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的当代定位与发展前景

时间:2022-10-24 05:57:39

儒学的当代定位与发展前景

内容提要:文章就儒学的性质、基本特征和根本精神等答记者问。指出传统儒学要经过批判性继承和创造性重建,同时接纳和融合西方文化的民主、博爱价值观,才能实现面向现代化、全球化的思想转型,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并立足于世界多元文化之林。

关键词: 儒学融合批判性继承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000-8705(2012)02- 

时有报刊记者来采访我对当代儒学的一些看法,并在报端零星刊出,但谈得不够系統。现就儒学在当代的若干热点问题略加梳理,以问答形式阐述管见,敬祈读者指正。

问1:儒学的性质如何界定?其基本特征和根本精神是什么?

答1: 对于儒学的性质,儒家、非儒家或反儒家学者看法各不相同,即使在儒家内部,见解也不尽相同。很多人认为,儒学是一种“伦理本位主义”哲学。这种定位忽视了儒学的道德主体性与人文性。我认为,儒学就本质而言是以内在道德而非外在伦理为本位的。儒家认为,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是有道德的。人生的根本意义和价值,就体现在对理想道德境界与完善人格的不懈追求之中。但儒学的道德理想并不是脱离社会实践的道德空想,而是对人的价值的根本性肯定,是一种“以人为本、以德为体”的人文主义思想艺术。所以,儒学在本质上是道德人文主义哲学,儒学的根本精神是道德人文精神。

儒学具有五大特性:首先是道德的主体性。孔子说“仁者人也”、“仁者爱人”,就是讲道德之“仁”是人之立于世界的根本依据。孟子说“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是讲人是有道德、有善性的。荀子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离了道德仁义,人便与禽兽无异。其次是人文性。儒学特别强调以人为本,关怀人的生死存亡,追求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成就君子人格。孔子“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君子人格,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荀子“权利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的君子德操,体现的都是人文精神。第三是整体性。儒学以整体宏观地把握自然、社会、人生为理性思考的方向。“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的观念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整体思维特色。儒家的大同就是“太和”,是追求最高的和谐境界,即整体和谐。第四是实用性。孔子讲君子“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后儒讲内圣外王、修己治人、经世致用,都是要求将道德修养落实到安定民生、治国平天下的实践事业,而不是空谈道德。第五是开放性。儒家历来重视兼容和谐、与时俱进、开放变革。儒家认为“文”(文明)与“质”(质朴)的关系是辩证的。一般而言,文明的发展是由简到繁,从野蛮到文明。但文明走向一个更高层次时,往往又变繁为简。由质到文是从野蛮向文明的进步,由文向质则是文明发展的更高层次。儒学所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正是一种开放、发展的历史观。

儒学曲折发展的历史教训表明,如果将儒学的性质定位在“伦理本位主义”,就可能误导人们认为儒家只重视外在的伦理秩序和人际关系,而忽略其内在道德的根本价值。而将儒学定位为“道德人文主义”,就能引导人们去发掘儒学的内在价值,指导人们树立道德理想、完善道德人格、关怀人生意义、追求人生幸福,从而有助于建立一个以人为本、多元和谐的文明社会。

问2:在当代中国儒学是否正在复兴?其社会历史背景是什么?

关于儒学复兴问题,如果在20年前的中国,那简直是天方夜谭。1988年在新加坡举行的儒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当代著名新儒家杜维明就慨叹“儒门淡薄,花果飘零”,而著名历史学家余英时则提出了“儒学游魂”说并获得广泛赞同。然而时隔20余年,一个儒学复兴运动已经在中国出现,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了。这个儒学复兴主要有以下十大标志:1、儒学学术会议连绵不断,影响深远;2、儒学学会组织、研究机构,如雨后春笋遍布全国;3、各种名目的儒学与国学讲堂、论坛风起云涌,蔚然成风;4、孔子学院遍布世界;5、民间修复孔庙、文庙,兴办孔子学堂、举行祭孔活动成为普遍现象;6、孔子与名儒铜像遍及各地;7、成人、儿童的读经活动普遍开展,童学馆、读经班、讲经会纷纷开张;8、大量儒学论文、专著、系列丛书、杂志期刊、电子报刊的出版,标志着儒学理论的普及与提升;9、1990年以来,各级政府开始对儒学研究课题、祭孔、弘道活动采取有限支持与参与的态度;10、官方意识形态的儒学元素日益增多。

