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画教学范文

时间:2023-03-01 10:48:54

水墨画教学

水墨画教学范文第1篇

一、注重教育理念教学,培养创新意识能力

水墨画在很多人的眼里觉得神圣莫测、高不可攀,所以要求自己的孩子学习起来做到循规蹈矩、严肃认真,有些大人甚至把徐悲鸿、齐白石等名家作品推崇为楷模,要求学生“依葫芦画瓢”“拷贝不走样”,完成的作品往往也以临摹得“像不像”,画得“逼不逼真”为评判依据,孰不知这大大扼杀了孩子们的天性、灵性。纵观几年来的小学美术教材中的水墨画教学,我们不难发现一个重要的信息:较以前的水墨画教材,现在的水墨画教学改变以往临摹为主的教学形式,更多的倾向于游戏中学习水墨语言符号,并用水墨的语言符号来表现学生的内心世界和生活,从而准确地把握学生水墨画教学的脉搏,使学生更好地学好水墨画,并从水墨画的创作中体会到快乐,从而对水墨画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注重用现代教育理念来进行水墨画教学,在教学中不断从水墨游戏中感悟“新发现”,从平等对话中产生“新想法”,从大胆实践中产生“新玩法”,注重绘画与生活的联系。

让学生摆脱机械的水墨画表现样式,在不知不觉中掌握基本的水墨画笔墨技巧,发展了个性,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这几年的水墨画教学的实践中,我积累了一些教学方法,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水墨画水平的提高,对水墨画教学作些小结,供同行借鉴。

二、训练用笔浓淡变化,体验墨线丰富多彩

单纯的训练用笔、用墨是枯燥乏味的,在教学中,我不时地在训练上有针对性地做些调整,比如写生一组《带花纹的器皿》,目的是用各种粗细、浓淡变化的线条来装饰器皿。完成基本的形状后,我简单地示范了一下几种用笔的方法(勾画长短、粗细不同的直线、波浪线、折线、弹簧线及螺旋线等),然后鼓励孩子们:“我们来做个游戏,看看哪个同学能用各种墨线、形状来装饰这样器皿。”这样,孩子们的积极性非常高涨,在不知不觉中体会到了用笔的方法,增强学生对毛笔的控制能力,体验到柔软的笔毛在宣纸上画过时产生的顺畅感,初步获得对用笔方法的感悟,表现出来的墨线也丰富多彩。

三、鼓励学生大胆创作,激发学生创作热情

鼓励他们“敢于打破常规,大胆创作,敢于创作,不要把成人学习的那套山水、花鸟程式画法照搬过来”。他们在这种轻松自由的气氛中作画,在这种“以情激情,以情燃情”的鼓励下作画,再也没有拘束和顾虑,极大地激活了他们的思维,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热情,学生这时才会觉得绘画不是负担,而是一种乐趣。因此作为教师,在辅导儿童创作过程中,不能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儿童的作品,不能用“像不像”来作为衡量好坏的标准,即使发现学生作业画得不好,也要找出其闪光点。千万不要吝啬说一句表扬的话,如:“你画的真棒!”“你这个地方画得好极了。”“你的色彩真漂亮!” “你比老师画得还好!”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学生们会因为得到鼓励而使自己的个性得到张扬,从而给自己留下了成功的机会和希望,这会对孩子们的一生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在教学中,我还发现好多孩子对科幻题材情有独钟,抓住这个特点,在今年的科技节,我设计了一个以科幻为主题的创作活动。在创作中,我鼓励孩子们自拟题目,围绕主题建构、搜集材料,充分发挥想象力,完成一幅科幻画的草稿,在水墨创作的时候,师生共同讨论表现方法,其中有:1.用浓淡变化的墨线勾勒,以点、线、面的形式表现出所描绘对象,然后渲染、艺术处理。2.先以大块的墨或色表现背景,再勾勒其主体部分。在作画中不时鼓励学生在技法上多法揉合:揉搓皱纸法、冲水、冲色、吹墨等,让学生寓学于玩。如在画水墨风景画时,鼓励学生大胆用水拓法来表现天空或流水、用冲水法表现雨后的树林、……经过孩子们用心的构思、充满热情的创作,不久,出乎意料的特殊效果展现眼前,一幅幅绚丽多彩、韵味十足的水墨画呈现在眼前。

四、鼓励师生相互合作,师生关系更为融洽

然而,学生在表现一幅水墨画时,教师不应做监督者,而做参与者,彼此一起完成,鼓励互相合作,互通有无,使师生关系更为融洽,使学生更加自信。当一幅水墨作品被表现出来时,对于一个画者来讲,最想得到的是他的作品有观众!这时,老师应该用特有的方法让他获得观众。我们学生的观众是学生团体,是学校的老师,是家长,能展现在这些观众的面前,那么作为画者,当然兴趣大增,自信大增了!在教学中,我领悟到这点时,我努力满足他们,对于初学者,我将他们的“不成熟”的作品加以简单装裱,让其呈现给父母!在父母那,他们会得到赞许,也会有更多的自信!有时,我还将他们的作品装裱之后定期展览,从同学和老师的赞赏中让他们得到欣慰与自豪!有时,我还将他们的画用来装饰校园,学校的书画环境都是他们的作品,他们的成就感从而倍增,快乐也有此而生!这一切都给他们的前进带来了无穷的力量,有力推进他们创造性活动。

水墨画教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幼儿 水墨画教学 优化策略

一、优化幼儿水墨画教学的动机

目前幼儿水墨画教材很多,但教材内容还是以传统的花鸟、山水题材为主,内容陈旧,市面上一些水墨画的教学影碟也过多地强调技法的学习和模仿,从而使从事幼儿水墨画教学的老师产生误导。这些与当前素质教育提倡的发展幼儿主动创新精神观念有很大距离。

水墨画最有利的一点就是它的可操作性,而幼儿学习活动中最主要的方式和内容就是操作学习。如何将水墨画从单纯的模仿性操作学习向提高幼儿学习兴趣、锻炼思维和感知力的探究性操作学习及创造性操作学习转变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我对优化幼儿水墨画教学模式探索的动机。我从数年的水墨画教学实践中看到孩子们对贴近儿童世界的动物、人物感兴趣,对纯技法的山水花鸟而望而却步。遇到山水之类的活动,幼儿往往只能先欣赏图片,然后经由老师示范指导后再作画,这样绝大多数的幼儿会照本作画,缺少发挥想象的空间,甚至有些幼儿连下笔都不敢。这些现状使我产生了改变老套教学模式的想法,在幼儿教学时利用幼儿身边的事物为题材进行教学,这样幼儿既有经验又有兴趣,大大增强了幼儿的作画效果,还能够省去教师一步步的示范作画。例如:中班下学期让幼儿以父母为题材进行《妈妈的头发》、《抽烟的爸爸》等绘画活动,这些是幼儿经常接触到的,在作画时幼儿能够发挥创造,结合现实进行想象后,一个个下笔都很流畅。

