背的软椅子,大概是为了营造一种温暖、和谐的气氛。一般德国老式建筑的起居室里会有壁炉,炉前就是这样的一把椅子。不过,主办方还没有忘记“舒适”的反面就是“懒惰”,过多的悠哉游哉会导致惰性和无所作为,在我看来,这几把椅子堆在一起显得有着粉饰太平的俗气。

艳遇过了海涅诗中的莱茵河中的女妖――罗蕾莱(Loreley),我们触碰到了德国坚硬的历史――柏林墙(Mauer)。射击命令、岗哨林立、禁止出境,这种状况在原民主德国存在了40多年。1961年建立的柏林墙正是这种压制的象征,1989年柏林墙的倒塌象征着两个德国重新统一,而世界范围内冷战也落下帷幕。今年正好是柏林墙倒塌20周年,世界各地的德国大使馆都在组织庆祝活动,北京也不例外。

什么?居然有我不认识的德语单词?Yabanci Isci是土耳其语中的“外来移民”,土耳其人是目前德国数量最大的移民群体,总数在250万左右。上世纪60年代德国引进了很多客籍工人,如今这些土耳其家庭已经永久定居在德国,有些甚至已是第三代、第四代了。与欧洲其他国家的移民一样,他们在融入当地社会时,遇到了很多的问题和困难,于是产生了一个新名词“平行社会”,也就是说他们虽然生活在德国,却有着自己的语言、协会、酒馆、影院和银行。

当女友问起我们的未来会是怎样时,我承认德国人似乎没有中国人这么热爱规划和憧憬未来,但是面对越来越严峻的气候变化、老龄化和环境保护问题,又有谁不为自己的子孙后代感到忧心忡忡呢?Z展区的主题是“未来”(zukunft),主办方提出了许多难以回答的问题,到2100年,海会淹到不来梅吗?到那时德国南部是不是变成沙漠了?新的居住方式是什么样的?什么样的汽车才对环境无害?不知道勤劳聪明的中国人,对于自己的未来会不会比我们更乐观呢?

是初识,也是重逢

林林总总列举了那么多,我其实很想带着没法现场参观的读者们“亲历”一下展览。大家可能会惊讶,其实有许多数字和常识,是我这个活了40多年的德国人都不清楚的:比如天知道德国人每年能吃掉多少斤“咖喱香肠”(Currywurst)?c展区就给出了答案,而且还是通过亲手触摸的方式让读者自己找到答案。

就是这些生动的细节让我身在中国,却重新认识了老家德国。记者的天性又使我对这一大型的国家形象推广产生了兴趣,并在现场对歌德学院北京分院副院长柯理博士进行了采访。他更为详细地介绍了这个活动的背景。

“初识德国”展览于2009年7月1日首次在柏林的外交部展出,之后开始全球巡展。中国是“初识德国”展览的第一个海外展出国。所有的展品都是从柏林空运而来,采用双语解说。除了展览之外,主办方还准备了丰富多彩的其他活动,比如针对不同群体的德中双语解说、德语学习站、趣味德语课程等等。

原本在中国只有北京西城区图书馆这一站,但是配合着中德两国政府共同监护的“德中同行”活动,这26个字母所代表的德国形象还将陆续在武汉、广州等其他城市展出。

我猜想,没准儿“初识德国”的展览会延续到2010年上海世博会,那样就会有更多像我女朋友这样的中国人可以结识一个全面、立体的德国,也有更多像我这样的德国人,在中国“重逢”德国。

为何对国家形象进行包装

金融危机对以制造业和汽车、机械出口为主德国经济打击不小,为什么在这样的时机还要重金推广“国家形象”?联系到刚结束不久的法兰克福书展上中国作为主宾国的表现,我不禁怀疑,各国“举全村之力”而塑造的国家形象究竟又有什么实际作用?德国历史博物馆基金会理事约根,莱歇曾表示:“我们希望这个展览,不炫耀,重科学,但也别有深意并且略带尖锐。”那么,德国人挑选出来的这26个字母,是否符合中国人心目中既定的“德国形象”呢?

从一位中国女主持人的名言“无法输出价值观的国家不足以称为大国”之中,我们似乎可以看到部分中国人的理解,当中国的经济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就必然向国外输出中国的价值观。但是,主观的、有选择性的输出,是否会有人买账呢?正如,中国作为主宾国在法兰克福的表现,令人震惊,同时又留下了不小的遗憾。

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又将是一个“国家形象的奥林匹克”,唉,为什么现在各行各业都有它们的“奥林匹克”了,我真心希望不管是中国还是德国,在展览设置和宣传配合上,都能更多地考虑观众的感受和认知,真正为了发展和增进各国之间友谊而展示,而不是总考虑国家的面子工程。

上一篇:如果香奈儿生在中国 下一篇:海淀寂寞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