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高血压病防治工作体会

时间:2022-10-24 12:17:43

社区高血压病防治工作体会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国人的高血压患病率逐年上升,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所以,高血压病的群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近两年我社区开展了高血压的社区管理、宣传、防治工作。但由于社区内高血压患者多,仅靠擅长内科的社区医生、社区护士管理难以达到预期目的。今年以来我中心调整策略,将社区内高血压患者,按居委划分,依据患者多少派出高血压管理团队,团队成员由全科医生,全科护士以及医技人员组成。每个居委高血压患者有五六百到近千人。采取以居民小组为单位落实到以全科医师为主的,由全科护士和医技人员组成的多个责任医师小组。1个居委由1名高年资的内科医师负责。每周有固定时间在居委固定地点测血压,宣传高血压病的防治知识。

总结1年来工作效果,确实落实管理的情况各不相同。最大的难点在患者的依从性不高,由于先期的工作入点不同,各居委高血压患者能定期到测量点测血压的人数明显不同。为提高高血压社区管理的效果,达到防治高血压并发症,提高人群生活质量的目的,现将1年的工作总结、归纳,为以后提高工作效率提供依据。

组织发动工作

社区医生进社区参与高血压的管理是一新鲜事物,居民不了解,不理解,也不信任,持怀疑态度。这需要社居委的支持,配合,帮助社区医生扩大影响,取得居民的理解和信任。刚开始时需要居委通过居民小组长把我们社区医生介绍给居民。把社区医生进社区开展高血压防治工作的目的和意义告知居民。当社区居民充分了解了社区医生的工作是为了社区居民的身体健康时,我想也就能得到居民的理解和信任了。

社区医生自身水平的提高

进社区的全科医生及医技人员,应注重知识的更新,熟练掌握高血压病的相关知识,尤其是与高血压发病相关的生活常识及高血压病的危害,在监测血压同时能一对一的宣教到位,提高人群对高血压病危害的认识。这样可以更有效地阻止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

工作应连续、守信

目前我们参与高血病管理工作的团队都不是专职的。进社区防治高血压只是我们工作的一部分,我们应合理安排工作,对与居民约定的测血压时间应相对固定,持之以恒。随着时间的推移,社区医生的影响也自然能扩大,也就更能获得居民的理解和配合。也能更有效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一年的工作确实证实了这一点。

完善管理的办法

我们监管的高血压患者,有的仍在工作,或在监测日有事未按时测血压。对这类对象,我们鼓励他们自购血压计,并教会他们使用。再采用电话沟通的形式达到监管的目的。刚开始时,由于居民不理解,电话中不配合,甚至被语言中伤的事时有发生。我们本着诚信为民的态度,不带任何功利目的的一遍一遍宣传高血压的防治常识,经过一段时间后,终于取得了居民的理解和尊重。对高龄、行动不便的高血压患者,采用定期上门的办法,完善管理。尽管增加了工作量,但可以使我们的工作做得更好、更踏实。

管理的策略

由于我们参与高血压监测管理的不全是有高血压病治疗经验的内科医生,工作中我们侧重的是宣传与高血压有关的生活常识和高血压病的危害。有关高血压治疗的相关问题,在血压控制不好的情况下建议患者及时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市级医院,在内科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调整用药。告知调整用药期间的注意事项。而不可随意给患者下口头处方。这样保证了患者的用药安全,也保护了我们自已。

目前全球成人高血压的患病率高达31.3%,我国也有近两个亿高血压患者,每年因高血压所致的脑中风人数达150万,给社会、家庭和个人带来沉重的负担。所以高血压病的防治工作是一个艰巨而有意义的工作。在不断的摸索总结中做好这项工作,能有效提高高血压病的防治效率,造福于民。

上一篇:儿童预防接种金苗卡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及体会 下一篇:男护在临床工作中的心理调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