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园林绿化中植物的选择与搭配

时间:2022-10-23 08:19:26

城市园林绿化中植物的选择与搭配

摘要:如今人们对生态文明以及生存环境的要求都在不断地提高,尤其是生活在城市中的居民,对于日常工作生活的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特别重视。人们希望通过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的选择与布置来达到减少噪音、改善“热岛效应”、提高空气质量等效果。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城市园林绿化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选择与搭配的原则及搭配的具体方法。及搭配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园林绿化植物选择搭配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前言:城市园林绿化不仅对于改善城市形象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改善生活品质和保障人们身体健康方面有这个不可替代的影响,所以一定要加强对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的关注和重视,充分发挥园林绿化在改善人们生活环境中的调节作用。如何进行园林绿化中植物的选择和搭配成了当今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1、当前城市园林绿化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1绿化植物种类少、选择不当

这些年城市园林绿化中大面积种植草坪,虽然绿化面积提高了,但绿量不增加,绿化的生态效益不明显。在城市这个人多、空间少的特殊环境,布置大片的草坪,不仅缺乏空间立体层次的变化,也不符合人们对舒适的要求。而且现在城市在园林建设中普遍追求园林景观的整齐划一,对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实行孤立种植,导致了当前园林植物景观的单一性。另外,由于自然环境的不同,每个区域和城市都有适合它的植物群落,将这些植物群落合理地运用到园林植物搭配中来,不仅能增强园林特色,还能体现出其独特的地域性。

1.2园林绿化过于模式化

目前我国园林绿化由于受日益流行的国际化思潮影响,对较为成功的园林设计,许多城市竞相效仿,使各地区的城市园林绿化成为模式化,如大面积种植草坪加雕塑;灌木的种植为大色块、大拼搭、大修剪等。过于模式化的设计,失去了我国本土特色,而且不适应每个地方的不同要求。

1.3园林绿化不能因地制宜

在城市园林绿化中,模仿别人、追求时尚,以至于不惜代价大量引进外来树木花草。每个外来物种的引进,对当地的生态平衡都会造成影响,把一些原产地不同、习性不同的植物引进,移植到一起,它们之间就很难达到一个平衡;另外它们还要与当地的环境、生物等融为一体,形成一个新的生态平衡就更难。绿化工作要考虑到每个地区的不同实际,根据每个地方的特点进行设计。

2、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选择与搭配的原则

2.1城市园林绿化要坚持因地制宜

我们在城市绿化中适当引进一些适宜于城市气候水土的树种当然是无可厚非的,甚至是必要的。但是城市园林绿化树种的选择,从因地制宜的原则出发,总体上讲,绿化的骨干树种应该以乡土树种为主,以适当选用适合当地种植的外来树种为辅。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具有很大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具体来讲在对植被进行选择时,一定要结合当前园林基础设施的现状选择具体的植被类型和景观布局,要在保证园林生态效益最大化的基础上,增强整个园林绿化的趣味性和艺术性。乡土树种最适应在本土生长,最能抵抗灾难性气候,因而也就最易成活,最能茁壮成长。乡土树种长期生活在乡土的环境里,已经养成对乡土气候水土很强的适应性,它适应本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因而抵抗病虫害和环境污染等干扰能尽快形成相对稳定的绿化结构和发挥多种生态功能,有利于减少养护成本。因此,乡土树种和地带性植被应该成为该城市园林的主体,而且这种乡土性适应是双向的。

