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尊重学生”

时间:2022-10-27 10:47:40

试论“尊重学生”

[摘 要] “尊重”是健康人格中的正常需要。自尊心人皆有之,渴望得到尊重是人们的内在要求。人们生活在社会中,总是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也想去尊重别人,即使是自己对自己也该认认真真地给予尊重,作为高校学生工作者,能不能、会不会尊重学生,不仅是高校学生工作者应具备的职业道德,而且是保证良好的高校教育管理效果的前提。本文笔者从高校学生工作者尊重学生的重要性角度出发,探讨、研究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 尊重 理解 信任 人格 情感 独立意识

自古以来,在传统的“师道尊严”理念的影响下,人们常常有这样的观点:学生就应该服从老师,被老师批评是理所当然的事。要求学生尊重老师、热爱学校无可非议;然而,当今社会的学生,尤其是处于生长叛逆期的大学生,他们追求个性发展,更加追求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平等交往。而作为一名高校学生工作者,在对学生教育管理中要不要尊重学生?如何尊重学生?这是当今高校教育管理中探讨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对学生的教育管理是一门艺术,面对一群充满活力、有思想、有情感的大学生,如何将他们培养教育成为会学习、会生活、会做事、会做人的“四会”大学生,用怎样的方法使大学生乐于接受教育而不反感你的批评,这是我们每一位高校学生工作者需要进行探索和思考的。在高校教育管理中如何尊重学生呢?

一、尊重学生,首先要理解学生

高校学生工作者,除了对工作充满热情外,还需要对学生充满爱心。必须坚持尊重、真诚理解的原则。理解就是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心理实际和生活实际。师生之间相处时,真诚的理解信任是获取彼此好感的“催化剂”,是学生与老师相处沟通的“灵丹妙药”。由于受遗传因素、家庭条件、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学生中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在平时的学校生活中,相处沟通时就应注意观察学生的个体差异,应对每个学生都有全面细致的了解。而要了解学生光靠观察还远远不够,要利用各种机会和学生沟通,沟通多了,就能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动表现,及时解决他们的思想困惑,纠正其不良行为。我班一名女生在逛步行街的时候,偷偷的将一件衣服装进自己的挎包,被服装店的老板发现,把她送到派出所,派出所得知是大学生时,告之必须由学校辅导员来认领,当时我正准备吃晚饭,接到电话后我立即骑车快速去派出所。以平和的心态,诚恳的向店主道歉,办好必须的手续,带学生回学校。一路上学生低着头,眼泪一直“叭叭”往下掉,看着她如惊弓之鸟的模样,我没有严厉教训,而是心平气和地用诚恳的语气对她说:“老师知道你一时糊涂,一念之差犯了错误,希望你要好好吸取这次教训。如果家里的确有困难,老师帮你想办法。”“我不想把此事在班级里公开,老师看你日后的行动”。这时,她哽咽着对我说:“老师,对不起!我错了!我会终身记住这个教训的”。在以后的大学三年中,她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并获得了优秀团员的称号。事实证明,要想让学生接受老师的观点,批评说教的效果远及不上和学生倾心谈话的效果明显。高校学生工作者首先就要把自己摆在和学生平等的位置上,从关爱的心态出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人格力量去感化他们,要让学生真正的从心底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

二、尊重学生,要充分信任宽容学生

信任学生是一种特殊的尊重,对学生有着特殊的教育功能。无端猜测是对学生不尊重的表现。事实上,高校学生工作者把学生当什么样的人看待,就等于暗示他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学生往往从老师的信任和期待中体验到人的尊严,激励自己不断进取。因此,信任是催人向上的力量,是教育管理学生的一种特殊手段。同样,信任学生也是培养学生自尊心的一个原则。作为高校学生工作者如何做到信任学生,我认为采用信任激励有利于增强师生之间的信任。所谓的信任激励就是激励主体用自己的信任、鼓励、尊重、支持、关怀的情感对学生进行激励的模式。信任激励也是一种很重要的模式。老师信任学生,对学生是极大的鼓舞和鞭策,有时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尊重学生,要尊重学生人格

