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之思:汉调桄桄的传统伦理诉求

时间:2022-10-24 12:36:44

儒道之思:汉调桄桄的传统伦理诉求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伦理诉求一直被忽略,汉调桄桄作为中国汉中地区的传统戏剧,与人民群众的生活紧密联系。它所体现的儒道伦理思想可谓是中华传统文化凝结出的明珠,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既有助于体认当中深厚的伦理底蕴,还有助于更加理性与全面地保护汉调桄桄这一传统戏剧。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汉调桄桄;儒家;道家;传统伦理

文章编号:978-7-80712-402-3(2011)05-013-03

一、背景

“汉中文化承载着衔接黄河中下游地区中原文明和长江上游地区巴蜀文明的责任,又在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过程中形成了既不完全模仿中原文化,也不照搬巴蜀文化的区域性文化特征。”汉中文化在长期的发展中,创造了极其宝贵的民间文化财富,蕴藏着大量的文化遗产,这些遗产共同构成该地人民精神情感、个性特征、凝聚力和亲和力的重要载体。其中的民间戏曲――汉调桄桄――于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汉调桄桄传统剧目部分是由秦腔、汉调二黄和川剧移植而来,部分是根据当地民间传说故事为模板进行艺术提炼与创作。它所依附的民俗活动,不仅为民众生活提供娱乐欣赏,更深层次则是通过念、唱、做、打等戏剧要素体现传统的伦理诉求。本文由于篇幅有限,仅对汉调桄桄戏词做以词义研究。一方面,儒家表现最为突出的便是忠恕之道,主要表现在两个基本方面,自律与宽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便是一种消极的忠恕之道,因它仅是用严格的命令式规训限制行动,强调一种行为人的自觉与自律。其次,积极的忠恕之道则凸显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是通过消极来塑造个人的道德典范,以这一典范来推广自由理想的实施并获得积极的人生与社会发展道路。另一方面,对儒家思想又未完全照搬,在当地常见的仍然是小国寡民生活模式。再加汉调桄桄初期是民间的广场艺术,相应的“不在庙堂之上,而在山野之间”的道家思想有很大影响力,不可避免的汉调桄桄也吸收了其中的伦理观来融入戏剧。道家伦理观在汉调桄桄中凸显了守时待势与为而弗争的处世态度。

二、自律精神

忠恕之道首先要求的是一种自律精神,后人将“忠”阐释为“尽己”之意。欲“尽己”则必先自戒,“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汉班超》剧中,班超随军出征,唱到:“班超两眼泪悲伤,每日思想老亲娘;母在家中倚门望,儿在外边痛肝肠。昨日军阵打胜仗,为的是尽忠把名扬}若能堂前常来往,忠孝二字两相当。儿在小营乱思想,娘盼儿来儿想娘。”班超在军帐中思念母亲,却明确自己作为一名将士,仍需恪守职责为国家守卫疆土。待到西域单于兵败期颐用计策反班超背汉入赘为驸马,剧中先以班超的话彰显月花貌美,“左看左-风流,右看右有情,对面睁眼看,嫦娥下九重”。虽为小将仍不为名色所动,断然拒绝投敌要求。而随后中郎将李义暗害班超不成,逃回京城诬陷班超,使得汉和帝下旨满门抄斩。其母贾夫人唱骂道:“班超儿投西番自保不死,全不想年迈母结发荆妻;你今日得安然西方胡地,举家人反做了罪犯叛逆。”潜台词谴责世间“巧言令色足恭”的小人。班超历经波折都未曾动摇其保家卫国的信念,终破番军大阵,凯旋班师,小人李义最终受惩。另一剧目《血诏带》中御医吉平奉诏伐曹,医病时下毒刺杀曹操。张辽让吉平为曹操尝药,吉问:“他非我君,我非他臣;他非我父,我非他子,我岂能为他尝药?”而后形迹败露吉平被捕,在严刑拷打之下,仍旧忠心不死未曾透漏一同讨逆之人,在临死前骂出曹操有违纲常的罪行。充分凸显了儒家纲常等级之分,曹操作为臣子不能遵守义理,在汉献帝“君使臣以礼”的情况下,未能达到“臣事君以忠”的标准。而御医吉平虽因其“忠君”丧命,但在戏剧中还是获得了“大义”。彰显了为父当慈,为子当孝,为臣当忠,为夫妇当别,为兄弟当友,为少者当敬长,为朋友当有信,随事各得其当的道德典范。

同时,自律并非针对臣子而言,君主也应有其德性。领袖只有坚持其王道、推行仁政才能平治天下,只有其国君以身作则,起到他应有的作用,成为全国学习的榜样。这种君主才能称之为一国之“纲”。然而,《进骊姬》的晋献公、《进西施》的吴王和《黄金台》齐闵王三剧虽时代背景不同。可是都君主无道,骄奢淫逸,导致奸佞当道,忠臣遁走,“齐闵王登极来天下大乱,朝宠起邹娘娘苦害忠贤,田大人保幼主天下逃难”。在此已有“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过仁。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的观念。

