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香奈儿生在中国

时间:2022-10-14 01:36:52

如果香奈儿生在中国

中国姑娘往往对法国女人的姿态充满向往,我眼中的法国女人典范无疑是香奈儿。

1909年她初到巴黎,在这里创立了属于自己的品牌。2009年无疑是香奈儿(Chanel)全面归来的一年,全年有三部关于她生平的电影登陆全世界的影院,在中国也掀起了重温法式时装经典的热潮。更何况越来越多的中国女人能够买得起国际一线大牌,她们很好奇这位法国女人。于是,香奈儿品牌创立100年之际,让我们更加走近这位甚至代表--了法国形象的女人。并且大胆地想象了。如果Coco小姐生长在中国,又会有着怎样的故事……

1883年8月,加百丽,香奈儿出生于法国南部的一个小镇上,她并不受命运之神的眷顾:早年丧母、被父亲遗弃、在修道院度过了她的少女生活、喜欢唱歌于是成了酒吧歌女,然后爱上了一位富有的军官。好的,让我们先在这里打住,不管在中国还是法国,对于一个孤苦伶仃、没有受过教育的女孩来说,她的一生是否就依靠这个男人的宠爱过活了呢?她之后所有的智慧和精力是否就围绕着如何讨他欢心、永远地将他留在身边了呢?

然而,她却离开了那个男人,孤身闯荡巴黎,成为了世界时尚界最传奇耀眼的女王,充满着反叛、灵气。用印象派的方法来描述法国女人,就是香水、香衣、香烟、高跟鞋和臭脾气的奇妙组合。香奈儿小姐影响了那一个时代的法国女人与时尚,也在继续鼓舞着这个时代的女性。

在校园里闻到了香奈儿No.5

你在床上穿什么?几滴香奈儿No.5……

玛丽莲・梦露回答记者提问时的巧妙应对,不经意地成为香奈儿香水最好的广告词,也成为香水历史上的奇迹。这一款世界上最著名的香水也创下了商业奇迹,至今“每半分钟就有一瓶售出”,睥睨群香。

一些贩卖高档消费品和拜金价值观的杂志上有种很流行的说法,根据一个人的香水可以了解她或他的性情与品位。假设这种说法成立,香奈儿No.5也将Coco小姐的性情披露无疑,“香水要强烈得像一记耳光那样令人难忘”。那个线条简洁得像药瓶的方正瓶子也一举虏获名流芳心。

因为冬天总是阴冷低沉,我走在法国的街头,嗅觉被各种各样的香味所引导,并借着自己的浮想联翩而变得更愉快:写字楼的电梯上的某个女人擦着的香水活泼奔放、满是甜蜜,估计是刚毕业不久、找到了心仪的工作,却不知道办公场合的用香不能太张扬;停车场里美女走过,留下的香味却清淡雅致,会不会是那辆欧宝车里坐着的中年女子;晚宴上坐在我身边的女性香气优雅、若有若无;那位女子的香气很强烈,也许用了不合适的香水……相信我,几乎所有的男人都会这样想象,不信可以去看好莱坞有部电影叫作《闻香识女人》。

不是每一个女人都拥有No.5,法国女人也不例外,她们经常选择一些更平和的香水来搭配自己。出门不喷几滴香水,对许多法国女人来说是难堪的,正如法语中搭配“香水”的动词是“穿”,看来是把香氛也当作自己的一件衣服了。

但是我没想到,有一天,毫无防备地在校园里遇到了香奈儿No.5的味道。看着前面一群边讨论边向前走的女大学生们,不知是谁留下了这样的香味。原来,学生们已经开始注意自己的形象,从蓬头散发不顾形象地赶来,变成了上课时都要擦香水了?还是她在下课之后即将赶赴另一个约会呢?

在经济飞速发展、个人和家庭的经济条件大幅提升、整个社会鼓励品牌消费的大环境下,中国女孩们想要拥有和已经拥有的奢侈品,跟巴黎街头的时髦女郎们又有什么区别呢?在她们中间,会不会诞生下一个Coco小姐呢?

