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业务交流的问题研究

时间:2022-10-23 08:17:50

浅析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业务交流的问题研究

摘 要:新形势下,两类图书馆的发展趋势出现了较大差异,可以说二者是两种类型不同的图书馆。高校加强了图书馆整合趋势,并取得很好的效果,与此相对的公共图书馆则受各种因素影响迟迟得不到发展,更为明显的问题是连给图书馆缺乏交流与沟通,往往各自为营,无法打破宏观意义上的业界局限,走向资源共享,笔者在这里从探索二者之间的整合交流工作的问题出发,并分析其解决措施,以彰显二者合作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希望能对二者的交流共赢有所帮助。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 高校图书馆 信息资源 交流 合作

中图分类号:G25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5(b)-0204-02

高校图书馆是为高校科研开发与教学服务的研究学术机构,工作主要在教学与科研两大组成部分,为二者服务也是高校图书馆工作的基本属性,更是其价值体现,专业性与学术性很强。与此相对的公共图书馆则担负着为广大人民群众和科学探究的两大任务,旨在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其社会职能大抵包括:进行社会公共教育、开发人类智力、保护社会文化遗产与传递科学讯息等等,公共图书馆的服务人群比较广泛,既可以服务一般公众,也可以专门服务特定人群。

1 我国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交流整合中存在的问题

1.1 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二者管理体制差别

众所周知,公共的图书馆是属于地区各级文化产业主管部门,它们的运作经费主要是各级财政拨付,相反的高校的图书馆隶属于学校领导阶层直接管理,其运行经费也来自于所在学校自身。二者虽然都属于图书馆性质,但是分别属于文化范畴与教育范畴,这就导致二者在交流与整合过程中存在很多体制障碍。而且二者在政府中排列序列分工不同。所以在各自职能范围内,都以自身利益出发,不会把重点放在与其他机关整合上,就不利于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这是政治体制造成的,不是个个图书馆自身能解决的问题,必须需要政府出面进行政策调整,打破这种双方各自为营的局面,只有双方各自放弃追求自身利益,才能从根本上给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的整合交流提供机会。

1.2 交流与整合机制不完善

多年来,我们都在宣传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的整合与交流,至今为止还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整合交流机制。这一交流整合涉及资金与行政和人员编制诸多问题,其中的每一个都不可回避。新形势下,研究出一条完善的交流整合模式是迫在眉睫。探索出完整的交流方式是节约社会资源与国家资金的需要。同时也是扩大高校知名度与影响力的需要,在实现交流整合过程后将各种社会信息与高校信息实现更深层的开发挖掘,从而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同时这一过程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我们要不断摸索与创新,千万不能急功近利。

1.3 二者在交流整合过程里的外部阻力

服务理念属于主观因素,影响二者交流的客观因素也很多。从广泛意义上说,二者交流的目的旨在取长补短,以弥补双方资源不足,达到资源共享,进而避免诸如文献资源或经费人员方面出现重复建设,减少国家资金的浪费。大家可以想象,如若二者整合与交流,原本的多个数据库都可以共享。这些数据库所代表的外部企业利益也是交流整合的阻力,即使他们不起到决定作用,其消极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

2 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合作交流的内容与方式

2.1 二者馆藏图书资源的共享共建

普遍说来,高校图书馆里的图书文献等信息较为丰厚,如若二者能够实现共享交流,就可以过多地避免资源重叠与利用率不高等问题,也能在新时期打破本来的封闭机制,以做到面向社会与未来,把自身的信息优势发挥出来,提高社会效益。

2.2 在参观学习中做到取长补短

首先参观学习具有很强且直接的直观性,方便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与学习讨论,越累越受到多方重视,新时期已经形成一种机制在各图书馆广泛流行。

2.3 将原本服务范围的限制打破

二者各自为营,在各自的服务范围上各有局限。如若打破各自的服务范围,不仅能方便读者,也能发挥各自优势,进而推进我国的文化服务建设。在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同时,吸收各自信息资源,从而丰富各自馆藏。