二、幼儿水墨画教学的优化策略

在以往的教学中,经常会出现在欣赏水墨画时幼儿无法体会水墨境界的现象,在学习调墨时幼儿弄得满身是墨,在学习技法时幼儿无法投入更多的兴趣,在作画时幼儿“复制”和老师一模一样的画面。在实际的教学中,我领会了新《纲要》的指导精神,依照具体的培养目标为教学模式的优化制定了以下策略。

1.优化教育理念——以儿童的方式教育幼儿。

非儿童的教学方式不仅泯灭了幼儿的个性、扼杀了幼儿的创新精神,还会导致幼儿健全人格的分裂。告知式的教育能让幼儿求知却不一定能陶冶幼儿的心灵。幼儿教育作为一种人的教育就要向探究式教育、交往式教育、形象化教育转变,使幼儿的学习过程成为体验、感受、表达、创造的过程。根据皮亚杰的理论,儿童对外部世界认识是以活动特别是探究式活动为中介的。所以在水墨教学中,幼儿的操作一定要到位,要杜绝教师因怕麻烦而“包办代替”的行为。如调墨时,墨色的浓淡在于水分的多少,幼儿没有直接动手操作就不会有这样直观的认知,在作画时作品就不容易出现浓淡墨之分。

2.优化教学形式——以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为基点“趣”化教学环节。

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幼儿的生活就是充满乐趣的孩童世界。教师从孩子的视点切入,找到他们的兴趣所在和情感需求,并在教学环节中增加趣味性,使教学形式得到优化。而幼儿水墨画教学的“趣”就在于“童趣”。在活动时不能死板,教师教学设计要以情境创设、游戏穿插来激发幼儿的兴趣。有了兴趣的支撑,幼儿的作品就会自然而然地凸显出童趣。

3.优化教学方法——以创新思维带动幼儿实现“技”与“创”的融合。

作为幼儿水墨画学习的组织者,教师应设法为孩子们提供和创造主动发现学习的机会,注重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启迪幼儿的创新精神。将技巧的学习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在技法中创新,在创新中学习技法,使绘画变得更有趣味,更能打动幼儿。

4.优化师幼、同伴关系——以幼儿为主体,实现“教”与“学”的互动。

在水墨画的教学中既有师往,又有同伴交往。在师往中,教师的教育行为和教育手段与幼儿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同伴交往中,同伴之间通过讨论、交谈而产生认同感并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正是师幼、同伴互动互学的好时机,能使水墨教学模式得到进一步的优化。

三、幼儿水墨画教学内容的选择

用毛笔画画,能大能小、能粗能细,挥洒自如,很符合幼儿作画大胆、构思随意的特点。无论是作品的欣赏还是技法的练习,在内容的选编中都要遵循幼儿的身心特点及学习规律,注重趣味性和创造性。

引导幼儿欣赏水墨画的意蕴美,应从幼儿的兴趣点切入。誉满全球的水墨画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牧笛》等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将孩子们带入意境优美、气韵生动的水墨世界,是大班幼儿很好的欣赏与作画题材。

欣赏大师的作品可选择构图明快、情趣生动的画。如吴冠中的点线结合的画、吴作人的动物画等,这些都是适合中班幼儿模仿创造的作品。

水墨画教学范文第3篇

小学美术 水墨画教学 教学方法

在当今的小学美术课本中,低、中、高年级均有“水墨游戏”课程,在新课标中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在《美术课程标准解读》中,在“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对于学生的要求有如下解析:学生应分别在三个方面达到一定的目标,分别是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目标。而具体到阶段目标,低、中、高学段在“造型・表现”一栏分别提到“……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现造型活动的乐趣”;“……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由此可以看出,小学美术课本中出现的“水墨画”课程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传统教学”,更不可能也不应是成人水墨画技法的“传授教学”。对比过去的教学,新课标的要求更强调“形象、感性、情绪、想象、个性、创造、体验和实践”。

一、传统水墨画教学弊端及思考

传统的水墨画教学所注重的只是专业知识和技能技巧传授,学习表现的内容往往仅局限于教材和书本,不能很好的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学生跟随教师一笔一画的“依葫芦画瓢”,在这种概念化程式化的学习方式下,学生们的思维空间、想象空间、表现空间、个性发展受到局限,他们得到的仅是“像与不像”、“对与不对”、“行与不行”、“好与不好”这样的评价。水墨画课堂成了教师展示自己水墨画基本功的舞台,学生成了台下的观众,他们看着老师的表演,既赞叹又望尘莫及,当他们自己拿起画笔的时候,不知道该如何下笔,只能跟着教师临摹,一旦离开教师的牵引,他们更是无所适从。长此以往,他们逐渐对学习水墨画失去了兴趣。

因此,作为今天的小学美术教师,需要重新思考两个问题:“水墨游戏”的教学目标该如何定位?如何上出既能吸引学生又能体现对祖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发展,还能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水墨游戏”课呢?

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方法上锐意改革创新。笔者认为改革创新主要包含四个方面:一是深入了解学生,体察他们的所思所想;二是采用多种教学策略,灵活掌控课堂;三是启发学生,变僵硬的程式化构图为个性化布局;四是鼓励激发学生,对自己和别人的作品进行多元评价。上述这些,都是为了充分地调动和培养学生们的独特思考力和创造力,使教与学的关系充满着灵动、活跃、和谐、个性,使水墨画课堂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

黑格尔指出:“最杰出的艺术是想象”。试想,人的想象力是无限的,人有了想象力便有了思维的最大空间。如何让水墨画真正的走近学生?如何让学生运用水墨画的表现形式展现自己的所思所想?如何让少儿的独特创意(写意)通过水墨画的构想去呈现他们的真情实感?如何以更多的物质材料和创新策略的介入成为探索少儿水墨画教学新路的艺术手段?教师通过水墨画的教学,引导学生大胆地发散思维,给予水墨画想象的天空、创造的灵感、表现的激情。水墨画既有高雅、深奥的一面,又有自由、游戏的一面。儿童的感觉是很直观很真诚的。

二、水墨画教学的理性认识

每一位从事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老师都应该清楚的知道,对儿童进行的美术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而不是某种专业技能技法的培训教育,水墨画教学正是如此。在小学美术课本中,水墨画课常以“水墨游戏”这样的课题呈现,目的是想让水墨画教学与学生之间更加贴近,并且,游戏的形式更能唤起儿童的兴趣。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也更能引起儿童心理上的有意识的注意。与其他少儿美术门类的学习相比,水墨画对少儿的吸引力显得较弱,究其原因有如下几项。

1.工具的差异

水墨画传统的技法,要求“笔、墨、纸、砚”等一应俱全,如果再备足水、色、盘、印等工具,要摆满整张课桌,学生作画的空间只能小了又小,课前准备繁琐,课后收拾亦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其他画种的学习,对于工具的要求,显然会精简许多,

2.认识的差异

持传统的水墨画教学态度的教师,往往将“临摹”看成是水墨画教学的常用模式,认为临摹走的是一条“捷径”。殊不知,“临摹”会误导孩子,长此以往,他们只会画临摹过的画,除此以外,便无从下手。因此,对水墨画学习心有余而力不足。

3.观念的差异

有些教师认为,今天正处在信息化时代,诸如“水墨画”这样老套的画种对儿童来说已是可有可无,因此不认真对待水墨画教学。长此以往,儿童也对水墨画兴趣不大。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理念的背景下,笔者不禁要问:儿童水墨画教学,路在何方?“水墨游戏”教学,路在何方?

