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文化街社区:把工作做到居民的心坎上

时间:2022-10-24 07:45:47

北京新文化街社区:把工作做到居民的心坎上

北京市新文化街社区位于长安街南侧,隶属于西城区金融街街道,辖区内以平房居民为主,是一个典型的老社区。在这样的社区,社区干部如何为居民服好务,并赢得群众的信任和好评?记者采访时,社区党委书记王秀江的三句话为我们解开了这个疑问。

“办公空间再挤,

也要为居民活动场地想办法”新文化街社区位于市中心地区,属于文物保护区,可谓“寸土寸金”之地。社区党委、居委会、服务站的16位工作人员全部“挤”在一间40多平方米的办公房内,就连居民来办事,工作人员都需要起身,腾出办公椅让居民先坐下。

而距此不远,一处20多平方米的活动室刚刚装修一新。这是社区为编织班、老年协会、道德讲堂开展活动而专门准备的。另外一间约6平方米的居民矛盾调处室,兼法律咨询、心理服务、图书阅览功能于一体。虽说简陋些,但这也是社区好不容易协调来的。每隔一礼拜一次的法律咨询活动,居民都会在此自觉排队等候,人多时,队伍能延伸到屋外七八米远。

此外,社区干部还积极协调鲁迅中学、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等辖区单位,为社区春季运动会、红歌赛、春节联欢会、“猜猜我是谁”等文化活动提供场地和设施。这些辛苦努力,居民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越是忙碌,心里越要牵挂社区居民”每天早上9点至下午5点,是社区干部上下班的时间。而每天清晨7点半,社区工作人员就已开始为等候的居民办公服务,晚间也延伸到6点多钟。

虽然日常工作繁杂,但社区干部仍要挤出时间定期入户走访,及时了解居民所忧所困。由于许多平房都是老房子,遇到暴雨易发生险情,于是每年雨季前,社区干部都会提前用苫布、油毡等免费为孤寡老人的住房做好防水处理。

居民张大妈平时身边无子女陪伴,社区干部就常到她家看看,遇到看病住院时,社区总会派人去嘘寒问暖。张大妈把社区干部当亲人,她兜里一直都揣着写有社区干部手机号码的纸条。社区干部对居民的时刻挂念,让群众感受着一份份温暖与关爱。

“邻里和谐,共同建设自己的家园”为了建立和谐邻里关系,社区干部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每周四下午,编织班活动“雷打不动”。这是居民朋友的“神仙会”,成员既有兴致勃勃的老人,也有钟爱编织的年轻人,大家共同探讨制作,其乐融融。

今年,社区举办了一场“舌尖上的文化”活动,60多道菜,百十来人参加。一场“食文化”盛宴呈现给居民。未参赛的居民后悔地说,来年一定得补上。

随着社区活动的深入开展,越来越多的居民增强了对社区的归属感,更增进了对街坊邻里的真感情。若遇到居民纠纷,楼门组长、管段主任、社区协会骨干、热心居民都会讲情说理进行劝和,他们已成为和谐家园凝心聚力的一支重要力量。

社区工作没有轰轰烈烈的大事要事,有的只是繁杂琐碎的小事凡事,而构筑社区和谐恰恰靠的是一件件小事善事的累积。王秀江书记告诉记者:“做好社区工作,要有奉献精神,要以社区为家,要用热情、智慧和耐心把一项项繁琐而具体的工作做到居民的心坎上。”这也许是新文化街社区工作能够赢得广大居民信任和好评的真正答案。

上一篇:中国梦:铸就人类命运共同体 下一篇:牢牢掌握舆论工作主动权和主导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