2.2园林绿化要追求多样化

城市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园林内部植物景观的多样性发展,加强植物的多样性发展,其作用主要有:植物选择上的多样性还能促进园林内部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由于不同的植物品种会吸引不同的昆虫和鸟类,且不同的昆虫和动物都有自身的生存空间和食物链系统,所以,植物的多样性能营造出鸟语花香的园林景观,以及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良性生态体系和稳定的生态群落,这对久居城市的居民来说,能保证他们在城市里就享受到大自然的风光和情趣;促进园林景观的多样性,由于树种和草本花卉都有自己独特的生长期和特性,所以,将其进行合理搭配能形成园林不同的季相,另外,树种或草本花卉在高低、色彩和生长期上的差异,不仅能有效增强园林景观的立体性、层次性和色彩性,还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2.3园林绿化要将美化环境与人文理念相结合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美是每一个生命的共同追求。通过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美化居民的生活环境,显现城市文脉与文化风格,也是城市园林绿化所追求的目标。这就是说,城市园林绿化应该给人们美的视觉享受,并且通过城市园林绿化景观的呈现,使人们感受到城市植物形态的优雅美丽、城市色彩的丰富绚丽,品味到一个城市所特有的人文风貌与历史脉络,得到美的化育与净化,从而使人们获得性情的陶冶和心灵的满足。所以,美化环境,显现文脉,也是城市园林绿化所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园林绿化不仅与园林景观审美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也要注意人文理念的运用,将绿化工作与城市文化相结合。一个城市的文化历史色彩,往往可以从其园林植物的配置体现出来。例如,北京城的“香山红叶”,杭州城的“柳浪闻莺”等著名景观,都是由特定的植物配置为载体所形成的文化风光景观,它们都分别和各自城市的历史文脉紧紧联系一起。

3、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选择与搭配的具体方法

3.1选择适合的植物种类的搭配方式

城市生态园林建设中,园林植物的选择一定要注意不同植物类型的搭配运用,使乔、灌、草合理搭配。要想建成生态性园林城市,我们必须崇尚大自然,模仿大自然,使乔、灌、草有机地结合为一体。园林绿化中,乔木是骨架、花卉灌木是点缀、草坪是背景。也就是说要多栽树,多栽大乔木,园林绿化才能有骨架,在乔木的空间种植适当各种花卉、灌木作为点缀,再在林下的空旷地种植草坪,使园林绿化立体化、多层次化。乔、灌、草的有机结合,不仅能够充分地利用地上空间,建造一个合理的生态群落,而且还能合理地利用地下资源。草坪的根系浅,只占地表土层;灌木根系较深;乔木的根系最深,这样一来在地下根系也构成立体交叉结构,避免了地下营养资源的竞争和浪费。群落中的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的生存空间,这样的群落稳定性好,生态效益高。

3.2园林绿化布置模式要和当地文化底蕴一致

由于园林绿化作为城市的标签是城市文化的一部分,应与当地的名胜古迹、人文轶事、风俗习惯、建筑风格、城市历史、旅游景观相搭配,特别是历史文化古城,挑选时应选择高档次、高水平的古树搭配城市景观,以彰显城市的历史与文化底蕴。

3.3要多选择乡土或本土植物

当前有的城市为了追求园林绿化的个性化和国际化,在不考虑植被引进地与当地的气候和环境差异的情况下,花费大量资金从外地引进或移植许多珍贵树种或草本花卉,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园林原有的生态平衡,还造成了严重的资金浪费。乡土植物是指在本地区土生、土长的植物,由于它们在本地区土生、土长,因而对本地区的生态环境最为适应,也最容易和当地的其他生物构成一个和谐完美的生态系统。乡土植物合理使用,对城市生态园林建设有诸多的好处。乡土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使用,对当地生态型园林建设也是非常重要的。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生态平衡,任何外来物种的到来都会使原有的平衡打破,重新建立一个新的平衡,这不仅需要时间,有时在重建平衡的过程中还会使原有的一些物种的生存受到威胁。

结语:重视城市原理绿化工作,科学合理地选择和搭配城市园林植物,不仅能促进城市园林的长远发展,还能在发挥植物生态效益的同时,创作出更多的城市园林景观,所以城市园林绿化一定要坚持相关原则的要求,真正使园林绿化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炳建.园林植物配置的艺术表现[J].宜春学院学报,2010(3)89-91

[2]李立勋.城市园林绿化工程中植物配置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9)66-68

上一篇:聚乳酸结晶动力学研究 下一篇:盾构隧道管片开裂的原因和相应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