水墨画是我国的传统文化艺术瑰宝,和中国京剧一样是国粹。正是为了推动我国少儿学国传统艺术,增进儿童对我国水墨画的了解,提高兴趣,促进文化艺术的传承,同时也是为了锻炼少儿的创新能力,水墨画教学因此被编入美术课本,成为孩子们的必修课。在过去的传统教学中,有不少教训,特别是在观念和方法上存在问题。正如美术评议家陈履生提到的“现代化对传统文化的消解使中国人的水墨感退化,对于儿童来说,那种感觉可能仅存于血缘之中”。可见,要让儿童的天性、儿童的率真与程式很强、规范很严格而且积淀又很深厚的这么一个文化遗产来相互碰撞,就是要孩子从小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让孩子与我国的传统艺术靠得近一些,同时将自己幼小稚嫩的感情融入笔墨之中,将水墨画的高雅、深奥与儿童的童趣、游戏结合在一起,在这样激起的火花中,我们会看到儿童的天性得到了尊重,传统艺术得到了拓展。

三、少儿水墨画教学方法与策略

既然说传统的水墨画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现代人才的培养目标,那么,作为美术教师,我们又该如何思考,怎样才能探寻出在一条少儿水墨画教学的新路呢?

1.引导孩子从认识自己的生活入手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对于孩子而言,生活就是最好的老师。要画出最美、最有真情实感的水墨画,必须到生活中去体验。例如:美术课本中为了让孩子理解水墨线条,表现出水墨线条的枯,湿,浓,淡,粗,细,连,断,把“画线”比喻成“去散步”,因为孩子对散步有直接的生活体验,他们也能够较好的理解“经过草地、小河、山坡,天气不断变化着;下雨了,下雪了,电闪雷鸣……”这样,教师引导他们先从心理上握住墨笔,在想象的世界里畅游一番,心中构思好画面,之后再拿起毛笔,一边寻找感觉,一边自由地让线条游走于纸端,也许在不经意的“涂鸦”中,反而会产生神来之笔,起到意想不到的独特效果。

2.引导孩子学会观察、学会取舍、学会表现

每个孩子都对周围世界非常感兴趣,但他们往往只注意事物的表面。要让他们去表现生活中的场景,或是自己感兴趣的物体,教师必须引导他们仔细地观察要表现的对象或启发他们展开想象。教师在课堂上经常用到多媒体,在没有实物的情况下,可以借助多媒体,将被观察对象的影像制成幻灯片,播放给学生看,让他们仔细地观察,找出事物的大体特征并且大胆地进行整理和概括。一般说来,儿童时期正是手、眼、脑的协调发展时期,也是感觉、知觉、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的萌动时期,他们对事物的敏感和观察力特别强,思维灵活,想象丰富,只要教师在课堂上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注意调动起他们的学习热情,运用启发式教学策略,并适当进行范画演示,鼓励他们乘兴而作,勇敢释放自己的创作激情,相信孩子们会放下思想包袱,在水墨世界里自由驰骋,也一定会画出自己心中最美的画卷。

四、水墨画教学应成为真正的水墨游戏

在“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游戏”是指教师通过安排学生做游戏的方式,使学生感受各种造型活动的乐趣,最终实现自我真实情感的教学方法。这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时还能够使全班同学共同参与到一项非常有趣的活动中来,有益于班级体的团结和合作能力的形成。当然,教师在引导学生游戏前,首先要将自己的情绪调整到一个最佳的点。

要让水墨画课堂生动起来,要让水墨画成为真正的水墨游戏,教师还要作更多的思考。

1.作画工具的多样化

我们知道,传统的水墨画技法只能使用毛笔,儿童水墨游戏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毛笔的替代工具。比如:棉棒、鹅毛、柔软的树枝,甚至还可以鼓励孩子们直接用手指去画。儿童在接触这些工具时,首先是惊讶和好奇,然后便急着想去尝试。此时,教师的启发引导和示范就变得尤为重要。要告诉孩子们的是,这些工具和毛笔比起来,有较大的差别,在表现物体时,既要大胆,又要谨慎。

2.独立作画与小组合作相结合

在新课标理念中,也十分提倡孩子们的小组合作学习。首先,教师帮助营造合作的氛围是调动学生合作学习的关键之一。在水墨游戏课堂里,小组合作能够激起孩子们的兴趣,他们可以像“过家家”一样,先讨论,再分工,然后来扮演好各自的角色。你画小鸟,我画大树;你画人物,我补外景;你画小河,我添远山;你画动物,我加森林……孩子们在合作中游戏,在合作中快乐,在合作中寻找感觉,在合作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到属于自己的创作天空。

3.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学习内容

小学段的水墨游戏课程应把着眼点放在引导学生感受、体验上,教师需要引导他们将看、画、玩融为一体,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兴趣跟随、体验、感受、发现,有目的地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开展教学活动。但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学习的深入,须给他们增设适度的水墨画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创作练习,鼓励学生表达个性、张扬个性。

五、尊重儿童天性激发创造潜能

艺术大师毕加索曾说:“人们都听不懂鸟鸣是什么意思,但却都喜欢听它的声音。”

对于儿童水墨画,或者说水墨游戏,我们需要关注的,不应是他或她画得像不像、对不对,而是要在课堂上保护孩子们的天真和灵感,更不能强迫他们过早的按成人的标准临摹名家的画法,“尊重孩子的天性”和“激发创造的潜能”应成为包括水墨游戏课在内的美术教学中的重要原则。

儿童水墨游戏有别于成人水墨画。这是因为儿童幼稚,单纯,心灵纯净,他们的画不受绘画“程式”的限制,因而形成了儿童画独特的稚拙美。他们在用水,墨,色表现物体的时候,往往没有细节刻画,也看不到透视变化,这是由他们的年龄特征和认识所限制的。如果我们看到他们画的人物只有眼睛、鼻子、嘴,而没有耳朵和眉毛;如果我们看到他们画的汽车只有车身和轮子,而没有车窗;如果我们看到他们把人物的腿画得上细下粗且没有脚……我们只能说,这时的孩子还处在对事物进行认识的初期,这是他们思维活跃,大胆的童真的表现。重视水墨游戏教学,就是尊重孩子的天性,鼓励孩子的创造。一幅水墨游戏作品就是一颗童心,就是一个纯真的童年的影子,还是一片情感的净土的写照。我们能从一幅幅水墨游戏作品中感受到孩子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对色彩的赞美,感受到画面中旺盛的生命力。而这正是在祖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熏陶下,儿童自己用心灵绘制出的富有想象力、创造力、生命力的水墨画。

对于水墨游戏教学方法的探索,路还很长。在师生不断的学习与交流中,相信我们会迈出更具创造性的脚步。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美术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白金.中国校园文学网,2006.