没有小黑裙的女人就没有未来

多年以前,美国《时代》周刊对她的评语:“她没有议会与国土,却统治得比任何一位政治家永久,她做出的每个决定都超越国界而在世界上具备法律般的效果。”你能想象有人会为一条裙子开香槟庆祝生日吗?香奈儿的经典设计――小黑裙诞生于1926年,今年全世界时装界都在庆祝她83岁的生日,这条小黑裙无疑是最具影响力的时装革新之一。

当年,黑色的衣服只会在丧礼等严肃场合出现。香奈儿第一次了她的小黑裙,将简洁高贵的服饰带人时装界,颠覆了当时的审美观。女士们很快就发现小黑裙很优雅,而且谁穿都好看。而对新时代女性而言,小黑裙也让她们有了更多可行的搭配。

小黑裙面世后,人们用最好卖的美国汽车的名字来称呼它,亲昵地称之为“福特裙”。小黑裙的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每个女人的衣橱里都有至少一件。时至今日,法国女人对小黑裙的渴望和依赖更是空前。正如法国作家陆多特所写:“没有小黑裙的女人就没有未来。”漫步在巴黎街头,游客们可能会质疑女人们是不是色盲。

如果Coco小姐出生在中国,不管是白雪皑皑的东北还是烟雨蒙蒙的江南,可能她对于颜色的选择和审美基调都会发生改变。相对于中国女孩对白色、粉色等颜色的偏爱,在法国,特别是秋冬季节,很多人会惊讶地发现满大街都是黑灰色系的衣着。法国女人特别偏爱这两种色系,越年轻的女孩身上的颜色越是低调,却显得优雅妩媚。也许法兰西人最崇尚“低调的奢华”,一如这巴黎深秋的天空。

香奈儿只有一个

橘园美术馆位于巴黎杜勒伊花园的一角,不是很起眼,却以莫奈的巨幅睡莲吸引大批观光客,馆内还藏有众多印象派、后印象派、立体主义以及野兽派等名家名作。其中有一幅题为《香奈儿小姐》的画像,原是玛丽洛朗森为与她同岁的Coco小姐而作。画中的女人表情忧郁,身上只披着三条薄丝巾,据说当时这两位最有才华的法国女性为此交恶,香奈儿拒绝接受此画。

个中因由曲折在此不论,正如英里斯・萨克斯形容的那般,“野性的狭窄前额,任性好胜如孩子般的额头,小鹿般的眼睛,有着精灵一样的特殊风情”,画面表现出的香奈儿有一种独特的气质。

这位曾经叱咤上流社会社交界、颠覆审美潮流的时尚大师一生未婚,被她拒绝的求婚者不计其数。他们中绝大多数来自豪门贵族,不但地位显赫,对香奈儿更是一往往深,连著名的威斯敏斯特公爵也是她的追求者之一。有一次,公爵伤心地问香奈儿:“对你来说,难道连威斯敏斯特公爵夫人这个头衔也不够好吗?”“亲爱的,你要知道,”香奈儿小姐微笑着说:“地球上有很多公爵夫人,但只有一个可可・香奈儿。”

这位坚强独立的女性,将她毕生的智慧、才华与精力都放在了事业上。今天,法国甚至中国的女人们,也像她一般独立而骄傲。她们不再视婚姻为归宿,自由才是她们所追求的。法国社会离婚率高居不下,而结婚率一直低迷,很多年轻人都不愿意结婚。当女人不再为获得男人家族姓氏而是为自己荣耀时,她变得更自信、更有魅力。

相应的保护法律应运而生,在法国同时存在着多种感情形式,确定了同居关系的伴侣可以去领同居证明,确定了婚姻关系就去领结婚证明,同性恋群体也有相应的同性恋同居证明,这都是为了保护某一段关系中比较弱势或者可能弱势的女性一方。这些法国女人,她们如此独立而自由,工作日忙碌着工作或者研究,劲头十足,周末精心装扮,酒吧约三五好友,高谈阔论的神情更是妩媚迷人。

如果Coco小姐生活在今天的北京或上海,她会不会也过着这样的生活,如同法国女人一样,尊重别人的同时也在时刻准备着,因为,“谁知道呢,哪一天会是命中注定的大日子”。

上一篇:编码下的容颜 下一篇:在中国“重逢”德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