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语言魅力,优化历史课堂教学

时间:2022-10-24 09:16:34

增强语言魅力,优化历史课堂教学

摘要: 教师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平铺直叙、生硬枯燥的教学语言使学生提不起精神,无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充满激情、妙趣横生、抑扬顿挫、生动形象的口头和肢体语言则充满了魅力,则能深深吸引学生,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历史教学教学语言语言魅力

人类的语言是世界上最动听的声音之一,也是最形象丰富、充满魅力的交流工具。美好生动的语言动人心魄,冷硬枯燥的语言激不起波澜。对于使用语言最频繁的教师来说,增强教学语言魅力优化课堂教学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很多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新颖、教学方法多样、教学手段先进,可总是不能给人以特别的吸引力,不能够打动听者的心。究其原因,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就是这些教师的教学语言表达缺乏震撼人心的感染力。教师良好的教学语言表达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重要保证。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曾形象地指出:“一个能够动听地、明晰地教学的教师,他的声音便该像油一样浸入学生的心里,把知识一道带进去。”前苏联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教师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老作家汪曾琪在回忆闻一多先生时这样说:“闻一多先生讲课真是神采奕奕,能把本来很枯燥的考证,讲得层次分明,引人入胜,逻辑性很强,而又文词生动,讲话很有节奏,顿挫锵铿,有‘穿透力’……”而伊凡・基里耶夫斯基谈到他对著名哲学家黑格尔讲课的印象时则说:“他的讲话简直叫人受不了,说一句就咳嗽一阵,声音给吞掉了一半,他那颤抖的哭泣似的语调几乎不能把最后一句话说完。”可见,教师富于表现力的教学语言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是直接的、深刻的。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今天,教材结构变了,教学方法和手段多样化了,教师那些生硬平淡的口头语言、呆板的肢体语言更要改变,要让它们变得充满魅力。

如何让教学语言充满魅力呢?我根据自己从事历史教学多年的体会,谈几点看法,以求教于同仁。

一、融注真挚的激情

在教学中融注充沛、真挚的感情,将自己置于历史情境中,是使教学语言有感染力的前提条件。教学语言应是充满情感的语言,唯其如此,能动之以情,以情感人。我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漪在总结自己教学语言经验时也曾说:“教学语言要做到优美生动,……必须倾注充沛,真挚的感情。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只有对所教学科、所教对象倾注满腔热情,教学语言才能充分显示其生命力,熠熠放光彩,打动学生的心,使学生受到强烈的感染。”我从教多年,对历史学科和学生均倾注了满腔诚挚的热情,讲起课来或是欣慰自豪、神采飞扬,或是义愤填膺、悲愤交加,喜怒悲乐溢于言表,深深地感染了学生,从而大大提高了听课效率。一部中国近现代史就是一部爱国主义、民族主义情感教育的绝好素材,教师在上课时要置情于其中。如:谈到李鸿章、慈禧等人签订卖国的《辛丑条约》时,我言词悲愤,显示出恨不得一棍子打死这些卖国贼的样子;又如,讲到日本法西斯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时,我切齿痛恨,恨不得千刀万剐他们而后快。这样的情感投入,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情绪,许多人窃窃私语,露出愤恨的神态。我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发奋图强、兴我中华的爱国主义教育,得到学生普遍认可和赞同。如果我们讲课时以旁观者的姿态显出若无其事的样子,爱恨无绪、悲喜无颜,势必让人感到平淡、干瘪,没有激情,也就调动不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更谈不上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二、注重趣味性和形象性

增强教学语言感染力的一个有效办法便是增强语言的趣味性和形象性。教学语言的趣味性是指教学语言生动、形象,寓于理趣、情趣,像磁石一样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历史知识具有过去的、枯涩的特点。用生动、具体、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把死的历史讲活了”,才能使学生想听、愿听,听得入耳入脑。为此,在教学中必须多用学生较为熟悉的成语、俗语、比喻性词语,多用摹状和摹声词语等,充分发挥语言的直观功能,在描述史实时具体逼真,力求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达到“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目的,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从而帮助他们顺利掌握历史知识。例如讲述“萨拉热窝刺杀事件”时,如果这么讲:“1914年6月28日,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被刺死,这件事引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就显得平淡无奇,难以吸引学生。如果加上对天气、人物状态、动作描述的成语,如:“1914年6月28日这天是星期天,风和日丽(用成语描绘天气),萨拉热窝街头人头攒动(成语),人们纷纷涌上街头(突出人物状态、动作)以便一睹奥匈帝国皇储夫妇的风采……”则立即会吸引学生注意。而当讲到刺杀情景时可用摹状,摹声词语具体描绘:“事先埋伏在人群中的塞族民族主义者查卜林诺奇飞身掷出(摹状词语描绘)了一枚炸弹……”“埋伏在人群中的另一个刺杀者普林西波拔出手枪快速(摹状词语描绘)向皇储夫妇开了几枪,只听嘭嘭……(摹声词描述)几声枪响,有一颗子弹正巧打中了大公的脖子……”这样活灵活现、绘声绘色的具体而微的描述,学生会瞪大双眼出神地听讲,从而将这一事件铭记在心。再如,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沙俄得到很多好处,我们说它是“趁火打劫、不费吹灰之力,得利最多”。帝国主义瓜分中国时,美国没有参加,我说它并未“袖手旁观”,而是“忙于战争,无暇东顾”,以后一旦得闲,一阵“恶补”――实行门户开放政策。