三、宽容待人

宽容作为一种德性,是指在处理任何事物过程中都能做到以直抱怨,严以律己,宽以待人。《鸡呜山》杨洪其父因奸臣严嵩所害,带兵反京城据于鸡鸣山・在山中还是向二子传输了一种“一朝但得君恩重,双手拨乱满天星”的忠君思想。而杨在得知番王有意以铁弓挑起战事,他从国家大局出发仍派其子杨龙去扶助朝廷,力开铁弓震慑住各路番王。并且在与徐赞的对话中借韩信的结局反驳所谓的愚忠,“九月十三韩信丧,天降鹅毛下霖霜;平川一带民落泪,保国忠良无下场;这是兵来那是将,尽是臣忠君无良”。作为君子坦率将心中担心流露,向徐赞提出了保杨龙安全的要求。以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对儒家“五常”进行阐述,“五常来不是别的,温良恭谦让,梅鹿敬重者仁也,羔羊报本者义也,孤儿出番者礼也,乌鸦反哺者智也,鸡司晨鸣者信也。”《二天门》中张巧英以婚配杨宗保为条件帮忙寻刀,婚成刀得后宗保反因惧其父怪罪杀了张巧英,张奎尘大闹辕门为女索命,最终因众人劝说宽恕其罪,杨宗保父亲夸道“好一个聪敏的老百姓,三番四次说一人;为活的不把死的为”。诚如荀子所言:“贤而能容罢,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国人关于性善论的心理需要促使汉调桄桄戏剧的结局大多以喜剧收场。儒家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只要通过自身努力与外在宽容,必能达尧舜之德行。把属于道德领域中的概念“仁”引伸到国家管理领域,通过管理者道德人格榜样力量的引导使社会达到理想之境。是故冯友兰说:“仁者,即人之性情之真的及合礼的流露,而即本同情心以推己及人者也。”简而言之,汉调桄桄通过戏剧形式阐释了儒家对君子的论述:“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四、神秘主义

儒家大致上是从追求个人身心和谐,向外发展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道家则是从体认自然的和谐引出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老子认为“道”本身是一种虚静的状态,因“道”为万物之本源,道生万物,则万物要纯任自然状态,以自然的状态达到“虚静”,只有能够达到“虚静”才能掌握宇宙一切的“道”。而道家的法术之说寻求的亦是期望推算出命运,是故老

子日:“不出户,知天下;不髓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二天门》里穆桂英在杨宗保寻刀前便提醒“命犯红鸾天喜幸,勾绞星打搅你事不成。找刀奔往北国地,莫要提刀乱杀人。但若听了妻的话,我保你找刀稳太平;若还不听为妻话,回朝必要遭凶险。”虽有穆桂英的事前提醒,杨宗保却在随后的寻刀路程中次次应验。道教法术,便是道教中最为神秘的一部分,它可以说是中国神秘主义的代表。剧目《太和城》中两军交战法术成为胜负关键,它可以直接呼风唤雨左右战事。道教的南宗五祖白玉蟾曾对法有明确的界定:“法也者,可以盗天地之机,穷鬼神之理,可以助国安民,济生度死,本出乎道。道不可离法,法不可离道。道法相符,可以济世。”《索洛镜》作为神话剧目更为神秘,以艺术形式将神仙与人融合,万般劫难终究是早已由上天断定的磨练,无法挣脱与更改。道教法术的前提为相信有鬼神、超自然力量的存在,相信有掌握这些超自然力量的方法。中国的民众不像欧洲人单纯崇敬神灵,而是向来对神灵具有功利性的态度,一方面畏惧神灵、祭祀神灵,另一方面又期于控制神明为自己服务。法术的最终目的便是借助种种神秘手段来提升人现实的、自然的与社会的能力,突破现有生存环境的局限性,帮助人民克服生活中的困难与障碍。

五、为而弗争

汉调桄桄传统戏剧中兴废争战的故事或为抵御外族侵略,或为对内铲除奸邪,鲜有主动攻略他国的剧目。“弗争”并非任用奸佞坐以待毙,而是御敌守土安民之本。在充分认识天道对人本身的既有安排,缓和国家内外力量之间矛盾的同时,不妄图凭借一时的外界条件超越自身界限去要求更多非分之想,人的异化由此便形成。而一旦为功名利禄所累,那么不仅伤害自己或他人的生命,还会丧失自身作为人的淳朴天性,反受依靠之物的制约落得惨淡收场。道家这一反对异化、追求主体性自由的思想。充分昭示了人道主义向度,对社会民众提升道德境界、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规避异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汉班超》中李义窥见美人图,痴心妄想投奔西域单于入赘为驸马,暗思“不免得图留下,与他个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前去成此好事”。李义利用各种阴险手段暗害班超,无法正确回归正道,最终被查明入狱,落得人头落地的下场。道家既非主张积极出世,亦非要求逃避隐遁,它更注重当世的生活,追求的是在纷繁的乱世当中寻求安身立命之法。老子的理想社会状态为“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状态。道家虽贵柔,认为“坚强处下,柔弱处上”,却不是为柔而柔,而是要用柔弱去战胜刚强。世间最明显的例子便是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者莫之能胜”。如何不在被动顺从于外在力量的同时又能获得精神层面的自由状态,是道家为而弗争原则的目的。达到这一目的后,再反身去从精神层面出发。由主体的能动性对外部物质之间的矛盾进行缓和,来获得人与自然的自如、吻合,以求对宿命的突破。

结语

汉调桄桄不仅是具有独特地域的文化现象,更是一种民众喜闻乐见的娱乐活动。汉调桄桄出现上述儒道两家伦理观的诉求,既有其历史原因又存在着社会经济发展因素。汉调桄桄作为一种声口相传的早期广场演出艺术,通过移植、独创与细化剧目,将一场场戏剧形式简洁明了地展现在世人面前,达到了它辅助社会教育、启迪民治、移风易俗的诉求。可以说,汉调桄桄是陕南民间艺术和民俗活动在传统伦理诉求上所凝结的结晶,承载着汉中民间生活中普遍重视的精神需要。汉调桄桄具有强烈的历史传承性与相对的稳定性,其中宣扬的伦理观虽有不足、陈规陋习与封建残留,然而,现今更需要赋予其时代特征,剥除杂质,弘扬精华。

上一篇:浅谈《道德经》与个人修养 下一篇:浅谈“被精神病”人员的权利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