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健康宣教技巧

时间:2022-06-28 11:39:50

老年患者健康宣教技巧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患者在临床住院比例中,日益增高。实践证明,健康宣教既可改善护患关系,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和患者的整体满意度,也可使患者掌握疾病知识,促进患者早日康复[1]。针对老年患者特殊的心理特点,进行系统的健康宣教,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

焦虑、恐惧心理:老年患者疑心重,顾虑多,较固执,心理变化除来自躯体疾病,家庭因素、经济压力、医院环境等因素外,手术、化疗、放疗等更加剧了患者的焦虑、恐惧心理。

孤独、悲观心理:老年患者多数退休后,与社会交往少,缺乏生活情趣,生活方式单调;或因独居,丧偶,情绪低落;还有些患者忍受不了病痛的长期折磨,恶心,呕吐,失眠,住院不适应,子女又往往因为工作、家庭等事情,未能一直陪护,医护人员也无法时刻照顾在身边,种种因素加剧了患者的孤独、悲观心理。

择优、期望心理:有些老年患者生病住院后,求生欲望特别强烈,把希望寄托在医护人员身上,希望尽快确诊,解除疾病痛苦,希望最好的医生和护士为自己治病,积极地配合治疗和护理。

健康宣教技巧

稳定患者情绪:患者刚刚入院,面对陌生的住院环境和人群,以及对疾病的担心,常常无所适从,倍感紧张恐惧。护士首先要热情接待患者及家属,主动自我介绍,搀扶老人到病床前,详细介绍住院环境及注意事项、介绍同病室的病友,介绍主管医生、护士长等等,使患者尽快熟悉医院环境,消除陌生感,产生安全、踏实、放松的感觉,增强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同时询问患者及家属,有无特殊的合理的要求,尽可能地满足,关心体贴患者,及时、详细地进行入院评估,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生活方式,心理状况,情绪变化,社会经济状况,疾病名称,临床表现等等,给予个性化的交流沟通方式。鼓励患者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感受,及时巧妙引导宣泄,消除紧张、恐惧心理,同时要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配合医生向患者及家属耐心仔细地解释疾病的治疗程序,以及如何配合才能取得较好疗效。解释清楚需做检查项目的注意事项,目的和方法,指导做好检查前的准备。随着工作的深入,选择合适的机会,陆续告知与疾病相关的治疗措施及护理内容,实施手术的必要性,术前、术后的注意事项及专科护理知识,如留置胃管、导尿管的必要性,拔除引流管的时间,并发症的防治,饮食指导,康复锻炼等等。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及家属对健康知识方面的需求。

融洽护患关系: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与患者接触时间最长,彼此间身心感受也最多。因此要把握好每次与患者接触的时间,随时随地进行沟通。护士可以在床头交接、晨晚间护理、巡视病房、输液、发药、做基础护理等等,主动与患者及家属交流,了解其兴趣,爱好,生活习惯,也可以聊聊家常,与他们建立起和谐的护患关系,使患者对护士产生亲切,踏实,安全,信任感。护士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语、行为、态度、表情等,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患者有着心理上的影响。因此,护士要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对老年患者充满真心、爱心、耐心、细心、和热心,全身心地投入每一天的工作。高超的护理操作技术是维系护患沟通效果的纽带,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关键。只有热爱护理工作,才能去爱护每一位患者,才能赢的患者及家属的尊重、理解和支持,才能建立和发展良好的护患关系。

提高健康宣教质量:良好的沟通技巧是开展健康宣教的前提,沟通包括语言和非语言沟通。在进行疾病相关的知识宣教时,针对患者的文化修养,接受程度,社会地位,语言,,传统习惯,身体状况,学习动机等等,因人、因地、因病情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提供针对性的、有效的、专业的、个性化的护理。护士每次进入病房时,面带微笑,问候患者,并使用手势和面部表情。耐心倾听患者主诉,让患者感受到被尊重和被关注。针对文化层次较低的患者,对疾病缺乏认识,接受能力较差,护士一定要反复讲解,语言通俗易懂,音速适中。随时反馈确认,宣教知识是否被患者理解和接受,及时监督,检查,纠正,以免沟通无效。健康宣教是一项繁杂的大工程,涉及心理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营养学、康复学、麻醉学等多个学科知识。强化专业护理与健康宣教的有机结合,不断提升与完善,使健康宣教工作有序、规范、认真地实施,使患者通过住院,学到了许多健康保健知识,改变了以往的生活习惯与方式,主动消除疾病诱因,更加注重自我保健,有病及时就医,从而做到预防为主。保证了健康宣教的质量,满足了患者的身心需求。

讨 论

健康教育是一门涉及医学、教育学、传统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种学科的综合性科学。健康宣教在整体护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缩短住院日,减少医疗纠纷,降低保健费用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有许多因素影响着健康教育的开展,尤其是老年患者,在健康教育方面,影响因素更多。

针对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通过讲解有关疾病知识,消除其顾虑,更好配合术后康复,尽最大努力为患者营造最佳的心身状态。健康教育的目的是教育人们建立健康的行为,达到最佳的状态,对临床各种诊疗起到增效作用。健康宣教本身就是一种治疗方法。通过健康宣教与患者建立了指导、参与、合作的新型护患关系,充分调动患者主观能动性,同时,由于护士高度责任感和高质量服务,赢得了患者的尊重与信赖[2]。因此除了具备专业知识,还需具有广博的社会知识,如人文科学、心理、艺术、烹调、自然科学等等,以适应发展的需要,对患者的指导要有计划性,连续性,并不断强化和评估,提高护理质量。热情耐心,富有职业魅力地去帮助患者去学、去做,从而达到健康宣教的最终目的,增强患者对治疗护理的依从性,提高了医护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吴卓魁,邹春梅,黄晓瑜,等.健康宣教环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15):76-77.

2 郑秀娟.健康教育在断指再植术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0,9(16):117.

上一篇:社区老年癌症患者的临终关怀护理 下一篇:球头硅胶管逆行植入术治疗鼻泪管阻塞的护理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