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生数学课堂参与度的实践思考

时间:2022-10-23 11:38:49

提高学生数学课堂参与度的实践思考

【关键词】 数学教学;参与式;导入;操作;氛围;认知冲突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03―0107―01

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离不开课堂,数学课堂效率的高低离不开教法,数学教学方法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习惯。所以,作为数学教师,在数学课上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是上好一堂数学课的关键。在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不应是知识灌输的“自留地”,而应是教给学生知识、教会学生思考、教育学生做人的“示范地”,而参与式教学恰恰是在“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主,共同参与”的理念指导下,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那么,教师该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呢?

一、创设引人入胜的导入是提高学生参与度的首要条件

精彩的课堂导入是一节课成功的关健,因此,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设计一个精彩有趣的导入部分,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起来。课间10分钟有的学生喜欢做游戏,有的学生喜欢追逐嬉闹,这样亢奋的情绪要一直延续到上课铃响,甚至还要在课堂上继续。如果教师及早走进教室,给学生播放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音乐等,或者走近学生,与学生一起亲切交谈,不仅可以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而且可以达到帮助学生收心的效果,能够帮助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所以,自工作以来,笔者一直坚持提前几分钟进教室,这俨然成了一种习惯,而且是学生喜爱的习惯。因为提前几分钟进教室,师生关系更融恰了,课堂气氛更自然了,学生间交流更自愿、自主、自由了,教学效率也大大提高了。

二、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是提高学生参与度的重要手段

数学知识的讲解没有丰富多彩的情节,对学生来说是枯燥的,所以数学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情境,让学生处在一种动态的数学学习中,让每一个学生在每一分钟都有事可干,让学生认为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的每一个环节都是有趣的。因此,教师必须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主动为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创设条件、创设情境。如,笔者在“用坐标表示平移”这一课中,主要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1. 首先出示一个直观的直角坐标系,让学生耳目一新。

2. 学生分组上台,合作完成问题,使学生认识到合作学习是一种愉快的事。

3.通过学生的总结、教师的引导,总结出点与图形在直角坐标系中的平移规律,构建师生互动的和谐课堂。

通过这样的设计,将操作、观察、思维与语言表达结合在一起,不仅使学生的行为与思想充分参与到教学的整个过程,而且还启迪了学生思维的发展,达到了既长知识又长技能的目的。

三、努力营造竞争氛围是提高学生参与度的重要因素

在管理学上经常提到“鲶鱼效应”。其实,在“鲶鱼效应”中最重要的是鲶鱼对沙丁鱼群体起到了竞争作用。如果课堂犹如波澜不惊的湖面一样平淡肯定是无趣的,所以教师在课堂中应引入竞争,营造竞争的环境与氛围,把学生的好胜心激发出来,让学生在表现欲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与特长,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值得注意的是,在课堂竞争中,不应让学生有竞争的个体意识,应始终让学生有集体竞争意识。

四、注重设置认知冲突是提高学生参与度的重要环节

学生的参与欲望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而学生的认知冲突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源泉,也是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原因。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设置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如,在“长、正方形的面积”这一课的教学中,先出示12个大小相同的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形,问摆一个大长方形有几种摆法?然后提问长方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有什么关系?能否验证?通过这样的设计,层层深入,不断设置认知冲突,使学生始终处于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之中,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参与欲望。当然,教师还要注意学生个性的发展,这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

总之,教育的意义就在于善于发现人的价值,善于发掘人的潜能,善于发展人的个性。每个学生既是学习的主体,又是素质教育的承担者和体现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创造良好的问题情景和学习氛围,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另一方面还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并强化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把学习真正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学生的学习能力就会不断得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就会得到更大的发展。

上一篇:小学数学课堂提问应具有的四个特性 下一篇:初中英语互动教学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