为了增强语言的趣味性、形象性,在历史教学中还可以穿插顺口溜、歌谣、诗词、影视片情节、历史故事等,亦可适当增加一些小幽默。如:讲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原因可用时人嘲讽叶名琛丢掉广州城的民谣说明清官员的腐败无能。谈到中国古代杰出政治家,可引用的诗词《沁园春・雪》中的“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提出对人物的辩证评价。分析比较中西封建制不同特点,说明中国古代基本生产单位时,可引出电影《天仙配》中夫妻“男耕女织”的场景及歌词“你挑水来我浇园”,问题便迎刃而解了。历史典故很多,我们应该选择与书本内容密切相关的能帮助学生理解重点、难点的来讲述。例如:说明中日交往密切时,我补充了徐芾和鉴真东渡的故事,形象地帮助学生理解了古代中日的关系。幽默诙谐的教学语言极富趣味性,它最容易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接受知识。有一次,我在给学生做练习时,出了道单选题,即林则徐禁烟的目的是什么?四个选项学生分别选“C.维护清朝统治”和“D.为了中华民族利益”。究竟该选哪一个呢?答案是唯一的,双方争论不休,这时我灵机一动:“噢!原来当初林则徐禁烟之前在想:我要为了中华民族利益而禁烟。”听了这话,学生都笑了起来,原来选“D”的学生恍然大悟。可见,富有趣味性的语言是学生理解知识、接受知识的催化剂。

三、口语化和多样化(指语音、语速、语调)

教学语言是一种有声语言,教师必须将教案、讲稿转化为口头的教学语言,深入浅出,琅琅上口,这样才能引人入胜。因为口语借助了语音的细微差别、语调、停顿等的一系列手段,其内容更加丰富,从而产生言语的特殊表现力。因此增强语言感染力的关键是化书面语为口头语。首先,在语音方面应该做到使用规范的普通话进行教学,即要发音准确,吐字清晰;流畅自然,娓娓动听;注意抑扬顿挫的声音造型,长句短句错落有致,整句散句变化多姿。其次,在语调方面要表现出爱憎分明,对学生要亲切,对历史伟人要崇敬,对历史罪人要憎恶,对民族的繁荣、进步体现出自豪、欣喜,对国家的不幸表示出悲愤、心痛等。有的教师教学语言之所以缺乏动人的感染力,除了没有融注自己的情感外,还由于教学语言单一,缺乏多样的变化,即在语音、语调、语速方面没有做到抑扬顿挫,爱恨有别。实践证明:用规范的普通话教学,对历史娓娓道来,注意语音、语调、语速的高低起伏、轻重缓急的变化,往往会牢牢抓住学生的心,使他们聚精会神地听讲。例如,在导入《康有为和维新运动》一课时,我叙述道:“甲午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处在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如何挽救民族危亡?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站到了时代的前沿,登上了历史舞台,掀起了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维新变法运动。又如讲“帝国主义列强”、“瓜分”、“狂潮”时,我满含痛恨语调;说到:“中华民族……危急关头。”我加快语速,显示焦虑、悲愤、上昂的语调、语音;讲“以康……爱国运动”时,我音调激昂;说到“维新变法运动”,我语速放慢,重音突出“维新变法”。这样的重音、语速急促之句叩动着学生的心弦,音调高昂之处撞击着学生的心灵,这极大地引起了学生强烈的情感思维共鸣,许多学生随我一起恨,一起悲,一起虑。不知不觉中学生进入到爱国救亡运动的历史情境中。而当谈到中国古代伟大的艺术成就时,则语调轻松、自豪,语速舒缓,仿佛涓涓细流流进学生的心田,使学生得到一种美的享受。如果我们讲课时或用土语方言,或吐字不清、断断续续,或从头到尾几乎用的是同一语音、语调、语速,就像催眠曲,显然缺乏感染力,激不起学生的兴趣,也就谈不上什么教学效果。

这里所说的教学语言主要属音声讯道范畴。增强语言的感染力,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还必须运用多种手段相互协作,如电化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尤其是要辅之以生动、恰当的“体态语言”,如眼神、手势、表情、体姿等,它是强化口头语言所独有的魅力,在课堂教学中穿插小故事,摹态拟声,渲染诗朗诵的激情,夸张戏剧性的冲突,烘托小说性的情节,使历史教学妙趣横生,富于感染力,让学生学起来欲罢不能,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今天这样一个多媒体等科技教学手段普遍应用的时代,教师充满激情的、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依然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郭启明,赵林森主编.教师语言艺术.语文出版社.

[2]柳斌主编.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中学历史卷).江苏教育出版社.

[3]孙前主编.课堂教学技巧与艺术.金陵书社出版公司.

上一篇:论情感教育在大学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下一篇:“乐教”促“乐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