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实施绿色营销的策略研究

时间:2022-10-23 07:22:07

我国企业实施绿色营销的策略研究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逐渐提高,对消费产品的要求,不再仅局限于功能、质量和外观,而是开始注重产品在其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对环境是否会造成不良影响。并且这种观念逐渐体现在企业的竞争战略中,也已经有许多企业因此而展开了绿色营销。但是对于我国来说,要展开绿色营销,并且要与国际上其他企业相竞争,还存在着许多的障碍。这就需要对此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解决对策,从而为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绿色营销;绿色壁垒;环保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5-0-01

一、引言

随着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世界各国的企业也开始了对环保的关注,并逐步从高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的粗放型的生产模式转变为环保型、节约型的生产模式。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健康的生产和生活环境,而企业作为社会的最基本经济单位,其可持续发展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企业要想在竞争过程中取得优势,取得可持续发展,其中的重要措施就是实施绿色生产和绿色营销。

我国的绿色营销是从上世纪的90年代开始的,尚处在初级阶段。公民的环保意识还比较欠缺,对消费的产品的环保要求也不高,而企业的营销观念也由于缺乏市场需求的引导,尚未真正的转变到绿色营销上来;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依然是其生产经营的最终目的,而对环境的保护则尚未真正进入企业的经营理念。因此,才会有大量的企业肆无忌惮地向河水排污,向空气排浊。与此同时,政府对企业保护环境方面的法律要求也尚未得到真正有效的落实。因此,实施绿色生产和绿色营销是必要而且重要的。

二、我国绿色营销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绿色营销起步较晚,人们对“绿色”的需求尚未形成气候,且绝大多数都还对绿色营销的概念不熟悉,在实际运用过程中,缺乏经验,同时,政府也存在措施不力的问题。具体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消费者的环保意识比较薄弱

我国的环保教育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还善处于起步阶段。随着这几年限塑令以及其他一些环保法律的颁布,我国居民的环保意识也有了一定被动的提高,但人们更多关心的是对自己生活的真切影响,而不是深入地去思考环境保护的问题。因此,总的来说,我国的许多消费者依然还缺乏环保的意识,对企业所谓的环保产品有要求,但不会真正地追究企业的生产过程是不是环保,企业也就没有绿色营销的压力。同时,也有一些消费者对产品的环保性确实有所要求,但由于国内曝光了太多企业虚假宣传环保产品的信息,导致我国消费者对企业的绿色营销有一定的抵触心理,从而使企业绿色营销无法真正有效实现。

2.许多企业还未注意到绿色营销的重要性

营销理念是企业制定营销战略、进行营销活动的指导思想,营销理念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营销战略的方向性和营销活动的成败。我国仍有数量庞大的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一味地向环境索取经济利益,造成资源枯竭,以及其他不可恢复的负面影响。同时,也还存在大量的企业,在营销活动中,受到传统营销理念的深入影响,对新的绿色营销全然不知,即使了解也仅是皮毛,在真正的绿色营销中,只顾做表面的环保宣传,并未深入到企业真正的生产运营当中,为形成系统的绿色营销思维。

3.政府对企业绿色营销缺乏足够的政策支持

企业绿色营销的实施,能够使其在绿色生产方面有着不断的改善,这不仅有利于消费者,同时也将有利于整个社会环境的改善和可持续发展,应该得到政府部门的支持。我国目前虽然制定了与可持续发展相协调的绿色政策,但尚未形成权威的组织进行监管,使得相关的政策缺乏真实的约束性和引导力。并且目前也还未形成绿色保护法令,从而引导企业往绿色生产方面转变。

三、促进企业绿色营销的策略

1.实施绿色工程,开发绿色产品

企业的绿色营销必须依托真正的绿色产品,否则就成为了虚假营销,一旦被消费者识破,不仅使消费者对整个市场的绿色营销产生质疑,也不利于企业自身的长久可持续发展。因此,要想紧跟时代步伐,企业必须实行绿色营销,而实施绿色营销就必须开发绿色产品。这就需要企业管理者关注绿色营销的理念和方法,同时绿色生产的思维引入企业,从产品的设计、到原材料的采购、到生产过程中的工艺设计等等,即从原材料进入企业到成品走出企业都要坚持绿色理念,尽可能采用可回收循环使用的资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采用清洁能源。

2.开辟绿色渠道,形成绿色网络

在销售渠道上,要选择关心环保,在消费者心中已经具备良好绿色信誉的中间商。企业依托他们的绿色信誉,可以更加容易的向消费者推广自己的绿色产品,提高和维护自身的绿色形象。同时,要激励自己的中间商,增强环保意识,提高环保责任心,同时企业可以对他们的绿色营销方法和技巧进行相关培训,从而使其真正发自真心的正确的去营销公司的绿色产品。传递绿色信息,指导绿色消费,启发引导消费者的绿色需求,最终促成购买行为。

3.政府在法律法规方面加强约束

政府需要颁布相关的企业在环保方面的立法,以规范企业的环保责任。同时,要形成相关的部门,对该立法的实施进行监督。在政策方面,可以适当的向生产环保产品,推广绿色营销的企业进行倾斜,如提供税率方面的优惠、或者银行贷款额度方面的优惠等等。

参考文献:

[1]刘凤军,吴琼琛.绿色贸易壁垒下我国企业绿色营销问题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5(01):71-77.

[2]张汝根.绿色消费与绿色营销的互动关系及启示[J].生态经济,2007(10):531-533.

[3]陈凤芝,朱友红.浅谈21世纪的绿色营销[J].中国商贸,2010(04):32-33.

作者简介:厉宗萍(1981-),教师,本科学历。

上一篇:论国际贸易关系的标准合同 下一篇:矿业权投资的财务风险与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