水墨画教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创造教育 小学国画教学 创新意识 观察 想象

一、引言

中国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它博大精深,文化内涵深厚。让学生从小接触学习中国画,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情感,也是中国画继承与发展的重要途径。国画最重要的莫过于笔上水分的掌握,同时,教师设定一个共同的模式标准,让学生达成,学生面对的不只是反复的枯燥的技法训练,而是太多的想象、创造的自主空间,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提高,从而就会更加热爱中国画。

在小学国画教学中,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国画教学是不少美术教师感到为难的课题。由于历史文化的影响及传统教学模式的长期影响,小学国画教学还是以临摹范画或教师画一笔学生练习一笔的现象为主,一节课下来,全班完成了同一幅画,学生也将在课后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很快忘记干净,这是什么原因呢?不外乎有以下几点:(1)国画教学的过程比较繁琐,一些教师因此而不愿涉足其中。(2)小学生对毛笔的控制能力较弱,对笔力、意境等一些抽象的名词不易理解,教学上颇有难度。(3)教材中对于国画课课程安排偏少,开展国画教学有一定的难度。(4)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不够扎实,对国画的教学心有余而力不足。故改变现有的传统的国画教学模式是当务之急。在我的国画教学中,应改进传统的方法,努力地探索新的教学方式。美术教育家勒温费尔特说过:“儿童只要被给予充足的时间、帮助,获得与创造性材料接触的机会,而不被强迫接受成人的模式和规范,那么每个儿童都能成为艺术创造的能手。”在教学形式上我是这样做的。

二、激发学习兴趣,鼓励做课堂的主人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明确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什么。现代艺术教育的本质是唤起儿童对艺术的兴趣,引导和激发儿童用真实的情感体验生活,感受自然的美感,陶冶情操,学习用真情去表达和创造美的乐趣。在生活的乐趣中,培养儿童的创造性思维,使他们成为具有好奇心、创造性的和不断探求的人。在各种教育活动中都应如此,而艺术教育在这方面更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

(一)游戏激趣,引发学生“创造性”学习。

在水墨画教学中,传统教育模式是一直被教师沿袭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即以临摹为主、注重笔墨技巧的教育教学方法。固然国画是中华民族传统积淀的产物,如不能熟练地运用前人为我们留下的“传统技法及传统文化”,则无“国画”可谈。但是,只注重传统笔墨技法,脱离儿童的生活,儿童无感受,无触动,何谈创造性思维呢?我在水墨画教学中既注重传统技法、传统文化的渗透,又注重在学生学习的同时开发其创造性思维,培养审美能力,把弘扬传统之精华,树立创新的意识,引导学生“创造性的学习”作为我教学的追求。国画与蜡笔画、水彩画等不同,一瓶墨水一张宣纸就可以产生变化无穷的迹象。刚开设国画课时,我引导学生通过玩墨,玩笔让其发现笔的运用,刚接触《国画》,学生对国画很陌生,不知道毛笔、水、色,墨在国画中的不同用途和使用方法。如我在教中国画用笔用墨时出现这样的情景,“老师,我画出的线条怎么那么花?”学生A拿出毛笔兴奋地在纸上练着线条。这时学生B急切地叫道:“老师,我怎么画出的线条那么干枯,像焦掉一样”没等我发话,号称小画家的学生C慢条斯理地答道:“简单,一个毛笔上的水分太多,一个毛笔上的水分太少。”说话时特地把两个“太”字加重了语气,简直像长者在对孩子说教。

教学中我通过学生运用毛笔的游戏实验,让学生亲身去体验与发现技能、技巧。让学生将毛笔蘸上浓墨在宣纸上自由挥运,上下、左右、来来回回得“乱涂乱画”,直到笔干墨渴,然后蘸水、蘸墨继续运动……游戏结束后,互相展示,引导学生认识他们作品中所创造的各种墨色及墨色产生的原因,帮助学生比较、分析作品中各种点、线、面是如何通过不同的用笔表现出来的。学生很惊讶原来在自己的随意涂画中已经不自觉地运用了中国画的一些基本笔法、墨法。激发学生有意识地进行一些笔墨基本训练的热情及提高运用、表现能力。使其明白了:太花是因为笔上水太多,太干是因为毛笔蘸水太少的道理。在教学中,我并不具体教学生“按老师的步骤一步一步地做”,即传统教学方法,而是要求学生根据总体要求自己探索实践,并在实践中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笔墨技巧,即“不教而教、”“创造性学习”的教学思路。

(二)采用多渠道的教学方法,引发儿童对水墨画的兴趣。

为唤起儿童对水墨画的兴趣,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从三方面加以探索。

1.选择作画内容

传统的小学的国画教学内容;山水、人物、花鸟以传统的单墨进行着,小学的国画教学内容的选择应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贴近他们的生活。如《画故事》、《戏剧人物》、《动物的脸》等,而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梅兰菊竹、花草虫鱼等。

2.开放艺术理念

即以多元化的艺术理念来指导学生的国画学习活动,而不仅单一地以传统中国画的审美理念进行艺术创作,如《有趣的文字》一课,即是以现代构成的理念,引导学生在对文字与符号文化的认识与探讨中,感受抽象艺术与画面构成的独特美感,并努力尝试用中国画的勾、写、点、染等各种手法进行表现,体验中国画艺术的独特美感,学生的作品也显示出了种种不同的文化气质和审美趣味,给人以美的享受。

3.丰富表现形式

以更加自由多样的方式进行创作活动,而不仅仅用传统的笔墨技法,鼓励学生尝试一切可以的手段与方法,进行多样化的创作实践。如我让学生创作《春天的花》的主题,就鼓励学生结合油画棒与水彩色在宣纸上进行了大胆的表现,由于油画棒的不融水性和可操作性,最后的作品不但各种细节丰富,而且具有一种独特的装饰效果。因此,教学的实践中,我体会到中国画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艺术,其自身的发展也是一个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作为儿童的一种美术学习活动,其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促进自身的发展,更应以一种开放的理念来加以把握,既能很好地植根于传统的土壤,又能海纳百川,以现代的各种艺术理念来丰富其营养,只有这样,儿童的国画学习才会像一棵枝繁叶茂的常青树,不断地壮实粗大。