2.4 体现在人员交流方面的合作

众所周知,在图书馆工作的人员一般文化程度较高,交流可以既利用自身人才优势又吸收对方人才。

2.5 电子文献的共享建设

二者可以彼此开展数字图书馆的管理建设,并且在技术与设备上高度协商进而实现交流与合作,共同开发两馆特色资源共享。

2.6 虚拟网络资源的共享

这一交流主要采取网络互联实现。

3 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实现交流共享的必要性

3.1 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在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发展是保证图书馆事业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

同时也是开拓联合发展道路的要求,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这两种不同性质的图书馆,不过二者的目的是为阅览读者服务,即使服务对象不同,不过方法是相通的。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实现资源共享后肯定会避免各种文献与信息资源的复叠建设,进而节约社会资金,减少社会资金的浪费。于是从某种意义上说,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必须打破地域界线与行业界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资源利用的联合发展,以此实现我国图书馆业的蓬勃发展,从而共同传播知识与社会教育职能。在建设交流过程中理应本着“互利共赢、同发展、共命运、资源共享与服务读者”等多项原则,从而实现共享资源,以实现我国文化教育事业的繁荣的发展。

3.2 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建立高效率与低成本的图书类型

在科学发展观与节约型社会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能否充分利用信息图书资源,进而提高资源利用率,是建设节约型图书类型的当务之急。我国当前全国范围内的图书馆藏书目只有大约4亿多册,平均到每一个人还不到0.3册,远远低于国际水平的人均2册规定标准。而且全国范围内的公共图书馆平均每年的购书费用平均到每个人还不足0.3元,这就说明,我国的公共图书馆严重不充足。据调查,前几年数据显示,我国大致拥有公共图书馆不到3000个,用人口平均的话,大约50万人能够分到一家公共图书馆,这与联合国文化组织规定的没3000人就应该有一所公共图书馆的距离要求还差得很远。不过我国的高校图书馆总共有约1800所,藏书总量远超过7亿册,不过令人汗颜的是我国高校图书馆的资源综合优势一定意义上并没有充分发挥。相关数据显示,大部分的高校图书馆书籍期刊的流通率普遍低于40%,甚至有的还没有达到20%。也就是说,我国高校图书馆里大约有将近4亿本书是在睡觉,而这一数量与全国公共图书馆的馆藏数量相当。于是,这样看来,我们就很有必要把睡着的那些高校图书馆图书释放出来供大众使用与查阅,这一举措不仅能够缓解我国公共图书馆的目前压力,而且在另一方面也能减少图书资源的重建,进而节约社会投入成本与运营成本。

3.3 实现二者的交流与整合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得要求

人民在物质生活提高的同时,都会把着眼点放在精神文化生活的提高上,无独有偶,图书馆在作为信息提供方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不过在深层次范围的社会与自然科学方面,公共图书馆达不到公众的信息需求,同时,各个高校对社会类信息的需要也在逐年增长。高校的科研教学中所需的信息要求主要来源于自身图书馆馆藏满足,不过受到多种条件的制约,高校图书馆不能满足教职工与学生的全部信息要求,尤其是那些本产于社会现实的零次信息以及一次信息等都需要直接从社会中多方渠道获得。所以不难看出,要想满足不同层面民众,而且要全面满足各种信息需求,就必须加大力度实现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共享工作。

总而言之,图书馆对我国高校大学生或民众的知识普及作用很大,也是政府部门着力建设的一大文化项目,相比较而言,公共图书馆的设计较广,高校图书馆的高端研究性较强,二者各有其优缺点与服务范围,为了缩小我国广大人民的文化水平差异,实现二者的高度交流与整合也是迫在眉睫的。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各自有其优势,而且双方有很宽阔的合作交流空间。从全面提高各自工作人员素质以及专业技能以及服务质量出发,从而更好地完善自身社会功用,两大类型的图书馆很有必要实现全方位的合作与交流。也只有这样,才能把各自的发展道路越走越宽,最终实现我国图书馆事业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朝.高校图书馆公共服务的拓展与创新―― 以北华大学图书馆为例[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4).

[2] 易玮.构建省级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策略联盟[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1 (2).

[3] 杨炳辉,左培远.开放的格局 自由的存取 阅读的创新―― 构建数字图书馆服务平台及其推广策略的探索研究[J].新世纪图书馆,2012(10).

上一篇:浅谈“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下一篇:图书馆馆员培训情况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