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中求生存 创造中求发展

时间:2022-10-24 05:16:17

特色中求生存 创造中求发展

摘要:学校要生存、要发展,必须从“弘扬传统,创特色;扭转弱势,创声誉”的办学思想定位入手,寻求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之路。

关键词:学校的发展;创特色;创品牌;需名师

在学生、家长择校热的今天,我们长白山教育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学校各项工作定位要准,措施要新,落实要狠,成效要大。从不断发展中总结经验、教训,即学校的发展一定要走自己的路。励精图治、艰苦创业,学校的各项事业才会得到发展。辖区现实情况表明:生源质量偏低、教师年龄偏大、骨干教师偏少、教学设施设备相对落后等,仍然制约着学校的发展。

一、特色兴校

特色办学作为学校教育的工作思路和追求,也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德育是学校工作永恒的主题,针对各校生源质量比较差的现实,必须把德育工作作为突破口,凸显学校的办学特色。

对“差生”特点进行具体的分析,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并非“差”在智力上,而是学习上缺乏毅力,行为上缺乏自律,心理上缺乏自信。因此,学校要把德育工作进行具体定位:从学生心理转化入手,以养成教育为主线,树立“尊重的情感教育”的工作理念。确立“养成+体验”的德育工作模式,以多种活动为载体,把这种理念、模式贯穿于德育工作的各个环节,打造四种德育工作特色。

1.尊重教育特色

实施尊重教育应体现在尊重学生的差异及人格上。学困生普遍存在的现象是轻学、厌学甚至弃学,因此,唯有尊重教育在学困生转化中具有实效性。

在实施尊重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应坚持四字方针:即“四不”“四多”“四个一”和“四维评价”。“四不”即不歧视,不轻视,不嫌弃,不放弃;“四多”即多关心,多家访,多鼓励,多帮助;“四个一”即一天一句鼓励的话,一周一次耐心的谈话,一个月一次真诚的家访,一学期一次全方位的评价;“四维评价”即学生自评、互评,家长评,老师评,让学生在评价中认识自我,定位自我,反省自我,提升自我。

2.全员养成教育特色

所谓的全员养成教育就是每个教师、每个学生都是养成教育的对象,做到人人养成,时时养成,处处养成。养成教育的内容不仅是良好行为的养成,还应是文化素养与追求的养成。教师不仅是养成教育的实施者,更是示范者与引领者,使教师、学生达到一种共同的行为追求,如,礼貌待人、举止文雅、张弛有度。养成教育要常抓不懈方能实现。

3.校园文化特色

学校师生外在的行为习惯可以规范,但师生的精神追求、主动发展意识等更高的文化素养还要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来培育。

学校校园文化应确立明确的主题。每个人都有对成功的追求和欲望,没有自信心的人如断翅的小鸟,是不会插上腾飞的翅膀的。学校要在转化学生规范养成的同时,营造体验成功的平台,为学生创设多方位表现自己的舞台。这种“体验教育”不仅能全方位地提升学生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改变学生的心理状态:由消极到积极、由被动变主动、由体验到追求。

学校从以上三个方面着力打造德育工作特色,凸显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使学生的心真正活起来,校园真正活起来,使学校迸发出了勃勃生机。

二、品牌立校

欲腾飞,先展翅。努力打出两张品牌——管理与质量,让它成为学校腾飞的双翼。学校的管理要让社会、学生、家长认可,仅有制度管理是不够的,要将制度管理向文化管理转化。追求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等校园文化的创建与整合,塑造一种团队精神,实施“制度制约+人文关怀”的基本模式。

在管理中,制度是不可缺少的,用制度规范管理,要做到制度体系完善化,制度执行层次化,制度目标养成化,制度评价激励化。管理的更高境界是充满人文关怀、达到和谐管理,充满人文关怀的和谐校园最具有凝聚力。在和谐管理中要抓住:“乐岗、超越、快乐、参与”八个字,提高教师对学校的热爱度和认可度。参与既使教师树立了主人翁的态度,培养了参与精神,决策能力,又激发了教师对工作的热情。

三、名师强校

名师铸名校。学校要想加快名师培养的步伐,应从三个方面强化名师的培养:一是培养、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的纳新与运用能力,二是塑造教师的课堂教学特色风格的形成,三是激发教师主动发展的热情意愿,努力通过各种途径为教师的成长创设舞台,铺路子,搭梯子,给位子,增加教师进修学习的资金投入,提升学校教师的整体素质,打造“形象一流、师德一流、业务一流、创造一流”的教师队伍。

(作者单位 吉林省长白山保护开区管理委员会

教育局)

上一篇:关于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管理的研究 下一篇:班级目标管理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