当代中国的儒学复兴,是在经济发展全球化、中国经历20多年改革开放而进入和平崛起新阶段的大背景下出现的。一方面,中国的快速发展伴随着产生许多问题。比如,一些地方政府与产业部门只关心GDP增长速度而忽视民生、安全、生态问题;重商主义泛滥导致欺诈横行、人性扭曲、道德滑坡。他如沉溺于经济竞争而忽视道义、商德,学校教育中偏重科学知识教育而忽视道德人文教育,在价值导向上出现权利本位与官吏腐败、贪图享乐、不孝不敬、炫贵斗富等等问题,人们开始从根本价值观上去寻求解决之道,日益认识到提倡仁爱和谐价值观的儒家思想对于提升人们的道德人文素质、医治社会精神疾病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正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社会各界呈现出了对儒学的强烈需求,中国社会发展到了一个迫切需要儒学的新时期。另一方面,随着对外经济文化交往的不断扩大,世界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日益频密,越来越显示出中华文明的生机与影响,儒家文化成了开展对外文化交流的主要资源。我们从自身的发展中看到了儒家文化的不可或缺,我们也从世界各国对中华文化的热情探讨与尊重中(例如国外出现了汉学热,普遍欢迎孔子学院的建设与扩展)体会到本民族文化的特色与光彩。这就是当代中国儒学复兴的历史背景与社会基础。

问3:儒家的民本思想与现代民主思想有些什么联系与区别?

所谓“民本”是说人民是国家的根本,是国家政权的社会基础。“民主”是讲人民当家作主,指人民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或群体的事务。“民本”的要义是国以民为本或君以民为本,民主的要义是在民,人民是国家政权的主宰力量。

在儒家思想传统中一直存在一个民本思想传统。这个民本传统的核心是重视人民的力量。《尚书》中“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之说,《孟子》的“民贵君轻”说,《荀子》的“载舟覆舟”说,都是重视并强调民众的力量,主张君主应该重视、爱惜民力。儒家民本传统在长期君主制社会中虽然是提醒、制约君主的思想观念,但基本上不具备“民主”的性质。然而在明清之际出现批判君主专制的思潮中,儒家民本思想发生了质变,开始具有民主启蒙的性质。如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思想,就包含了人民是国家主体与主宰力量、君是民请来为民服务的客体力量的民主倾向。与黄宗羲同时代的浙江文学家张岱在《四书遇》中提出“予夺之权,自民主之”的思想,也具有了人民应是掌握生杀予夺大权的主宰者的民主倾向。尤其是近代维新派儒家(如康有为、谭嗣同)和现代新儒家张君劢、徐复观等更是兼融了西方民主价值观,开始走一条从传统民本走向现代民主的思想路线。

当今有些学者将儒家民本思想与现代民主思想完全对立起来,否认儒学传统里有“民主启蒙”的思想倾向,否认儒学有吸收、兼融现代民主价值观的可能性与现实性,这是一种理论偏见。也有些现代新儒家学者将“民主”仅仅解读为一种“外王”制度,甚至仅仅视为政治斗争的工具与手段,则是一种浅见。其实,民主既是“外王”制度,也是“内圣”精神,而且首先是一种精神、一种价值观导向。它是人们道德自觉精神与自由意志的体现,民主制度是在民主精神指导下通过民主选举和政治协商方式而建立的政治制度。传统儒学的仁爱思想提倡以民为本,明清之际又发展出民为主宰思想,本身就蕴含着对人民民利的尊重,它是能与现代西方的民主、自由价值观念会通兼融而形成民主仁爱价值观的。在君主专制以后,中国的儒家式民主可以走一条从传统民本到现代民主的道路。

问4:如何正确认识五四时期“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肇始于1915年创办《新青年》杂志而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标志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大声疾呼反帝爱国,倡导民主科学,本来无可非议,是应当肯定的“五四”主流。 

但“五四”时期,有人在批判封建礼教的旗号下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将整个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学说都等同封建主义意识形态予以批判否定,把中国积贫积弱、落后挨打的原因都归咎于儒家思想,形成一股全盘反传统、反儒学的社会思潮,这就走上了另一个极端。例如,被誉为“文化革命旗手”的鲁迅先生在其代表作《狂人日记》中写道:“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在秦汉以后的君主专制社会,儒家提倡“三纲五伦”、“三从四德”的父权中心主义礼教,固然含有抑制人性特别是压制女性的“吃人”内容,但也存在有益于人心灵健康的“不吃人的德教”,诸如仁爱、和谐、孝敬、诚信等道德观念,如果把“仁义礼智,忠信和敬”等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优秀道德都一概判定为“吃人的礼教”,岂非过于片面、激进了?这无异于“把脏水连同孩子一起泼掉”的愚蠢行为!

