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创新研究

时间:2022-10-24 05:36:55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创新研究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必须引起化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实践证明,从化学实验教学入手进行教学创新、研究与教学规律的创新模式,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学素养有助于.因此,广大化学教师需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提高自身素质,掌握科学教学方法,创新化学实验教学模式,在化学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促进学生化学成绩的提高以及科学素质的提升.

本文根据笔者多年教学实践及相关理论成果,拟从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教学模式等三方面来论述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创新的相关问题.

一、实验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

1.创新演示实验,激发创新意识

化学教师应当创新演示实验,使学生在掌握化学知识的同时,激发创新意识.如在演示浓硫酸溶于水的实验时,可以改成在带有胶头滴管的双孔橡皮塞的广口瓶里装水,右端连接装有水的U型管,然后通过滴管滴加浓硫酸,这样的实验创新之处在于,它摆脱了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的陈旧模式,且与物理知识结合,让学生开动了脑筋,在学科综合训练的模式下有更多收获.

2.创设自主探究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此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多创设一些自主探究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自行设计实验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再通过分析、实验、观察来解决问题.

3.积极开展家庭小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家庭小实验简单易行,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及分析问题的能力,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有着积极的意义.因此,教师应当在平时要求并督促学生开展一些自制简易净水器等家庭小实验,提供一些必要的药品或仪器,甚至可开放实验室让学生做部分家庭小实验.

二、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1.激发学生创新欲望

教师应当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创新欲望,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例如,在讲“二氧化碳的性质”时,教师可拿出一瓶内有二氧化碳的饮料,连向学生发出三问:你怎么能确定其中溶有二氧化碳呢?由饮料你还能想到什么?如何用实验证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用了很多方法,最终达到一致意见:取两瓶内盛等量水的塑料瓶,一瓶中充入二氧化碳,另一瓶中冲入空气,充分振荡,观察两瓶中的现象,从而得出结论.

2.给学生创新思维提供支架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为了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目的,教师要避免大包大办,传授知识的同时再给学生提供一个支架,使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锻炼,使学生能将已有的知识顺着支架编织成知识网,自主学习.

3.提高探究创新能力

实验教学的另一个重点内容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不能仅仅让学生简单机械地重复课本中原有的实验,教师要根据实验室既有的器材,对实验提出新的要求,引导学生大胆探究,设计实验完善方案.

三、创新化学实验教学模式

1. 创新实验教学的内容和形式

初中化学难度中等,程度较好的学生大致根据书本就能理解相关知识,因此,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教师必须对实验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创新.

2 创新实验教学的主体

化学实验教学中要避免学生远离充当看客,只是教师一人唱独角戏的局面出现.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是课堂的主角,是实验教学的主体,要让学生最大程度地动手做实验,“手脑并用”使创新能力得到提高.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一些实验进行大胆改进创新.

对教材中出现的选做实验,如木炭、活性炭的吸附性实验等,教师均可提出具体要求,让学生自己探究完成,必要时给予精心指导.通过学生自己的亲身实践,不仅能让他们收获了相应的化学知识,还可以保护学生创新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通过实验教学主体的创新,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学好化学的信心,同时可以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主要的是让学生创新能力得到较好的磨练.

总之,创新化学实验教学是化学课堂改革的重要内容,而化学实验教学的创新又极为重要,这是学生培养动手能力与思维能力的重要平台.从化学实验教学入手进行教学创新、研究与教学规律相符合的创新模式,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学素养.因此,广大化学教师需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提高自身素质,创新化学实验教学模式,在化学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促进学生化学成绩的提高以及科学素质的提升.

上一篇:初中科学“阅读材料”教学策略 下一篇:化学教学中开展实验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