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商业银行的资本战略分析

时间:2022-10-23 06:01:32

城市商业银行的资本战略分析

[摘要]金融危机之后,中国银监会推出的《关于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的指导意见》对资本要求更加严格,标志着中国银行业迈入强资本约束时代,当前资本约束已经成了城市商业银行最突出的现实矛盾,直接影响到了其未来可持续发展空间。本文分析了在资本充足率标准提高之后,中国城市商业银行面临的困境,并由此提出了城市商业银行的资本战略。

[关键词]资本约束;资本战略;业务转型

[中图分类号]F8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16-0012-03

1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新监管标准

金融危机之后,在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下,2012年12月16日,巴塞尔委员会了“Basel Ⅲ”的最终文本,标志着国际金融监管改革取得了重大进步。2011年4月,中国银监会推出《关于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的指导意见》(以下称《新监管标准》),提高了对资本监管的要求,在以下三个方面做出了改进:

1.1提高了资本充足率监管标准

《新监管标准》构建了多层次的资本架构:第一层是最低资本监管要求、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总资本充足率三个最低资本要求分别为5%、6%和8%;第二层是资本留存缓冲,留存超额资本要求为2.5%;第三层是逆周期缓冲资本,要求区间为0~2.5%;第四层是系统重要性银行的额外资本要求,暂定为1%。

1.2引入了动态拨备和杠杆率监管

一方面,实施动态拨备监管,传统赢利模式面临挑战,银行拨贷比不低于2.5%。意味着银行对于任意一笔新增贷款,首先要提2.5%的拨备,贷款规模越大,贷款拨备金额将同步增加。拨备覆盖率不低于150%,意味着银行必须提更多的贷款损失准备金,直接影响银行的利润规模;另一方面,引入杠杆率监管指标,银行表内外业务扩张受限。《新监管标准》要求银行一级资本占调整后表内外资产余额的比例不低于4%,在资本充足率之外又增加了一道基于核心资本的“紧箍咒”,粗放式外延扩张模式难以为继。

1.3流动性监管要求提高

《新监管标准》构建了多维度的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和监测指标体系,引入了两个流动性监管的国际指标:一是流动性覆盖率(LCR),衡量银行应对压力情景下持续30天的短期资金流动性水平;二是净稳定融资比率(NSFR),衡量银行流动性错配的一年期的结构化比率。上述流动性监管指标意味着银行必须实施更加主动的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积极调整业务结构和客户结构。

2资本约束下中国城市商业银行面临的困境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以下简称城商行)是由城市信用社改组而成的银行类金融机构。历经10 多年发展,截至2010年年底,全国共有城商行147余家,其中资产超过千亿元的有北京银行和上海银行等14家银行,总资产在100亿~1000亿元的有70 多家,总资产在100 亿元以下的有50多家,总之目前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已经逐渐发展成熟,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下,截至2008 年12 月31日,城市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全部达标,城市商业银行平均资本充足率达到13.11%,但在2009 年,由于贷款规模的快速增长,其资本充足率呈现较大幅度的下降,部分城市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已直接逼近8%的监管红线。

2.1信贷供给限制与微观经济主体资金需求旺盛之间的矛盾

当前,我国正处于产业与消费结构升级、新型工业化、城市化起步阶段,中小企业作为这一阶段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资金的需求依然十分旺盛。然而,当前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由于粗放型扩张,信贷投向结构不合理,导致风险资产占比过高,加剧了资本消耗速度,加之资本补充机制和渠道不完善,资本缺口日益增大,面临极大的资本约束压力。如果城市商业银行无法采取有效措施增强资本实力,在资本约束日益强化条件下,将面临两难经营困境,一方面,在资本约束下风险资产供给数量有限,资本不足制约自身放贷能力,信贷业务扩张受到制约。另一方面,在经济增长较快条件下,中小企业融资需求旺盛,但又无法得到有效满足,特别是在当前我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逐步收缩后,对本来融资较为困难的中小企业来说更是雪上加霜,进而导致整个经济体系活力降低。

2.2信贷增长限制与城市商业银行经营效益持续提升的目标要求之间的矛盾

2009 年信贷大量投放,城市商业银行资本消耗较大,在资本总量补充有限且又必须满足资本监管要求情况下,资本约束压力明显加大,业务扩张能力明显受限,信贷资产增速放缓,存贷款利差收入受到严重影响,这就要求城市商业银行尽快调整资产结构,转变发展模式,加快综合经营步伐,实现收入来源多元化,唯有经营战略和增长方式进行根本性变革,才能实现收益可持续增长。

2.3信贷资产规模扩张与风险覆盖补偿难以有效满足之间的矛盾

近几年,在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背景下,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积极扩大信贷投放规模,资本快速消耗,导致银行资本充足率下降,加之其风险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使得银行业务规模扩张与风险覆盖补偿的冲突日益明显。一是信贷损失与风险资本补充的矛盾。目前,我国城市商业银行新增贷款中相当一部分贷款投向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一旦经济下行或政策调整,这些贷款的风险可能暴露,整体资产质量将向下迁徙;二是信贷供给与风险资本补充的矛盾。信贷供给的黏性会推动城市商业银行仍维持较高的信贷扩张速度,在经历了大量投放后,城市商业银行信贷投放必然在此基础上保持适当的增速,进而要求补充风险资本,而在全国商业银行都经历快速信贷投放需要大幅补充资本的背景下,城市商业银行由于主客观等多种因素,很可能无法与大型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竞争,其资本筹集压力将明显加大,导致资本无法有效覆盖风险,陷入业务扩张——资本不足——资产质量下降——融资困难——资本进一步不足的恶性循环状态。