起源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全盘反传统思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发生的多次文化~政治批判运动(如批电影《武训传》、反胡风运动、反右运动、、批林批孔运动等)产生了十分消极的影响。从一定意义上说,“怀疑一切,打倒一切”、“与传统及传统观念彻底决裂”的极左思潮,实质上是“五四”时期全盘反传统思潮登峰造极的表现。这股全盘反传统思潮造成许多中国人价值观的混乱与道德的失落,误导人们抛弃儒学的优秀道德传统而去崇尚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直至今天仍然遗毒未除。

然而“五四”以来对孔子与儒学的严厉批判,在客观上也促进了儒学的现代转型,为现代新儒家重建儒学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参考与比较。它促使现代新儒家摈弃了传统儒学中不合时宜的伦理纲常(如三纲伦理、父权主义),並吸收西方文化中的人文主义精神(如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科学、法治),以创建会通古今、兼融中西的新体新用新儒学。

问5:怎样认识现代新儒家?其困境和理论局限在哪里?

所谓现代新儒家是由一批抱持传统文化本位主义立场而又具有现代经世意识的知识分子所建立的、力图通过吸纳西方文明而重建儒家道德形上学以抗拒全盘反传统思潮的攻击、寻求中国现代化理想道路的思想流派。这个思想流派是在儒学受到全面批判处于“花果飘零”时期在中国曲折成长起来的。从思想发展的背景看,现代新儒学主要是对“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兴起的全盘反传统思潮(实质上是全盘西化思潮)以及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潮的“文化回应”。这一思潮大体肇始于20世纪20年代的“科玄论战”,奠基于张君劢、熊十力,系统化于牟宗三的“新心学”和冯友兰的“新理学”,而普及于80—90年代的国际新儒学思潮。其主要思想代表是熊十力、冯友兰、牟宗三。他如马一浮、梁漱溟、张君劢、唐君毅、徐复观、钱穆等人也都可归入“现代新儒家”阵营。现代新儒家做了许多理论创新工作,其中最有成效的是熊十力、牟宗三和冯友兰。熊、牟二氏弟子众多,在台港形成一大学派,其理论臻于精密;冯友兰则是孤将独帅,虽有弟子而未成军立派,虽有理论而未臻精密。

然而现代新儒家的理论具有明显的时代局限和严重的理论缺陷:第一,他们怀有过多的悲情意识,因此不能客观理性地评价马列主义与共产主义在中国革命中的作用以及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也不能全面公正地认识与解释中国传统学术的缺陷以及西方新学的精华;第二,他们试图纯粹从中国文化传统中开出或转出原本没有或极其贫乏的资源(诸如民主政治、现代科学与知识论)的努力是事倍功半的,在理论上充满矛盾与困惑;第三,他们虽然有援西入儒的思考,但他们对西方民主、自由、人权、法治的根本精神的认识是不深刻的,例如牟宗三提出“本内圣开出新外王”的命题,仅从外王的制度之用去理解西方民主价值观,就反映了其固守传统不求变道的思想局限;第四,他们具有强烈的道统观念和卫道意识,缺乏新时代应有的博怀和融摄多元文化的气度,因而在理论上表现为相当程度的主观独断性和排他性。至于冯友兰的“新理学”,更是一个粗糙而非精密的、矛盾而非一贯的理论体系。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其人生遭遇了过多的政治运动和思想批判运动,因而干扰了他的“精神反思”,同时也由于冯氏在创建“新理学”过程中深受西方知识论和逻辑实证论的影响,过分注重了对理学概念的抽象分析而忽略了对儒学道德人文精神的阐发。因此,现代新儒学还只是应对型、精英型的,称不上是变革型、大众型的。当代新儒学的重建工作并不因为熊、牟、冯体系的完成而完结,而是任重道远,还须继续努力。

问6:中国会成为儒教国家吗?