三、利用范例,提高学生观察力、表现力

每个人都具有创造力,只是大小不同、显现及未显现而已。为了给学生提供挖掘自身潜能的环境与机会,我提出以观察为主线的教学思路。因为观察能力是记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想象力、创造能力的基础,人们观察事物,不只是用眼睛,更重要的是用脑子。潘天寿在画论中谈到:“要到生活中去写生。关在房间里闭门造车,是画不好画的。要善于观察生活、分析生活。所谓‘读书万卷,行万里路’,指的就是要加强学识修养,体验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也是我在教学中长期实施的教学目标,而通过水墨画教学在观察能力培养的同时也对创造性地运用笔墨技巧起重要作用。在水墨画教学中,学生在尝试“各种笔墨技巧”的练习后,对实物进行细致的观察,以观察为主线,搜集创作素材,探究笔墨技法。观察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他们往往看得少,对事物极其生疏,如在画“熊猫”这一课,老师对熊猫的各个结构分析清楚,然后让学生感受分析不同情况下的熊猫各种神态,再让学生进行创作,这时学生表现出来的熊猫各不相同,发火的熊猫用红色。也可用各种颜色,如在画熊猫头四周的毛时,有的学生用干笔来画,体现出了笔的质感,这说明他们是用自己的感受来进行创作。每个学生有着自己的理解,他们能够用自己的笔墨来体现自己内心的感受,利用各种不同的范例的比较,让学生选择自己较为满意的作品,从而传授些构图技巧等,让学生较容易地接受国画的基本知识。总而言之,我认为儿童的国画教学既要引导学生从传统艺术中了解特点、学习规律、吸取营养,又要帮助儿童从各种现代艺术的思想、艺术家的创作方法与风格中领悟一些新的艺术规律,来建构自己的审美思想并融入自己的作品中大胆地进行表现,表现出自己真实的生活与情感。只有这样,儿童的国画学习才富有积极的发展性意义。

四、引导求异,培养创新意识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也是素质教育的主旋律。在学生的造型活动中,我尊重他们的个性,既可以用写实的手法,又可以夸张、变形;在色彩上可以按客观去表现,也可按主观意识去表现。实践证明,这样有利于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他们都能创造出风格各异的画面,令人耳目一新。如“老师,我的枇杷蓝画画得太偏右了,那可怎么办?”学生D急着把目光投向我,没等我发话,学生E抢着说:“可以在空的地方补画上一些东西。”“枇杷”、“樱桃”,其余的学生也纷纷抢着说。学生A抬了一下头,望着我神秘地说:“我就和他们画得不一样。”学生们听到马上凑到她的桌前,我也跟了过去,低头一看,她在篮子的把上添加了红红的蝴蝶飘带,我当即表扬了她……这是我在上《枇杷的画法》一课。为了摆脱国画课一味的技能训练,我让学生进行适当的创作,哪怕一个小的细节也好,尽可能不要和老师的范样雷同,也一定不要与同学一样。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有的添加枇杷、有的添加樱桃、也有的添加小鸡和小金鱼,有的还添加了彩带。学生眼中的中国画开拓了一个宽阔的空间,变单一为丰富,它的丰富性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提高学习兴趣,从而加深他们对中国画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方法不止于此,这就是要求美术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启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鼓励学生活跃思维,激发创新意识。

五、搭设情意之路,抒发内心真情

皮亚杰认为:“兴趣是能量的调节者,它的加入便发动了储存在内心的力量”。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便能将自己内心的情意抒发出来。“情意性”展现才是学生内心深处思想、意愿的真正表达。因此,水墨绘画融入“情意性”教学相当重要,我运用水墨画配诗句,水墨画配故事的教学方式,尽可能地为学生抒意提供方便。

(一)运用诗意,绘出真情。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对作品的语言表现力作具体的、深入的挖掘,有助于准确把握作品的立意和思想感情倾向,进入作品美的意境。画诗是为了懂诗、赏诗,孩子们在理解的基础上把诗画出来,不但是对教学成果的一种反馈,更能发挥他们丰富的想象力,也使孩子们更好地体会到了“诗中有画”的道理。水墨画具有诗歌的语言特点,也兼具视觉造型艺术心理直接反馈的表现深度,更重要的是深藏不露的心灵倾诉。其表述方式往往超越视觉极限,将思维层次推展至更加深广的界域,达至经典的完美境界,这是对水墨画应有的历史定位。既然它具有诗歌的语言特点,那么与诗歌也应该具有一定的联系与共同点,我们可以结合学生早已接触或熟悉的诗歌来充分表现他们的绘画意境。有许多孩子早在幼儿时期就在家长的引导下开始尝试背诵简洁上口的古诗,还有些孩子在平时的语文知识及课外汲取中,早已有相当多的古诗存放在自己的记忆当中。要让学生根据完成的作品添上自己熟悉并且与之相适应的诗词,这就需要他们对作品有相当程度的体悟,倾入自己的情意。如我在教授《猫头鹰》该课内容时,将主体放入一定情境之中,引发学生思考。有位学生将猫头鹰当作了一位思乡的朋友,独自蹲坐枝头,看似精神抖擞,殊不知他的内心满是思乡之情,故以一首《静夜思》加以表达。还有很多学生为了能拓宽自己的绘画思路,以诗句引出绘画的题材,通过诗句原有的含义,阐述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孩子们用画笔和心灵把古诗的含义体现得淋漓尽致,也充满童趣。创作了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水墨作品。

(二)结合故事,表达真情。

儿童从小就爱听故事,特别爱看有图画的书报。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延伸活动来描绘静止的画面,把“故事”与“画”结合起来,在学生看来是入情入理的,而且能很快接受并投入绘画的创作中。画故事的整个过程都是对学生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想别出心裁、构思出与众不同的内容、情节。所以将故事与想象力作结合可产生无限的创意空间。这种水墨表现的题材很多,但在选择上也必须符合儿童特点,如《小蝌蚪找妈妈》、《比比谁最美》等,这些内容都有一定的情节,都是一则有趣的小故事,通过生动的讲述和回顾,可以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幅画面,得到感染,并激发其作画的愿望。每个小朋友的想法各异,通过互相描述,可进一步丰富想象,然后提供片段的描绘,给学生以一定的表象,再以补画的形式要求学生创造一幅情意画。这样结合故事,层层过渡的绘画形式,利于学生表达自己的真实理解,也更能体现他们的内心感受。

六、结语

总之,我认为儿童的国画教学要引导学生从传统艺术中了解特点、学习规律、吸取营养,来建构自己的审美思想并融入自己的作品中大胆地进行表现,表现出自己真实的生活与情感。这样对拓宽儿童知识面、丰富想象力,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造能力都有好处。

参考文献:

[1]陶行知教育文选[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创造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3]张安吴.少儿美术.2005.11.

