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制定小学数学“过程”与“方法”目标

时间:2022-07-16 05:52:27

如何制定小学数学“过程”与“方法”目标

【摘要】“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是新时期教育改革的产物,也是三维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的概述,也是对学生学习能力发展的总结。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也应该提高对“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的重视,积极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学习情况,制定适宜的“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从而知道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数学学习效果的提高。但是,在实际教学目标的制定中,小学数学教师常常会忽视“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的制定,本文将着重探讨这个问题,希望能够引起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与重视。

【关键词】小学数学;“过程”与“方法”目标;制定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09(a)—0121—01

随着教育事业的改革,不仅教学方法得到了有效的创新,而且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也有一定的突破。教育工作者结合新时期教学发展以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提出三维教学目标,即知识与能力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实现以三个教学目标对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在此,本文主要针对小学数学教学目标进行探讨,分析“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的制定方法,以供相关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参考。

1、小学数学“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制定中的问题

(1)小学数学“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即是教师对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的思考,这种思考是以教师为主体的,并不能代表学生。但是,一些教师对思考主体的认识不足,忽视了学生的思考过程,混淆了教学过程与方法、学习过程与方法两个概念,这对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是不利的;(2)小学数学教学目标的制定,应该讲究针对性与明确性。但是一些小学数学在制定“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时,为了体现教学的丰富性,而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导致教学过程缺乏针对性,在实践教学中,也将凸显课堂教学的无序性,不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3)制定“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是为了课堂教学服务的,所以必须与教学内容相联系。但是,一些小学数学教师在制定“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时,未从多方面考虑教学方法的有效性、适宜性与全面性,从而导致一些教学方法出现笼统、空泛的问题,根本不能有地实施到课堂教学中,造成课堂教学的平板、单调、枯燥,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制定小学数学“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的方法

在小学数学教学目标的制定中,教师必须认识到过程与方法、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者是指教学问题的三个层面,而“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也是极其重要的。所以,教师必须将“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与其他目标相结合,并深入分析教学内容,以有效性、能动性、实践性为原则,制定适宜的“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从而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

(1)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因此,在制定“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时,教师就应该将学生的主体性考虑进去,将师生共同作为“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的实施主体,重组教学内容,从教学重点与难点上找教学目标制定的切入点,从而引导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进行有效互动,促进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另外,教师还需要考虑“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的启发性,即是将带有启发性的问题融入教学过程中,从而使学生在主动学习的同时得到思维的启发,以便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2)讲究针对性与明确性。教学方法是教师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关键途径。为了更好地提高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效果,小学数学教师必须针对教学内容,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并明确教学方法运用的目的,指导教学方法运用的过程。同时,教师还需要善于总结教学内容中的闪光点,并据此引导学生质疑、思考、练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方法运用的有效性,营造高效课堂。

(3)处理好教学目标与教学效果的关系。教师制定教学目标是为了规范课堂教学,尤其是“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有序进行的关键,也是课堂教学效果提高的保障。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处理好教学目标与教学效果之间的关系。在教学准备过程中,就对教学效果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从而为“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的完成奠定基础,也为纠正效果偏差、整合教学重难点提供参考。

(4)重视教学目标的整体性与全面性。小学数学的“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并不是仅仅是针对某一节课堂教学内容制定的,教师应该结合教材,全面考虑教学内容的整体性,并将这种整体性运用到教学目标的制定中,从而使“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更加完整。另外,“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以及知识与能力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三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因此,教师还需要结合两外两种教学目标,从各个方法综合思考,以便提高“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的质量。

3、结语

总而言之,“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小学数学准备工作中最为重要的一项,“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制定效果,直接影响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必须提高重视,积极探讨教材内容,并深入思考“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抓住教与学的起点,并将各项教学方法落实到教学过程中,从而使教学目标富有深度、启发性、能动性,进而为促进学生数学知识框架的构建、数学能力的提高奠定坚实基础。

上一篇:关注学生发展 提高语文素养 下一篇:你快乐,我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