对学生的热爱、了解、严格要求都是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前提,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思想行为,是高校学生工作者职业道德高尚的行为体现。高校学生工作者对学生有管理教育的权利,有按照社会主义教育目的塑造学生的权利,但在人格上与学生是平等的。高校学生工作者不应自视比学生“高人一等”,总是在学生面前表现出“高深莫测”、“凛然不可侵犯”的派头,体验所谓“尊严”对学生的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这种观点在当今高校的教育管理中显然已不适用,大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独立主体,独立自主性是其基本的行为特征。高校学生工作者必须注意维护和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尤其是处于个性分明叛逆期的大学生,他们追求个性发展,个体意识明显加强,更追求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平等交往。因此,作为高校学生工作者,在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必须要尊重学生的人格。

四、尊重学生,要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作为高校学生工作者应以学生为中心,将情感教育融入学生教育管理。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愿望和观点而产生的体验。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是教育活动的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智力活动、道德品质、心理健康等有密切的联系。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从先生的话中,我们不难领会,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怎样才能使教育管理的过程成为师生情理互动的愉快过程,进而收到良好的育人效果呢?几年的实践过程中体会到最重要的一条原则就是尊重学生情感,这是教育管理成功的一把钥匙。

情感教育实施的基本技巧是教师要爱学生,要理解学生,要尊重学生,要依赖学生。学生往往把感情看得很重,如果有意无意伤害了学生,就会刺伤他们的心。 学生特别喜欢尊重他们有感情的老师。有些学生到了大学,开始集体生活,由于自尊心强,性格孤僻,害怕交往,抱怨同学不了解自己,这种状态与他们随生活空间的扩大而出现强烈的交往需要,构成了难以排解的矛盾。针对这种情况,高校学生工作者要鼓励他们多和同学交往,多参加集体活动,并有意让他们担任活动中某个重要角色,培养他们积极的情感和乐观开朗的性格。有些大学生情感丰富,情绪不稳定,往往容易感情用事,不善于处理情感与理智之间的关系;还有些大学生富于幻想,过于自信,对现实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阻力估计不足,或现实生活中某些不正之风,很容易引起激烈的情绪波动,甚至悲观失望。对于这些学生,高校学生工作者要多加引导,使其正确认识自己,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如主题班会、体育竞赛、旅游等,为学生提供一条宣泄不良情绪的适宜的渠道。

总之,在几年的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学生需要高校学生工作者的教诲、关心和爱护,同样更需要高校学生工作者对他们独立意识的尊重,尊重学生可以帮助失败者找回自信和自尊,重塑精神世界的大厦。高校学生工作者只有尊重学生、热爱学生,才能和学生产生共同的思想感情。这样高校学生工作者才能取信于学生,享有较高的威信,使学生乐于服从他的指挥,接受他的教育。只有“以情动心,用爱育人”,使学生产生内驱力,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尊重学生就是尊重自己,在你尊重和理解学生的同时,也就使他们学会了怎样尊重和理解你,怎样尊重和理解他人。在传统的教育观念逐步被打破的今天,特别是在现今社会,随着科学的巨大进步,知识的迅速增长,新学科、新技术的不断出现,“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情况更为明显。因此,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尊重学生,理解学生,显得尤为重要;所以说 “尊重学生”更应该成为我们每一名高校学生工作者自觉的行动!

参考文献:

[1] 李英姿.以感情赢得感情,以心灵感受心灵.来源于WWW.844844.

[2] 黄延宏.尊重学生,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中国农村教育.

[3] 王智.教育要尊重学生人格.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2001年8月第19卷第4期.

[4] 肖飞凤.班主任工作技巧与情感教育.班主任手记.

[5] 刘淑贤.培养学生自尊之我见.黑龙江教育学报2005年1月第24卷第1期.

[6] 冯海年.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25卷第4期.

[7] 唐昌武.要尊重学生人格.湖北教育.2001年第9期.

上一篇:浅析大学贫困学生情感教育 下一篇:浅谈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