水墨画教学范文第5篇

1 拓宽教学内容,促进发散思维

如《熊猫》一课,首先是让学生观看熊猫的图片或让学生讲述一些有关熊猫的故事等,在学生了解了有关熊猫的结构后讨论一下用墨的处理。再让学生分析熊猫的生活习性,或者讲述熊猫有关的动画片等,最后把自己所想表现的形象以及周围环境作进步的练习,并且完成一幅作品,这样就给予了学生一个自由发挥的余地,创作的空间。

2 改变形式,提高学生的兴趣

传统的教学中是以教师传授技法为主,重视画面的构图,每位学生在已有的框式下进行临摹,学生最终只能成为画匠。学生间的联系较少,缺少互相比较共同进步的机会。我在课堂教学中如《猴子》一课,是让学生观看猴子在生活中的录像,在分析猴子的结构特点以后再对用墨做了相应的要求,通过示范,学生对猴子的画法了解了,再让学生自己分析如何来完成一幅有趣的作品,通过练习,最后要求全班同学在一张长卷上共同完成一幅画。这时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发挥,同学间的协助精神得到了培养。通过共同作画学生能够相互取长补短,绘画水平得到提高,同时学生的绘画兴趣也越来越高。

3 多渠道,培养创新意识

康德言:人是借助令人惊异的能力——想象力创造文化的生物。培养创新意识,首先需要以下几个条件:①创设一种宽松的教学气氛,使学生充分开展创造认知活动,产生乐于创造要求。②民主、亲密、平等与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进行创造教学、培养儿童创造性的前提。③在创造教学的内容安排上,必须具备准确的有利于产生联想的指导理论和有利于创造思维的充分活动。

4 内容形式多,学生热情高

在传统的儿童画教学中,大多形成一种固定的模式,从整体到局部,太过理性,不适合针对儿童这种年龄层较小的对象。儿童与成人的艺术概括相反,是非理智的思维活动。儿童所表现的视觉意象,更多的是把注意力放在主观需要上。由于儿童特殊年龄段的独特心理,他们的注意力注定不会坚持太长时间。因此,有必要让儿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对象或画题进行描绘,才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当然,还要经常让儿童欣赏优秀的艺术作品,如摄影、绘画、雕塑……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这将对以后的儿童画教学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

5 工具材料的更新,使学生产生新奇

受到传统水墨画的影响,学生头脑中绘画水墨画的材料是毛笔、墨汁、国画颜料。而我在教学中允许学生用水粉颜料,并且能用水粉画的方法作画,还可以用油画棒等材料来作画,这样学生在材料的应用上是多种多样的,学生乐意利用其它各种材料来进行绘画,效果也十分理想、兴趣很高。

水墨画教学范文第6篇

【关键词】水墨画;教学;经验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3-0049-1.5

中国画元素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已呈现出日渐普及的趋势。其应用、研究的范围之广,内容之多,乃至成果之多,应该说是前所未有的。有从传统文化角度提出的,也有从中国画美学角度阐述的,更有从中国画情感角度研究的。当然,最多的还是从中国画的构图、空间、虚实、透视、笔法、墨法等具体的形式法则角度论述的。但是,以上种种研究与应用主要是在理论与工笔画方面展开的,而进行中国水墨画课程教学的研究,却较为鲜见。为此,笔者认为要全方位、多风格、高层面地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设计有机结合起来,艺术设计类专业中国水墨画的教学研究是不可或缺的。

一、现状与分析

在全球化的进程中,文化艺术的趋同逐渐形成了文化艺术较为单一的局面,如何较好地发展地域性、民族性的文化传统,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文化格局,已经成为包括艺术设计领域在内的文化领域需要直面的重要课题。纵观当今的现代艺术设计,其民族性、地域性越强而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喜爱已是不争的事实。

开展此项内容研究,旨在把传统的、别具风格的中国水墨画,科学、合理而高层次地应用于我国现代艺术设计之中。同时,它还可以拓展设计类专业学生的思维,增强其知识的广泛性,丰富其艺术表现语言,增强作品的民族特点,从而全方位、多风格、高层面地提升学生的设计水平,这也符合现代艺术设计未来发展的需要。水墨画是中国绘画特有的、最具中国画特点的绘画样式之一,作品讲究“气韵生动”,不拘泥于物体外表的肖似,强调抒发作者的主观情趣,讲求“以形写神”“离像而求”“意在笔先”“缘物寄情”的造像原则。作画时注重造型概括洗练、黑白分明,用笔用墨灵活洒脱、刚柔相济、虚实相生、变化无穷。其作画过程,几乎涵盖了中国画所有的用笔用墨技巧和方法。很多艺术家都把水墨画的艺术元素应用在艺术设计作品中,并且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如靳埭强和陈幼坚两位就是很好的代表。但水墨画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基本都停留在具体的实践与操作的层面,而在教学的方法与内容的安排上还鲜为人知,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研究和探讨。

二、课程的内容与形式

(一)笔墨基础体验

1.传统笔墨练习。众所周知,“笔墨”历来是评价中国画优劣的一个重要标志。五代画家荆浩在他重要的理论著作《笔法》中明确指出:“笔者,虽依法则,运转变通,不质不形,如飞如动。墨者,高低晕淡,品物浅深,文彩自然,似非因笔。”清代画家恽南田也说:“有笔有墨谓之画。”可见笔墨在中国画中的作用与意义。

笔墨是在中国绘画史中形成的一种精英化的独特的视觉艺术语言,是一种可视的形象符号,是中国画形式特征的灵魂。笔墨具有相对的独立审美价值,它在表现内容的同时有自我表象的相对自由,并充分显示笔墨情趣的形式美感。中国画笔墨的程序性、对立性、丰富性,使其本身便具有一定层面的审美意义。如果说意境是中国画的灵魂,笔墨则是中国画的华章。当然,这种笔墨形成的审美意义在不同的时代会有不同的解读和运用。因此,学生很有必要对其进行专门的学习与训练。

2.强化水墨画的意象色墨观。中国画色墨观的形成与发展,深受传统哲学思想和美学思想的滋养。墨和色的应用具有极强的意象性特征与辩证关系,它不同于西方绘画的见红画红、见绿画绿的客观化,更不会刻意追求物象因光源、环境的影响而呈现出的复杂多变的色彩关系,所有的色彩运用都是为了深化作品的主题,讲究意中有象,象中有意,主观意志外象化,客观之象情趣化,可谓是“物我交融”“天人合一”的色彩观。因此,也就有了“以墨代色”“素以为绚”“运墨而五色俱”等艺术主张。国画大师潘天寿先生云:“水墨画,能浓淡得体,黑白相用,干湿相成,则百彩骈臻,虽无色,胜与有色矣。五色自在其中,胜青黄朱紫矣。”这是对水墨画意象色墨观最好的诠释。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只要较好地认识与领会中国画意象的笔墨观,更好地运用中国画所特有的这一语言,融会贯通,熟能生巧,就一定能创造出更具中国民族绘画特点、更为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设计作品。