3城市商业银行的资本战略选择

与大型商业银行具备相对健全的资本补充机制相比,面对急迫的资本补充或结构调整问题,城市商业银行应在以下方面加以重视:

3.1树立资本约束的理念

理念是发展的先导。必须进一步强化风险约束和资本约束的经营发展理念,深化对资本充足率的深层次认识,将资本管理真正引入到业务管理流程之中,引入到事前的业务发展管理之中,引入到风险调整收益的绩效管理当中。进一步强化对资本的有效管理和合理配置,彻底转变重资源投入、忽视结构调整、不讲投入产出的外延式盲目扩张的经营模式,强调资本有偿占用,讲求财务成本,提升定价能力,实施全过程、精细化的经济资本管理,用经济资本理念真正约束和引导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行为。以集约化导向布局资本价值链,构建以经济增加值、经风险调整后的效益指标为核心的考核体系和以“经济资本”为核心的资本管理体系和监控系统,以最小资本消耗撬动最大的经营效益。

3.2采取“资本先行,持续多元,稳健扩张”的资本战略

根据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的历史经验及战略需求,我们应该采取“资本先行,持续多元,稳健扩张”的资本战略。“资本先行”是指城市商业银行发展业务必须以资本为前提和导向,保证资本充足率监管指标满足监管要求,维持资本对业务应有的支撑力度;“持续多元”是指资本的补充方式要适应形式,要采取多元化手段,既重视一级资本的补充,也重视二级(附属)资本的补充,并且要明确资本的补充是一个经过规划的持续过程,尤其是要建立持续的补充机制,最好能实现公开上市;“稳健扩张”资本的补充要与银行发展规划和经营决策相结合,与银行的风险管理相适应,实现资本与资产的匹配增长,有一定的超前力度,维持资本对业务的应有支撑力度,又不造成资本的浪费,致使资本回报率降低,另外增加资本的节奏、幅度要照顾到原有股东的利益。

3.3建立合理的资本补充策略

商业银行常用的资本补充策略有利润留存、增资扩股或IPO上市、发行次级债券、发行混合资本债券、发行可转换债券这五种,但是适合城市商业银行的只有前三种,尤其对于一些银行规模较小及区域性经营的银行,带有战略性股东选择意味的私募扩股方式更为常见。城市商业银行应当根据自身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外部市场环境,考虑各种融资工具的财务影响,然后合理规划再融资模式,以优化资本结构,实现筹资成本和股东回报之间的合理均衡。在资本补充的过程中,应结合自身的需求,遵循先核心资本、后附属资本的补充顺序,优先补充核心资本,同时在内源与外源充分考虑的情况下,应尽量采用内源式补充,掌握资本补充的主动权。

3.4抓紧业务转型的步伐

提高资本充足率或使其达到监管标准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分子策略”,即增加分子,扩大资本补充,但这受制于监管及经营安排,并非容易达成;另一种途径就是“分母策略”,降低风险资产的总额,这意味着银行需要对风险权重大的资产进行增持。这种对资产风险权重的偏好选择,其实质就是经营转型,也就是找到适合自身特点的更加科学的发展模式,在不断优化业务结构、客户结构、收入结构的基础上,实现规模与效益、速度与质量协调发展,流动性、安全性、效益性相统一。

经营转型是在较长时期内既能满足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又能满足银行持续发展要求的最佳选择,往往资本的补充受制于银行内外部诸多因素,并不具有随时可得性,此时对业务经营方向做出调整是一种经济的选择;业务转型的目标就是多开展低资本耗用的业务,限制高资本耗用的业务,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开展各类财富和资产管理业务,建立资本节约型业务发展模式,以维持银行的可持续增长,因此就对银行的业务技术水平提出了升级的要求,当然就银行自身的经营而言,在满足资本约束的前提下也还存在一个风险与收益权衡的问题。

3.5完善公司治理

城市商业银行基本上已经具备了现代公司治理的形式,但是业务转型需要在整个公司治理层面上认真思考,使现代公司治理的理念、原则、制度完全纳入到银行转型的具体行动中,与银行发展和转型实践融为一个有机整体。公司治理建设的重点是围绕经营转型,完善公司治理传导机制,把现代公司治理的基本理念、核心原则、基本要求,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化为银行基本制度和具体可行、详细明确、覆盖各个层级环节的制度规范,化为一整套明确完整的传导、执行、监督、控制和反馈机制,以求更好地推动转型。也就是要建立清晰有效、完整规范的公司治理传导机制,解决公司治理在银行基层的构建问题,解决公司治理上层架构与基层架构之间的衔接问题,促进最高权力层、决策层、监督层、管理层、执行层、操作层等全行各层级制度体系、运行机制的全面衔接,确保公司治理的理念、精神和原则以及决策层、管理层、每个岗位、每个环节。

参考文献:

[1]闫冰竹.深化资本约束与中小银行战略选择[J].中国金融,2012(3).

[2]赵南岳.地方中小商业银行资本战略[J].中国金融,2012(12).

[3]黄建军,杨忠君.资本约束下城市商业银行经营困境和转型策略[J].国际经济合作,2011(9).

[作者简介]杨雅婷(1963—)女,山东烟台人,中国农业银行青岛市分行,从事人力资源培训管理。研究方向:风险管理。

上一篇:谈谈锅炉检验的重要性和方法 下一篇:建筑工程全面科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