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发展 提高语文素养

时间:2022-10-24 01:03:18

关注学生发展 提高语文素养

【摘要】如今,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难以适应学生高素质发展的需求。阅读能力的提高对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无疑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分析了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教师所需要进行的包含四个方面的努力。

【关键词】语文素养 课外阅读 阅读方法 阅读兴趣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09(a)—0069—01

“树立大语文观,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是当今语文教育的一大紧要问题。未来的社会需要高素质的人才,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确实已难以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民族文化博大精深,因而,教师一定要有意识地大量引入洋溢着浓厚人文精神的优秀课外作品,作为语文课堂的延伸,使学生徜徉在的民族文化之中,滋养他们的精神家园,最终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阅读能力的提高,对于学生获取多元信息、进行终身学习、不断完善自我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因此,进行广泛深入的课外阅读,正是让我们的学生突破语文课堂的限制,认识缤纷世界和融入多彩时代的重要途径。

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应着重做好以下几件事:

1、帮助学生选择适合他们的课外读物

读什么样的作品就如向学生推荐什么样的朋友。教师要做个有心人,及时向学生推荐适合他们的课外读物。在选择优秀作品的前提下,尽可能选一些有趣味的、有吸引力、和教材内容有关联的、适合学生年龄段学习的作品。选取阅读材料,应着眼于学生兴趣的培养和视野的拓宽,面要广、量要大、选要精,采用民主讨论等形式进行调查摸底,尽可能将符合学生心智特点的课外读物推荐给学生,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进而交给学生打开阅读之门的钥匙,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可从以下几点人手:

1.1 找到课文内容的结合点,恰当地向外延伸

在学习节选自某些名著的课文内容时,由于篇幅有限,学生总是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对课文以外的东西有着非常强烈的求知欲。此时,教师就应该恰到好处地向学生推荐与其相关的课外读物。如,教师可引导学生在课外读一读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学生就会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中,更深刻地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既解决了心中的疑问,又能再一次领略鲁迅这位文学大师的语言风格,说不定哪位同学就对鲁迅先生的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2 搜索经典之作,丰富学生的课外读物

在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中,编写者开列了一个课外名著的必读书目,人民文学出版社选择其中26部文质兼美的古今中外的名著,出版了首套丛书,非常适合中小学生课外自读。除此之外,一些经典性的外国作品也应该在学生课外阅读的视线之中,如《希腊神话故事》、《木偶奇遇记》、《大草原上的小屋》、《爱的教育》、《王子与贫儿》,等等。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有的学生阅读水平提高很快,在小学高年级时就要及早向他们推荐适合中学生阅读的一些作品,使这些学生得到丰富的精神食粮。教师要当有心人,及时搜索相关信息,推荐优秀读物。大量的课外阅读,是学生学好语文、熟练运用语言的必由之路。

2、教给学生阅读方法,以求最佳阅读效果

2.1 课外阅读,遵循其内在的规律

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心智活动,是一种个体的情感体验,是学生展示自己丰富个性的过程,所以对于阅读的指导者教师来说,应该让学生在大量的课外阅读中掌握阅读的一般要领一一整体把握,进而找到适合于个体的阅读方法,以求得最佳的阅读效果。

2.2 阅读有精读和略读两种基本形式

根据读物的不同性质,应采取不同的形式。清代学者唐彪说:“有当读之书,有当熟读之书;有当看之书,有当再三细看之书;有当必备以资查考之书。”即所谓精读和略读。这两种基本方式,需要教师做出各自不同的指导。另外,不同阅读者具体情况各不相同,结合个人实际,读法完全可以因人而异,灵活自助。

2.3 读书方法不强求一律

可向学生介绍几种读书方法,比如自己的书可以采取圈点、评注法;而借来的书,可以采取摘抄法;可以是略读,可以是详读,甚至可以用写读后感、读书笔记的方法来促进读书。每个同学都可以有自己特有的读书法,可在班级里组织学习交流方面的主题班会,每有好的读书方法,就向同学们介绍。读书的氛围形成了,这就是最好的读书方法。

3、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形成阅读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产生阅读的内部动力,才能开发心智,主动去了解、研究,在了解和研究的过程中,渐渐培养学习的持久性,提高自学能力。特别是对于那些初学阅读的学生来说,教师应该成功地激发他们的阅读动机,使他们在头脑中将阅读与乐趣相联系。那么如何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呢?除了上述的以课文为桥梁,引导学生跨进传统文化的殿堂和向学生推荐优秀的文学作品来引起学生读书的欲望,我们还常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学生简介要读的文章内容,以激发其阅读兴趣,也常利用故事中精彩、紧张、感人的情节创设悬念,让学生产生寻根究底的好奇心,以此激趣。总之,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目的是让学生养成每天坚持阅读的习惯,把阅读当成伴随自己一生的伙伴。

4、保证学生的阅读时间和阅读场所

在学校,最好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固定的阅读时间,如下午的某一节课或中午的闲暇时间,这样既可以保证并满足学生读书的愿望,又可以带动那些读不进去书的学生,使他们也能从读书中找到一份快乐。在学校,最好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好的阅读场所,如,阅览室可每天向学生开放,这样有助于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进行阅读,从而使学生感到阅读是一种神圣而又充满魅力的行为。校内带动校外,学生在校内读书读出了兴趣,就会有意犹未尽的感觉,势必会把读书的行动带到家里,从而使学生把读书当成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件事情,达到欲罢不能的境界。此外,还要引导学生深入社会生活,借助多种媒体,沟通其他学科,实现课外阅读的综合效应。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为了让我们的学生在书的海洋中畅游,为了让他们在知识的滋润下成长,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课外阅读的地位和作用,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将阅读贯穿于学生学习生活的始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做些实实在在的工作,使我们的学生尽早拥有步入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所必需的通行证。

上一篇:中学数学课堂教学高效性初探 下一篇:如何制定小学数学“过程”与“方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