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流行音乐中的“中国风”

时间:2022-10-24 03:31:45

当今流行音乐中的“中国风”

摘要:中国是一个拥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文化底蕴深厚。随着世界一体化的发展,中西文化交流日益加深,中国的文化与西方文化产生了许多碰撞与交流,受这种趋势的影响,流行乐坛中也有很多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文化的元素在不断碰撞并磨合,在这个磨合的过程中也得到了大众的认可。中国许多传统的元素重新得到重视,用流行的手段对传统的艺术进行新的包装与演绎,使其以一种崭新的却又并不陌生的面貌呈现在我们的面前,获得惊艳的效果。

关键词:中国风;流行歌曲;民族元素

一、“中国风”

“中国风”的“风”,我们可以组词成风格、风韵、风采,也可以组成风行等,由字面的意思,就是带有中国风格、风韵的风行起来的一种流行趋势。

在这个网络化的时代,当我们在网上检索“中国风”这一词的时候,会发现不光是流行歌曲,许多其他行业也涉及到了“中国风”这一概念,比如服装设计、影视、建筑等等,这些行业也尝试着将中国民族的元素融入到他们各自行业的设计之中,使中国传统的民族元素以一种创新的方式、崭新的面貌出现在我们眼前,并得到大众的认可,成为社会生活的主流。受到这种趋势的影响,流行歌曲中“中国风”的出现也可以说有其必然性。

著名音乐制作人黄晓亮曾经给“中国风”下过这样一个定义:“中国风就是三古三新(古辞赋、古文化、古旋律、新唱法、新编曲、新概念)结合的中国独特乐种。歌词具有中国文化内涵,使用新派唱法和编曲技巧烘托歌曲氛围,歌曲以怀旧的中国背景与现代节奏的结合,产生含蓄、忧愁、幽雅、轻快等歌曲风格,中国风分纯粹中国风和近中国风两种。

网络中更为具体的解释为:古文化指的是取材于中国传统民间故事;古旋律指借鉴中国传统戏曲或是民乐曲;新编曲指的是在作品配器中加入传统民族乐器;新唱法主要是提倡采用西方各种风格的流行音乐唱法尤其是借鉴R&B音乐的唱法;新概念则指的是在作品中添加入除了音乐之外的可以表现民族文化一种包装手法,例如在作品专辑封面中添加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图案等。

周杰伦2003年发行的专辑《叶惠美》中,一首具有民族意味的歌曲《东风破》,向人们展示了流行音乐与民族传统文化元素相结合而产生的巨大魅力。接下来,周杰伦在之后发行的每张专辑中都会至少加入一首“中国风”的作品,从而形成了属于自己的“中国风”音乐风格。

2004年底,王力宏推出了他采风归来后的专辑《心中的日月》,该专辑一经发行便大获成功。“心中的日月”在藏族的解释为“香格里拉”,在藏语方言中是“人间仙境”的意思。这首歌的结构是完全的中国民族调式,被乐评人戏称为“新民歌”。

2006年可以说是“中国风”风格音乐层出不穷的一年,内地涌现出一大批创作和演唱“中国风”音乐的青年流行歌手,而这种风格也被大众所接受和喜爱。

二、“中国风”歌曲的社会影响

(一)对传统文化的弘扬

目前大多数人对于现在刮起的这股“中国风”持赞成欢迎的态度,认为这是一次民族元素与流行元素融合的积极探索。那么这股风潮的兴起,到底是民族元素的复苏还是流行音乐的再次兴盛呢?其实我个人认为,只要得到大众认可的音乐就是成功的音乐。普列汉诺夫认为:一定时期的艺术作品中都表现着社会文化心理。社会文化心理是经过历史遗传积淀下来的传统的思维模式、生活经验、审美心理等原始心理印迹的集合,在人们的审美领域和文化选择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国风”歌曲带给我们一种全新的感受,让我们惊叹于古老文化与现代音乐的完美结合,它唤醒了我们对传统的怀念与重视,使大众在心灵上与民族文化产生共鸣,满足了大众的社会文化心理需求,从而获得认可和支持。另一方面,现在更多优秀“中国风”音乐作品的出现,也将中国传统的文化展现给世界,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吸引着各国的人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使束之高阁的传统文化再次绽放异彩。

(二)底蕴不足导致文化谬误

一些对“中国风”现象持异议的观点主要认为“中国风”流行歌曲的创作带有明显的商业动机,传统元素在其中的运用只是一个讨好大众的手段,“中国风”之中的民族元素与中国传统的文化元素相比较而言不够正宗,远没有传统的东西具有吸引力,有些创作中出现的谬误可能会产生一些不良的引导作用。

周杰伦的《青花瓷》近些年来受到不少年轻人的喜爱,但著名收藏家、鉴定家马未都却指出歌词中有两处错误,其中一处错误堪称“谬误”。这首《青花瓷》,马未都认为其中谬误最重的一句是“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他解释说:青花瓷自诞生之时便迅速成为中国瓷器的霸主,七百年来无人撼动。可瓶底从未书写过汉隶,仅在明崇祯一朝某些青花器身偶写过隶书,显然写词者并不太懂瓷器。另一处错误则是那句“临摹宋体落款时却惦记着你”。马未都解释说,这句歌词的错误之处在于“宋体落款仅见康雍乾三朝珐琅彩瓷器,而青花瓷器中未见过。”当然,方文山虽然贯通古今诗词,但依旧不是青花瓷收藏鉴定方面的专家,出现这种错误应当可以理解,毕竟歌词属于艺术创作,从某种层面来说,艺术创作不可能与生活、历史完全一致。这种中国文化与文学的谬误,不仅对文化传播也对社会产生了不良影响。

流行音乐在传播技术、传播途径飞速发展的今天也成为弘扬传统文化一个非常重要的媒介,“中国风”音乐让大众了解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但其娱乐属性注定了其非专业性,因此其中的一些疏忽造成了大众对中国文化的认识有失偏颇。特别是年轻群体本身对“中国风”音乐推崇备至,很可能因此以讹传讹扩大了错误文化的传播范围,进而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正常传播,这已经演变为一种严重的社会文化问题。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流行音乐只能作为弘扬传统文化的渠道之一,而不能因此就将弘扬传统文化的重任全部依附流行歌曲。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在如何看待中国风这个问题上,一方面我们看到了“中国风”对文化传播的正面影响,另一方面,文化谬误也令我们担忧其对整个文化传播带来的不良后果,“中国风”歌曲的双向效应,需要我们提高警惕。这些要求着我们更要注重传统文化的学习,结合音乐这个精神文明的载体,利用现代传媒的力量,将我国的历史文化继承和传播的更为广泛和具体。

上一篇:歌唱发声中的几个对立统一问题 下一篇:关于中国现代钢琴音乐发展的美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