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校园文化的功能

时间:2022-10-24 10:32:30

试论校园文化的功能

摘要:校园文化是一种具有鲜明审美特征的精神文化,这种具有审美特点的校园文化有非强制性、非压抑性、中介性、渗透性特点,其育人功能主要表现为陶冶个性、感染情绪、熏陶行为;审美功能表现为凝聚、直辖作用。校园文化还有情感陶冶、释放和升华,传承和弘扬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校园文化的民族,对提升民族个体对本民族文化传统的认知具有重要影响作用。

关键词:校园文化;非实体文化;传统文化

概括来讲,校园文化具有以下主要功能:

一、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校园文化是陶冶学生情操、警示学生不良行为的无声管理机制,是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它的育人功能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一)陶冶个性

陶冶,即以优美的校园环境陶冶学生。校园文化的教育性是有意识的,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健康的育人环境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昔孟母,择邻处。”说明古人就对利用育人环境有所了解,知道育人环境对人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有着直接影响。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从理论上精辟地指出:“人创造了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了人”。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在校园走廊墙上、在活动的房舍里看到的一切,对他精神面貌的形成具有重大的意义,这里的任何东西都不能随意安排,孩子周围环境应当对他有所启示。”在班级里建立“荣誉角”、“学习角”等;学校里绿地、草坪、花草、树木,校园里挂上诸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和“校风”之类的大幅标语,这些精心设计和规划的教育环境,可以有力渲染教育气氛、陶冶学生情操,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二)感染情绪

感染,即以一定的教育机制来感染学生。校园文化设施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时时向周围辐射着文化的氛围和气息,给学生以强烈的精神影响和启迪。因此,首先必须加强校园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营造健康、优秀的环境。要根据教学、生活的需要,科学安排校内各个功能区。良好的校风,可以使学生在一种无形的力量推动下受到激励,健康成长。学生在好的校园文化中能培养坚毅、顽强勇敢的品质,组织性和纪律性也能得到增强。如果一个学校的学习风气正,学生爱学习,并且在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恒心、坚持学习的意志特征、主动学习、富于创造等性格特征。这说明,好的校园文化对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熏陶行为

经常举办各种学术报告和时政讲座,增强学术研究信息,扩大与外界交流,了解国家大政方针,探讨热点问题,积极开展社团活动,举办读书会、报告会、讨论会、演讲会等,使学生培养兴趣、发展特长、展示才华,培养学生求知、进取、开拓的意识。有的学校在课余时间让学生自主参加各种兴趣小组,如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科技制作、模型比赛等,这有利于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和能力。同时,在各种活动中还能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绪,克服消极方面。各种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既可以展现个人才华,又可以学习知识、扩大交际,增强实践能力,以生动的形象和浓厚的感彩,将真善美融为一体,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知、情、意、行,使少年儿童受到熏陶,对学生德、智、体全面提高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校园文化的美育功能

校园文化,具体而言,包括实体性校园文化与非实体性校园文化。实体性校园文化有两类:一类由学校建筑的布局造型、颜色、各项教学设备、设施、校园种植的花草树木等组成的校园实体性的物质文化;二是图书馆、资料室收藏的以及从社会流入学校的各种图书、报刊、资料等构成的实体性的精神文化。非实体性校园文化有两类:一类是由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学校机构体制、学生的行为守则等校规、校纪所构成的非实体性制度文化。一类是由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教师之间、管理人员与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以及教风、学风、校风等构成的校园非实体性的精神文化,也包括由学生参加的各类课外活动所构成的一种实践性的精神文化。

校园文化是一种具有鲜明审美特征的精神文化,这是因为:

第一,校园内的建筑、设施等物质环境因素较多地渗透了精神因素;

第二,校园内的各类活动带有较多的精神因素、审美因素;

第三,校园文化以其突出的人文性、审美性调节与影响着校园内的各种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组织制度之间的关系并使其审美化。

美好的校园环境不仅能陶冶性情,还能使青少年情感获得某种释放与宣泄。通过校园的各种课外活动,如体育竞赛、文艺表演、学生的才能得到施展,能量得到释放,被压抑的某些情感获得宣泄,在这种宣泄中情感得以升华。美是以善为前提的,美感中往往蕴含着道德感、审美感受与道德具有内在价值取向的一致性,两者之间通过相互渗透而互相补充,美感可以增加道德感,道德感亦可以增强美感。

三、民族

民族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精神内核。它既包含着内涵深刻的本质意义,也存在着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根基、不断发展的动力、自力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家园。由此可见,传承和弘扬我们民族传统文化是校园的历史赋予和不可推卸的重要使命。

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具有浓烈民族特色的建筑和场所,能使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将有助于陶冶人的情操,对师生员工起到塑造美好心灵、激发开拓进取精神、约束不良风气和行为、促进身心健康、调节情趣和心理状态等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校园建设的硬件方面尽力将民族的传统文化作为学校建设的亮点。

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现代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学校教育活动是传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主渠道,对提升民族个体对本民族文化传统的认知具有重要影响作用。

总之,校园文化是一项系统的校园工程,必须从整体出发,从育人出发,精心设计,综合治理。既要培育学校传统,又要吸纳时代精神,既要建设精神环境,又要重视物质环境。只有这样,校园文化才能产生新的活力,焕发新的精神,展示新的风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还应旗帜鲜明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使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抵制不良文化和思潮的侵蚀;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引导、教育学生克服不良行为,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增强自尊、自爱、自强、自立、自信意识,真正把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张伟员.论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J].教育论坛,2009.12.

2、丁国旗,白寅生.校园文化的美育功能[J]. 学校美育,2008.3

3、刘志功.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弘扬民族传统美德[J]. 甘肃教育学院学报,2002.1

4、胡卫国.民族文化进校园的实践探索和理性思考[J].教育科研,2008.10

5、张鹏.校园视觉文化中隐性价值的研究[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上一篇:培养学生自主管理意识,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下一篇:生物教师应该德才兼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