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动漫产业的角度浅谈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时间:2022-10-24 09:47:59

由动漫产业的角度浅谈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摘 要:动漫产业的健康发展与国家文化软实力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不仅是发展我们区域经济,更是传承民族文化精神,增强软实力,保障国家文化安全的根本保障。

关键词:动漫产业;文化软实力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2-0197-01

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就必须在壮大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国防力量的同时,使国家文化软实力有一个大的提高。动漫产业,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形式,是推进青少年人思想道德的核心载体和艺术传播形式,是提升国民素质建设的重大文化平台。同事,它的发展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高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我国动漫市场的现状

我国目前有13亿人口,其中18岁以下未成年人达3.67亿。根据分析,动漫产品的直接消费群体约有5亿人,由此我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动漫消费市场。从经济的角度看,大量的国外动画充斥着青少年们的视野,其中连载形式以日本动漫为主,电影形式的“大片”以欧美动画电影为主,国产动漫依旧缺乏竞争力。

纵观国际上成功的中国文化动画的成功案例,我们不难发现,诸如《功夫熊猫》、《花木兰》之类的知名动画电影,古诗的发生地、人物、情节、服装等看似都是中国的,但人物的语言和行为都被美国化了,宣扬的也并非中华的传统美德,而是美国的英雄主义及美国梦的实现。这从另一个角度反衬出我们仍旧缺乏创造力和发现力。从未来文化的发展方向上来讲,动漫产业不仅是发展我们区域经济,更是传承民族文化精神,增强软实力,保障国家文化安全的根本保障。

我国动漫市场目前的主要问题,集中在观众受众群过小上。调查显示,仅上海地区阅读动漫的人群,86%为14--20岁的青少年,而这些人的阅读目标往往为美漫或日漫。这说明国产动漫无法对这些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及审美产生影响。谈及主要原因,莫不是国产动漫主题低龄化,情节简单,无可阅读性,画面幼稚等等。试想,若国产动漫连本土年青人都无法打动,又如何推广至全球?我中华民族泱泱大国,上下五千年文化历史,竟无可打动人之处?若如此,那么那些成功借用了我们文化的外来动漫作品又如何获得成功?因此,当务之急是开发我们自己的动漫产业,能够带给全世界人民中国形象的动漫作品。

二、动漫产业对民族文化的推广作用

动漫产业的发展,将推动文化产品的输出,为我够民族文化“走出去”形成有效途径。有调查显示,目前大量外来引进动漫占领了我国动漫市场,使国内市场不断丧失。即使在本土动漫作品逐年增长的状态下,依旧未能走向世界。解决这个问题,讲不仅提高我国的经济水平,更能在文化层面提升我国地位。

(一)动漫产业推动民族文化品牌的形成

动漫产业的发展,将形成强大的本土文化品牌力量,在世界竞争中获得经济和文化的双重效益。动漫品牌,从某种意义上讲,不仅仅是商业品牌,还是一种国家民族文化的象征。诸如韩国的“流氓兔”,日本的“阿童木”“机器猫”,美国的“汤姆与杰瑞”“米老鼠和唐老鸭”,不胜枚举。它们在获取大量经济利益的同时,成功的宣扬了本国文化,给世界留下国家文化的形象。

放眼中国,近年来成功案例如“喜洋洋与灰太狼”,失败案例如多年前的“阿凡提”“九色鹿”等等。究其原因,大抵在于对本土动漫作品的品牌维护的细心与否,是否有长远的规划,合理的推动和清晰的发展模式。

(二)动漫产业能提升对外宣传效果

动漫产业的发展,将通过动漫形象的传播,直接或间接的推进民族文化宣传。作为文化产业中的重要一支,动漫产业必然隐含着为民族文化走出去的战略服务的效能。这种例子不胜枚举。如前文所说,《功夫熊猫》《花木兰》是迪士尼公司对东方文化的西式解读。近日刚刚上映的《冰雪奇缘》则宣扬了现代女性的独立精神。MARVEL公司出品的《复仇者联盟》系列则宣扬了美国高速发展的科技和英雄情结。而日本动漫大师宫崎骏的作品如《龙猫》《天空之城》等则从日本传统文化和现代化进程等多个角度反映了战争,人与自然等问题的反思。

值得注意的是,动漫产业作为受众群为青少年的一支新兴力量,对其受众的影响不可小视。美素冷战期间,美国《钢铁侠》系列漫画就极力丑化苏联形象,在美国青少年中宣传爱国精神及价值观。即便到了相对和平的今天,我们人高着重保护本国文化,保护本土意识形态,同事扩大我们自己民族文化的影响力,让世人了解真正的中国文化,认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三、结论

动漫产业的核心是动漫作品,没有动漫作品,就没有动漫产业,更不会有强大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为了创作出更优秀的作品,我们需要更优秀的人才。同时,要着重传播的成效,更要注意当今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这样,动漫产业才能崛起,才能够带动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刘轶.动漫产业的发展与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M].重庆: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31(5).

[2]杨晟.中国动漫产业前景研究[D].台湾:暨南大学,2007.

上一篇:美术教育中色彩的重要性研究 下一篇:“胸无成竹”――浅谈美术教学和感性素质的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