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

时间:2022-10-24 10:07:19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

[内容提要]

学生是阅读的主体,阅读是学生个体的行为。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关键和钥匙。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让学生自主阅读,保护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应先学后教,打破对教师的依赖心理;应注重学习过程,不求答案的统一,引导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方法;应保证充分诵读,引发思考;应鼓励学生不断大胆质疑。

关键词:突出主体地位 培养 独立阅读能力

阅读是学生个体的行为。课堂上以教师的阅读取代学生的阅读,是以往初中语文教学的通病,不仅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无益,反而会使学生产生阅读依赖心理。只有以学生为中心确保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读书的主人,主动地读、自由地读、自觉地读,掌握阅读主动权,才能最终形成“独立阅读能力”。

一、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教学中应让学生自主阅读

自主阅读是相对于被动阅读、机械阅读、他主阅读而言的,是指在阅读教学中以学生的主动构建为特征的高品质的有效阅读。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适合的思考方式和学习策略,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进行学习效果评估的过程中注意保护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并帮助学生树立参与阅读教学的信心。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把阅读的时间和发现问题的权利交给学生,必须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教师作为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促进者,应根据学生对文本反应,及时调整自己的思路,加入到与学生和文本的对话中去,让他们尽量深度参与,自主构建。

二、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教学中应先学后教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首先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消除学生的思维惰性,打破对教师的依赖心理。为此,教师应转变观念,坚持“先学后教”,建立阅读教学、课堂自学、讨论、质疑、点拨的新格局。所谓“先学后教”,就是指在新课文的教学中,教师最好不先做介绍或提示,让学生在自然状态下进入阅读境界,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品读,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获得独有的感受。在教学《最后一课》新课时,我以前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你们是否知道,我们伟大祖国的语言文字――汉语,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最丰富美妙的语言之一;这些导入的话语虽说给了学生某种引导,但使学生先入为主,思维被箍定在了一个筐子里难以活跃起来,更难有智慧火花的闪现。

三、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教学中应注重学习过程,不求答案的统一

我们的阅读教学课堂应是焕发出生命活力的课堂,是放飞想像的课堂,是学生探究的课堂。学生阅读的目的主要是熏陶、积累和训练。一方面通过文质兼美的范文的学习、感悟、陶冶学生学习的情操,培养其良好的语感;另一方面是通过大量阅读训练,强化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引导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会读书。

我把“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教学中注重学习过程,不求答案统一”的方法延伸到课外,每一期《新读写》到来以后,我就让学生在通读的基础上,自选五篇自己感受最深的的文章进行点评。学生们在点评和演讲中,从各个角度发表自己的感想,发现自己的收获,也正因为此,学生们对阅读的兴趣,对文章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对作品的欣赏能力,均有相应的拓展。

三、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教学中应保证充分诵读,引发思考

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现”。诵读对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作用已是不容置疑的了。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教师必须提供充分时间,让学生对教材进行诵读。课堂的诵读必须有充分的时间来做保证,决不能匆匆让学生看了一遍,就急于探究文章内涵。在教师指导下的反复诵读,这是提高课堂效益和教学质量的基础,特别是文情并茂的好文章,有层次地诵读半节课乃至半小时,比教师讲同样的时间效果好。如在教学《白杨礼赞》一文时,我对学生中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让学生通过朗读课文,有的段落甚至要读上两三遍来反复体会蕴藏在字里行间的内涵,努力唤起学生的共鸣。

四、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教学中应鼓励学生不断大胆质疑

美国教学法专家布鲁巴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所遵循的最高的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是启开学生自主性学习的一把“金钥匙”。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呢?

1、从课文标题入手,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要让学生看到课文标题后,学会提出想要了解的问题。俗话说“题好一半文”,好的题目往往用精警的词语提挈全文,对课文内容和主旨做富有特色的浓缩和概括,立意高妙。解读课文标题,往往也就成了读懂全文的纲要,标题对读者具有强烈的引导作用,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课文标题提出问题。在标题上多问几个“为什么”就能把以上几个内容串连起来,文章的题旨就显而易见了。

2、从预习课文入手,指导学生针对不理解的地方提出问题。“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惑是点燃学生思维的火种,学生在认知活动中会经常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疑惑的问题,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思维,不断提出疑问和解决疑问。比如:我在上鲁迅的《故乡》一文前,我很担心。正在“山重水复疑无路”时,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性阅读的教学思想,指引我在“柳暗花明”中“又”逢“一村”。于是我用大半节课给学生如叙如诉地读完整篇课文后,让学生针对自己不理解的地方提出问题,相互解答。对学生中没有同学能解答的问题,老师再作重点的讲解。这样使老师的讲解既具有了必要性,又体现了时效性。

3、在深入学习教材的同时,引导学生学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学生往往在提问时抓不住要领,随意性很大。这就需要教师的鼓励和引导,在关键处扶一把,由浅入深设置一定的坡度,教会学生提问,渐渐达到会问的目的。而后又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的问题,每组推出三个有价值的提问,然后让小组长在全班交流,在交流中让全体学生围绕课文的主题,对问题的价值进行评判,这样去除一般,保留精华,再请学生围绕这些问题展开答辩。当问题处在具有挑战性的高度时,学生兴趣盎然,群情激发,争先恐后,那场景就像当年刘三姐对歌一样热闹而充满欢乐,此时,课文的重点、难点都会迎刃而解,老师的一切讲解都会显得是多余的了。

在对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的探索的前进道路上,还有许许多多的绊脚石在等待着我们。我仅仅在培养学生自主性阅读方面,作了一点点肤浅的尝试,希望和我们大家共勉。

上一篇:浅析大学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下一篇: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