现在所说的儒教,有两种涵义:一为“以儒为教”,这个“教”指教育、教化;二为奉儒学为宗教。这个“教”指。

《史记》、《汉书》里有“鲁人皆以儒教”之说,这里的儒教便是“以儒为教”之意。汉武帝时董仲舒提出以儒学“立教化,正万民”。隋唐以后所谓儒、释、道三教中的“儒教”,也都是“以儒为教”。近代中西文化交流日益密切,有人用西方宗教的标准来解释儒学,称儒学为“儒教”,“儒教”一词便有了宗教涵义。最早使儒教宗教化的人是维新派儒家康有为及其门生陈焕章等。康有为在之前就鼓吹建立孔教,在中华民国建立之后积极支持陈焕章等发起成立孔教会,亲自出任会长,並撰写了《以孔教为国教配天议》《孔教会序》等多篇文章,鼓吹以孔教为国教,尊孔子为教主。于是在当时形成了一股尊孔立教的思潮。这股思潮在新文化运动中受到严厉批判而走向衰落,直到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儒学复兴局面的出现,一些人再次鼓吹建立“儒教”教会,主张“以儒教为国教”,从而形成一股新儒教思潮。这股新儒教思潮的代表人物是蒋庆、康晓光、陈明等人,而以蒋庆最为著名。

那么,未来中国会以儒学为宗教、甚至可能成为儒教国家吗?愚以为不然,理由有四:

第一,儒学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道德人文主义哲学,是一种无神论、理性主义的学术,不具备类似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宗教有神论的基本特点。儒学尊崇孔、孟、荀、董、程、朱、陆、王等圣贤大儒,并非当作教主或主教,而是作为好人的榜样去学习、效法;

第二,中国历来是信仰多元化的社会,即便是以儒学为主导的君主专制社会,也没有建立起统一的国教,而是保持了儒释道三教互斥互补、和而不同的文化格局,何况在信仰自由、资讯现代化的当代中国,更不可能建立起一个各大族群、各种社群都一致信仰的“国教”;

第三,当代中国的思想文化格局是“一元主导,多元辅补”,起主导作用的意识形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起辅补作用的是儒学、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以及以民主、自由、科学、法治为诉求的新自由主义理论。这种多元文化共存并进的局面将会长期存在,因此不可能发展为以儒教为国教的一元信仰的宗教国家;

第四,加入全球化潮流的中国,儒学作为道德人文主义哲学可能在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升中华民族的道德人文素质方面发挥其重要作用,但不可能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各个领域包打天下。例如市场经济、自由竞争、法治社会等任务即非儒学所长,无须儒学去全面承担。

鉴此,儒学不可能起到国教的意识形态控制作用,中国也不会成为儒教国家。

问7:如何理解儒学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找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在1938年发表的《论新阶段》一文指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待解决的问题。”这是首次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问题,它在理论上是正确的,但在实践中却经历了许多曲折。

宏观地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一是“拿来主义”阶段(1917~1934),“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阶段主要是学习、传播马列主义,其“中国化”实践不免打上了教条主义烙印;二是思想为主导阶段(1935~1976),这个阶段的中国化实际上是马克思主义的法家化。列宁、斯大林的革命斗争哲学与中国法家的变革进取精神相结合焕发了巨大力量,指导中国共产党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但的“继续革命”理论与“尊法反儒”的文化路线导致了“”的十年浩劫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严重挫折;三是邓小平理论为主导阶段(1977~2001)。这个阶段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坚持实事求是、改革开放的务实路线,摈弃法家的思想专制与斗争哲学,儒家思想开始复苏并对主流意识形态产生积极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功;四是中国和平崛起、马克思主义儒家化的阶段(2002~)。这个阶段以中共十六大政治报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为起点,以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为国力标志、以2011年1月11日国家博物馆前竖立9.5米高的孔子铜像为文化标志,宣告中国进入了和平崛起、儒学复兴的新时代。在这个阶段,儒家思想中以德治国、小康大同、仁爱、和谐、礼义、诚信、孝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以民为本、和而不同等价值观念陆续融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儒学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作用显而易见。从一定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儒家化。儒学中丰富的道德人文主义思想资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精神的动力和智力支持。近年来,有人提出“警惕有人儒化马克思主义、儒化共产党的图谋”,其实是杞人忧天。试问:儒化马克思主义、儒化共产党有什么不好呢?如果当代共产党人能将传统儒学的思想精华吸收到马克思主义的肌体内,岂不是能更好地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吗?如果马克思主义的肌体因为受到儒学“坏水”的“侵蚀”而腐烂变质的话,那只能说明这个肌体太脆弱、太不堪一击了,那还谈什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呀!

问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吸收了儒学哪些思想资源?