3.笔墨创新。中国画的笔墨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延绵相继,历经数代的发展与变革,总的趋势是不断发展、不断丰富与不断改进的。在历代画家、理论家、文人等的不断钻研与探索下,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整体面貌,不同风格的画家有不同笔墨风格作品,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对传统墨守成规,甚至止步不前,相反,我们要不断创新与突破,要与现实结合,与时代接轨,创造出符合时展潮流的崭新的笔墨样式。只有这样,先人遗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才能够与时俱进,才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绚丽的光彩。正如石涛所云,“笔墨当随时代。”因此,我们在笔墨创新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经历一个从模仿到创造、从被动到主动、从“无法”到“有法”的发展变化过程,更可以充分调动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打破常规,解放思想,不受条条框框的约束,甚至可以逆向思维与幻想。

(二)花鸟画练习

花鸟画是我国民族绘画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以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闻名于世,并以独具魅力的艺术价值而享誉画坛。花卉教学在我国艺术院校里非常普遍,其教学的规范程度之高与教学经验之丰富是不言而喻的。同时,花鸟画学习在内容上可简可凡,在学习时间上也可长可短,在学习性质上可以专业研究,也可以休闲娱乐。因此,让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把花鸟画作为学习中国水墨画的切入点是比较明智的,也应该是行之有效的。另外,学生在水墨画学习中总是进行单纯的、抽象的笔墨练习,时间稍长,会让他们感觉疲乏与怠倦,如果把较抽象的笔墨练习与具体又有趣味的花卉练习结合起来,学习效果可能会更好。

学习写意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练习才能掌握。因此,在教学上应该采取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由写实到写意、由具体到抽象的教学方法。具体操作时,可先让学生从一枝花、一只鸟画起,然后再画一簇花、数只鸟。当然,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学习水墨画和中国画专业的学生学习水墨画,从时间安排和方法选择上都应有所区别。因此,在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时间以及教师风格等方面都应该有针对性地安排与选择,尽量做到让学生每走一步都是一个更新,每画一次也都有一些进步,尽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画画的过程中感受到学有兴趣,学有收获。也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提高他们对花鸟画的认识,以及对水墨画的把握与合理应用。

【参考文献】

[1]黄丹妮.综合水墨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美),2009(9).

[2]徐田玲.浅谈儿童水墨画教学[J].新课程(中),2011(1).

水墨画教学范文第7篇

一、走出教材,走近欣赏

水墨画融和了诗、书、画、印等多种元素,代表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修养和内涵,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在小学中段,学生刚开始接触水墨,应当怎样开展水墨画教学呢?要使学生喜欢水墨画,画好水墨画,首先得从欣赏教学开始,通过欣赏,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水墨画,水墨画要如何表现才算好。从而提高学生对水墨画的认识,培养起对水墨画特有的审美情趣,

要让学生掌握水墨画的特点,具有很大的困难。

第一、水墨画的技法比较复杂,小学生的造型能力还比较差,要控制水、墨在宣纸上的变化,同时注意对象的形态比例,对小学生来说很难。

第二、绝大多数水墨画作品都是成人对生活题材的提炼,或者是学习一些前辈大师的固定模式,这很不适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学习起来就很困难,久而久之对传统的水墨画感到索然寡味。

我在水墨画欣赏教学中,有时让看水墨动画片来,使学生迅速进入水墨的氛围之中。有时通过对实物和水墨作品的对比,让学生找到墨色变化所产生的美。如画竹子时,我先在教室中组织学生欣赏竹子的照片和不同的绘画作品,又带着学生到学校后的竹林中感受不同时段的竹子的特点,还让学生欣赏水墨画的创作过程。我常常现场示范,让学生亲眼目睹水、墨在宣纸上的渗透及变化过程。这样才能让学生用焦、浓、重、淡、清构成水墨画独特的风格,才能让学生得到美的启迪和无穷的乐趣。

通过对水墨画的欣赏教学,我校3年级学生很快就喜欢上水墨欣赏,在欣赏中更深刻地了解了水墨画,喜欢上了水墨画,水墨画作品的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

二、教师示范,教法灵活

中国水墨画是一种民族精神的独特象征,在世界美术艺苑中独树一帜。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重要性。近年来,水墨画在小学美术课程中面临着很多问题,一是课时少,二是教学方法不好把握。小学美术教学具有启蒙性、趣味性、游戏性和审美创造性并行的特点。如何兼顾水墨画的文化性与小学生的儿童性,这是当前教师进行水墨画教学中应该探究的问题。在传统美术教学中,水墨画教学往往以传统方法为主,主要是让学生临摹名家或教师的作品,学习内容较单一,学生学习起来很枯燥。

三、减少束缚,自由创作

在传统的美术教学活动中,总是教师先讲述,或者出示范画,然后再让学生按要求去画。这无疑对幼儿掌握绘画的技能与方法是有利的,但也存在着一些弊端。学生往往以老师的讲解和示范为标准进行单纯的模仿,即便鼓励他们去想象,也无非是进行一些简单的添画,这显然会限制学生的想象,日积月累,学生就会慢慢地失去对画画的兴趣,只是为完成画画而去画画。 我们应该改变这种方式,通过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来激发了创作热情,提高了孩子们的想象和创造能力。在整个绘画过程中,我们总是先提出了一些要求,让学生在规定的范围内自选动作,大胆想象,自由构思,独立作画。不要求他们画得很好,只要画得高兴就行了。

根据北师大版教材的安排,三年级的美术课就开始接触水墨了。虽然水墨课上起来很吃力,但通过长时间的实践,慢慢地形成了这样的教学模式:首先介绍水墨画的基本材料,继而通过示范让学生懂得如何掌握笔法和墨色(粗细、干湿、浓淡),然后欣赏大师作品和学生作品。接着就让学生自己动手画,画自己觉得有意思的画面,不一定要求画出具体的物体。刚开始学水墨画就应该让学生感受一下水墨的乐趣,我们不应该像要求成年人那样要求小学生。如果一开始接触就没有兴趣地画,以后学生会连工具都不带,就更别提让学生感兴趣,感知水墨的乐趣了。

减少束缚,让学生自由发挥,这样,学生的思想更活跃,画出来的画面就会形式多样,比平时的绘画课更显得生动活泼,每个学生都很认真的参与。一旦画好了一幅作品,学生就会获得一种成功的喜悦,并且十分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于是,学生的学习就有了良好的开端。在此基础上再循循善诱,肯定会事半功倍。

