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画与青花瓷中色彩运用的相互影响

时间:2022-10-23 05:20:58

水墨画与青花瓷中色彩运用的相互影响

中国画艺术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水墨画,倍受艺术家和艺术爱好者的青睐。何谓水墨画?简言之水墨画就是代表中国的,使用宣纸、毛笔、墨汁作为绘画材料的一种绘画形式。青花瓷是以一种单纯的青色彩料,描绘与白瓷素坯上,再上透明釉,经高温烧制而成。

中国画有着漫长的历史,在发展成熟的过程中,水墨画以其独有的表现形式,在视觉效果上,给予人特殊的艺术魅力,同时也对其它艺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在陶瓷装饰上渗透融合较多,由于工艺材料特性不同,中国水墨画对青花装饰上的融入、渗透影响很大,使陶瓷青花装饰通过工艺手法的表现,赋予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一、墨分五色与料分五色

水墨画与青花都是用单色来表现画面,利用笔、墨与水的关系来表现五彩纷成的世界。只不过水墨画的色彩属于黑白体系,而青花的色彩属于蓝白体系。二者在用色的方法上有相通之处。

1、墨分五色

中国画技法术语。用调节墨色的浓淡干湿的方法以取得描绘形象的生动效果。在中国画里,“墨”并不是只被看成一种黑色。在一幅水墨画里,即使只用单一的墨色,也可使画面产生色彩的变化,完美地表现物象。“墨分五色”,那墨色有“干、湿、浓、淡、焦”五种,如果加上“白”,就是“六彩”。其中“干”与“湿”是水分多少的比较;“浓”与“淡”是色度深浅的比较;“焦”,在色度上深于“浓”;“白”,指纸上的空白,二者形成对比。

2、料分五色

瓷艺术中与之相似相通最明显的是青花,青花虽只用一种色彩,但是由于调料的浓淡,用色的层次而能呈现出极其丰富多样的艺术效果。为了像水墨画家在宣纸上通过水墨的深浸达到墨分五色的效果,景德镇民间青花画工掌握了青花“分水”技法,用专门的大肚分水笔使青花根据深浅的不同分为头浓水、二浓水、正浓水、正淡水、影淡水等五种层次,也即是“料分五色”。虽然民间青花画工在文化修养上不如传统的水墨画家那么高,但是其画理是相通的。

二、色彩布局的异曲同工之妙

1、中国水墨画意境深远,深受众人喜爱。而意境的营造就要讲究留白。所谓留白,是指在画纸上所画事物之外的空白处,一幅画画得好不好,画师的水平高不高,都可以从这小小留白上看出。人物画留白,方显简练传神;山水画留白,始显山明水秀;花鸟画留白,才显花娇鸟俏。留白,留出了意境。

留白的布局虽看似是画面的设计,其实是作者胸怀中的天地,从画面布局中表现出来。国画传统上不加底色,于是留白甚多,而疏、密、聚、散称为留白的布局。在留白之处,有人以书法、诗词、印章等来补白。更多是让其空白,故从布局可见作者独到之处。

2、青花亦以“留白”美学观念来营造意境。

民间青花以白多于青取胜,白地青花占主导地位,很少有青地白花,这种青白关系,有人归纳为五句话:“白多于青,青白相映,平、全、匀、满,形象清爽,层次分明。”在大面积的白地上画少而精的青色形象,手法上重外形、取大势、舍繁缛、删枝节、避琐碎,形象安排上突出一个“疏”字。充分发挥了以白衬青的作用,有布白、透白、留白、衬白的作用,显得形象更加紧凑、集中和分明。以虚求实,疏淡空灵,简而有意是民间青花中的一种表现意境的空间美;而以实求虚,青中求白,密中求疏,又是另一种“黑墨团中天地宽”的艺术意境的空间美。

青白对比,水路的穿插是青花构图中的重要规律。这不仅因为青花纹饰和造型是一个整体,它附着于器型之上,是从属于造形的一种装饰。均衡、灵巧的色斑分布,易于达到理想的装饰效果而不致于破坏造型形体。

三、结语

中国画的不断发展变化,人们的审美观点在不同时期的改变,各种不同的艺术形式间的相互渗透和影响,对于陶瓷装饰是进入了―个创新求变的时代,但是渗透和吸收,并不是直接的移植过程,而是需要创作者对中国画的领悟与掌握。表现形式技法、工艺方法有机的融合,还要注意处理材质问的区别,工具不同的运用。在陶瓷装饰上还有一个立体器皿与中国画平面处理上的不同的要求,在立体器皿上要注意主要视觉面的主题安排和表达,以达到一定的艺术效果。

上一篇:高温颜色釉装饰技艺 下一篇:江西省迎奥运中青年陶瓷艺术大赛火热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