中共十七大报告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口号是由邓小平首先提出的。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而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强调的是中国特色,即中国国情。这个国情特色首先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繁衍生息中形成的民族精神与文化特色。如果离开了中华民族的根本精神与文化特色,那么社会主义就只剩下空洞的理想与僵化的教条了。实际上,邓小平倡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多个方面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例如,“一国两制”的理论基础是“和而不同”;“三个代表”思想吸取了儒家的民本、仁政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精神是以人为本、实事求是、统筹兼顾,显然吸取了儒家民本、务实、和谐思想的智慧。特别是以“八荣八耻”为中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可以说是传统儒家核心价值观的现代扩充版(其“八荣”与传统儒家价值观的联系是:爱国尚忠、为民尚义、科学尚智、勤劳尚敬、团结尚和、诚实尚信、守法尚礼、奋斗尚强——合称“仁道”)。

从最高理想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吸取了儒家“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其实儒家的“大同”并非完全的同一,而是承认差别的“大和(太和)”,即最高境界的社会和谐。这同社会主义的最终理想——共产主义可谓“同归而殊途”。就治国策略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吸取了儒家“仁政”的思想资源,主张以德治国、依法治国,以建立和谐社会、和谐世界为目标。就个人修养而言,儒家讲求“修己以安百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也是现代社会领导者应该完成的人生任务。由此可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建构与儒家的价值观、人生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显然吸取了儒家自强不息、实事求是、知行合一、仁爱和谐、民本务实、天人合一、执两用中、诚信守礼等深刻的智慧。

问9:21世纪的儒家文化应该如何定位?其发展前景如何?

整个20世纪,从东西方文化的相互关系看,是西方文化向东方侵略、扩张、强行推销西方价值观的时代,也是东方文化对西方文化既反抗又学习、既拒斥又吸纳的时代。从世界整体形势看,20世纪可以说是西方文化占据主导地位或曰西风压倒东风的世纪。然而,到世纪交替之际,世界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方面是以美欧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经济增长的迟滞和社会弊端丛生,出现了社会危机、道德未及的迹象,另一方面则是作为东方文化代表的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崛起,似乎预示着东方文化的再度繁荣。于是有人便提出了“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21世纪将是中国与亚洲的世纪,是儒家文化占主导的世纪”,甚至还有“东风压倒西风”的乐观展望。这些说法过分夸大了中国和平崛起和儒家文化的影响与作用,反映了一种封闭式的文化一元论思想倾向。

在我看来,21世纪的世界文化格局,是多元文化竞争共存、互相融会沟通而非统一于一元的格局。在这个基本格局中,随着中国与东亚儒家文化圈经济实力的高速增长,儒家文化对于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也将日益为人们所认识。但是必须看到,经济的发展与文化影响的扩大并不都是同步前进的,在象中国这样在现代化进程中属于后进的地区,推动其经济社会发展的文化力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文化交互作用形成的合力,儒家文化仅仅是这股合力结构中的一股罢了。所以,我们应该给新世纪中的儒家文化以正确的定位,这个定位应当是:不为天下先,而只分一杯羹。即在世界多元文化结构中保持其道德人文主义的一元存在,而汇入于21世纪世界文化的主流之中。

但是,传统儒学必须作出根本性的改造和重建,才能胜任新世纪的主流文化角色。儒学改造、重建的基本任务是:摈弃那些不适应时代要求的旧式伦理道德(如“三纲”伦理、父权主义、繁琐礼仪),对核心价值观体系作出新的简择、诠释与重塑,着重阐扬“以人为本,以德为体,以和为贵”的道德人文主义精神,并创造性地吸收非儒学传统中那些能为儒学精神所包容的人文主义思想资源(如民主、人权、法治、博爱等价值观念),走一条“中学新用,西学儒用”的文化重建道路。传统儒家以“仁”为根本之道、以“义、礼、忠、信、和、敬”为常用大德的核心价值观体系,既具有东方文化的特色,又可以接纳和融合西方文化的民主博爱价值观,从而发展出一套面向生活实践的新体新用新儒学。只有经过对传统儒学的批判性继承、创造性重建,并且吸收非儒家文化的思想养料,儒学才有可能实现面向现代化、全球化的思想转型,才能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并立足于世界多元文化之林。

(本文作者为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兼任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暨学术委员、浙江省儒学学会常务副会长等职)

上一篇:戴季陶的三民主义观 下一篇:贵州省农艺作物的品种改良与农业发展(1938-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