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在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检验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时间:2022-10-23 09:41:52

质量管理在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检验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摘要】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是预防出生缺陷的关键环节,是出生缺陷一级预防中的重要手段,提高各个环节的质量管理已成为计划生育服务机构的重要工作。

【关键词】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检验;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322-01

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是一系列综合,采取综合手段实施孕前预防,努力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风险,避免不良妊娠结局,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是公共卫生服务的范畴,是出生缺陷一级预防中的重要手段,因此,提高各个环节的质量管理已成为计划生育服务机构的重要工作,严把流程中各环节质量关,逐步规范,初步形成了分工科学、操作简便、易于协作、便于管理,工作人员认可、服务对象满意的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新模式。现就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检验工作中的质量管理环节做简单分析。

1 配强技术服务人员技术服务能力,配齐基层技术服务设备,做好技术和设备管理保障。

1.1 加强队伍建设,优化专业人员结构。加强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质量管理工作,需要充分发挥服务站的技术服务质量管理功能作用,因此要组织服务人员认真学习《计划生育大练兵题库》、《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丛书》及相关法律法规,提高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的宣传教育、优生咨询、医技能力,加强技术服务人员诊疗规范,进行经常性验收考试;因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19项服务内容有13项为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尤为重要,针对检验人员服务能力相对薄弱的情况,重视检验的培训,多次组织检验人员参加国家级培训和省级医院进修,确保医技人员达到会操作、会判断、会解读、会指导、会质量控制的“五会”要求。

1.2 加强医疗器械管理,充分发挥使用效益。制定严格仪器设备的准入标准,专人负责保管,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管理、维护、保养、校正、定标等,解决疑难问题。配齐相关配套设施(采血和盛血器具、试剂、质控物、校准物、不间断电源、恒温、通风及除湿设备等),优化实验室,避免因结构不合理造成操作不方便,减少因基本设施不合要求导致仪器不能正常使用或损坏的现象发生,阻断造成院内感染或交叉污染的途径及制约实验室的惯性运行方式。

1.3 增强质量管理意识,提高检验质量。要具备质量第一的意识,把质量摆在首位,高标准、严要求,形成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坚持室内质量控制和室间质量控制,做好质量控制结果数据的统计和处理,并对产生的数据进行周期性评价。同时,通过坚持不懈的质量教育,不断提高检验人员的质量意识,慎始慎终,认真对待每一丁作环节.通过普及质量控制知识,使每个工作人员对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及基础知识有充分的了解,及时发现工作中的问题并于失控后有迅速查找原因的能力。

2 强化全过程环节质量管理

2.1 规范样品采集操作,保证取样科学准确。样品采集的质量是检验工作开展的关键点,直接关系到检验数据的质量,因此样品的规范、正确的采集和送检,对于整个检验工作都有重要意义。要严格制定并严格执行标准操作规程,包括统一检测试剂和设备;严格标本收集、保存和检测程序,特别注意消毒与无菌操作,防止标本污染;标本签收、检查时严格核对姓名、标本号、采样日期、检测目的等;检验报告及时、准确、规范,严格审核制度;每周校准检测仪器,并实行年检制度;标本收集、保存、检验、处理登记和检查结果的原始记录保存10年。采样后要尽快送检,为保持血清的质量,在采血运送和分离血清的过程中,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因血清摇动而影响血样的质量;如需运送血样,送样过程中要有保温装置;塑料离心管要用纸盒或泡沫板固定。

2.2 影像学诊断管理。对影像学诊断所需仪器、设备常规维护、保养,并严格年检制度。除了质控设备要素外,检查医师需规范图像采集、分析、识别流程,并具备扎实的医学知识,强调影像诊断与临床实践相结合,认真分析每一帧图像、每一个病例,切忌草率对待“同图异病,同病异图”现象,从而减少漏诊或误诊。同时强化疑难病例会诊制度,保证诊断的准确性。

2.3 优生咨询与风险评估管理。优生咨询服务提供者应有良好的医学背景,具备心理、社会等方面的知识和沟通技巧;具有职业道德,尊重服务对象,注意对咨询的内容保密。风险评估人员由参加国家和省级培训并合格,熟练掌握遗传优生学知识且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执业医师担任。按照规范流程进行优生咨询和风险评估,必要时予以会诊或转诊有资质的医疗机构。此外,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定期分析数据质量,且对每一项工作进行PDCA(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使服务质量不断得到提升。

3 结果与体会

通过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环节质量控制,市、乡两级计划生育服务站工作人员安全意识不断提高,在工作中自觉进行医疗质量检查,及时纠正错误,从而保障了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质量,规避了医疗风险。目前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已成为市、乡两级服务站的重要服务内容之一。通过实践,我们也从中体会到基层计划生育服务部门在环节质量管理中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各级领导明确分工是关键。在实施质量管理过程中,市人口计生委领导统筹安排,实行分管站长负责制,各级医疗、辅助、行政负责人负责本科室服务过程的监测,从组织或体制上保证了质量分析、考核的全过程管理。②全员参与是保证。质量控制原则上是全员、全过程参与,这是质量管理的基础,质量的持续改进依赖团队合作。加强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各环节的质量管理,其本质是促使各级工作人员不断提高安全意识,树立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质量“零缺陷”的理念,因此全员参与必不可少。③学会用数据“说话”,重视基础工作。环节质量管理中医务人员要转变观念,从工作的点滴做起,通过“做你所写的,写你所做的”,完善服务基础数据和文字记录。此外,数据统计分析对环节质量管理非常重要,一些基本分析方法运用有待加强。

总之,正确采集每一份样品,是做出准确分析结果的必备条件,只有这样,检验数据才能公正、客观,为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提供有力的依据。

参考文献:

[1]厉莉,丁兆平.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中的质量管理探索[J].中国社区医师.2012,(08).

[2]代继高.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中环节质量管理探讨[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1,(04).

[3]徐芹,王宜芹.质量管理在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检验工作中应用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2012,2.

上一篇:人工流产护理干预对术后疼痛减轻的效果观察 下一篇: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积极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