我在教学《水墨游戏》时,结合二年级下期的《绘画游戏》,让学生将毛笔蘸上浓墨在宣纸上白由挥运,来来回回地“乱涂乱画”,游戏结束后,再让学生运用《绘画游戏》中的方法,根据已有的图形,加以想象,完成了一幅有趣的画。然后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作品,引导学生认识他们作品中所创造的各种墨色,以及添加这些图形的原因,帮助学生比较、分析作品中各种点、线、面是如何通过不同的用笔表现出来的。这样,学生既感兴趣,又在快乐的活动中学到了技巧,培养了能力。

四、由浅及深、循序渐进

我们先从简单的线条练习入手,再逐步提高。在教学《水墨游戏》时,让学生将毛笔蘸上浓墨在宣纸上白由挥运,上下、左右、来来回回地“乱涂乱画”,直到笔干墨竭,然后蘸水、蘸墨继续运动,可以在已有的墨色上重复运行。启发学生分别用直线、横线、斜线、大点和小点,在学生们能够用简单的线条绘制水墨画后,就可以进一步教他们用弧线、圆圈等通过用墨技巧来画比较复杂的作品了。

水墨画教学范文第8篇

关键词:水墨画;寄情抒意;美学修养;创新教育

水墨画是中国画提炼简明的概括形式,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有其独特的艺术风貌,具有光辉灿烂的历史,在世界美术史上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深受国内外广大人民的喜爱,在世界美术领域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观察认识、形象塑造和表现手法上,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哲学观念和审美观,渗透着人们的社会意识。

水墨画教学使学生认识中国画、了解中国画、喜欢中国画、会画中国画、产生美的悟性和创造力。通过水墨画学习培养对本民族艺术的兴趣和爱好,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当今的水墨画教育旨在大力提倡创新思维和发展艺术创造才能。但长期以来,单独的水墨画教学课程极少,缺乏对其绘画神韵的正确诠释。对学生进行水墨画教学,无疑是新课程标准的宗旨所在,也提高了学生对美术活动的兴趣,起到了较好的美术教育效果。

水墨画的教学相对来说困难较多,在教会学生绘画技法技能的同时,更要注意人文精神的渗透,这对学生的性情、精神培养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水墨画学习以欣赏为先,例如,齐白石的《蛙声十里》,让学生感知画家画水墨画的特点,然后再示范怎么画青蛙,要求学生画出不同形态的青蛙。水墨画只有多次的练习之后才能有所感触。所以,要让学生多练习,多动手,多实践。

水墨画是中国传统国画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既可寄情抒意,又可使学生领悟民族精神,使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传统艺术,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也能够使学生走出思想局限,学会观察自然,明白“行万里路”与“读万卷书”同样重要的道理。

水墨画还能托物言志,形成学生的美学素养。水墨画的笔墨意韵体现了中国的美学思想、人文精神,在作品中融入了自我精神,使学生在绘画的同时,感知所画对象的精神内涵。例如,通过梅花寒冬腊月时生机勃勃的特点,表达顽强、挺拔向上的精神;通过兰花叶韧、花清,盛开幽谷的美,表达高洁、不屈流俗的精神等,了解作品与自然的关系,感受情感和自然相互交融的艺术境界。让学生能够体会水墨淋漓的韵味,并领略艺术的人文精神,培养学生超凡脱俗的美学素养。

水墨画与古诗、书法、音乐等中国传统文化相互融合。中国传统历来认为诗画同源。诗、乐、画的优美不仅在于它的文字、音律,还在于它的意境。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等,指导学生在画中表现诗句的意蕴,还可以在画面中题款题跋,这又激发了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从而使得国画、古诗、书法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学生在绘画联系创作时配以节奏舒缓的民族乐曲,更能让学生进入绘画的意境中。

水墨画的学习还要深入生活,大胆创作。水墨画创作来源于生活,依照画家的主观感受和艺术创作的法则,构造画家心目中的境界。更符合青少年好奇、大胆的心理特点。由于受到历史文化以及传统教学模式长期作用的影响,水墨画教学以临摹范画的形式进行,成人化、模式化,使得绝大多数的学生认为水墨画太难,这与我们的初衷相违背。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去探索新的教学方式。

教学中要激发兴趣,引导学生通过玩墨、玩笔,让其发现笔的运用。通过墨加水量多少,产生浓墨、淡墨、湿墨等多种不同观赏感的效果。学生在这种轻松的玩的状态下接触水墨画,可以训练对各种用笔、色彩间的关系以及疏密关系等。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唯有疑点,才能思考。只有思考,才能创新。这层层的质疑问难,才能使得学生的绘画创作思维引向深入,从而促进学生水墨画绘画“各抒己见”,风格各异。因此,在水墨画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勤于思考问题,敢于提问,自主探索,开拓创新。

除此之外,以名家榜样的故事,例如,讲述“凿壁借光”“悬梁刺股”的故事激励学生树立刻苦学习的精神。利用王羲之“临池学书”和王献之七缸水的故事让学生学到勤能制胜的道理。比如,王冕经过自己细心观察、勤于摹写,拼搏努力,终成一代艺术宗师。使学生产生积极向上,在困难面前不屈服的坚定毅力。

我深深感受到,水墨画教学要从各方面发掘学生的潜能,让他们在水墨中怡情养性,细心观察,勤于练习,从而培养出创新型艺术人才!

参考文献:

[1]乔志强.美术期刊与中国近代美术史学的发展[J].美术研究,2008(2).

[2]李伟铭.一剑风尘自负奇重读何剑士[J].美术研究,2004(1).

水墨画教学范文第9篇

关键词:水墨画;技法练习;趣味化

对于幼儿园的水墨画教学,教师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一位幼儿园教师对此都有不同的见解。在幼儿园水墨画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考虑到幼儿的个体差异以及心理特征,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激起幼儿学习的兴趣,正确引导幼儿进行水墨画的学习探索。教师需要给幼儿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幼儿掌握水墨画的基础知识、技能等。结合笔者日常工作经验,浅谈对幼儿水墨画教学的方式。

一、在物象表达上体现个性化

在幼儿水墨画教学过程中,教师引领幼儿进行水墨画创作,要发挥幼儿学习的自主性,发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幼儿彰显个性、张扬个性,这样才可以使幼儿创作出来的作品具有各自的特质,具有个性。

另外,因为生宣纸的渗透性极强、易扩散,很容易出现形散等现象,需要幼儿在创作物体形象的时候,要小心翼翼,一笔一画地下笔,尤其是对动物或者人物的表现,教师对这种情况也要正确引导,不要太过于苛求完美或传统,追求于形似,教师应强调幼儿对于思想和感受的表现。下笔后,水墨浸入生宣纸,幼儿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感受,适当对物体形象加以修饰,例如夸张、变形等。例如画鸡,幼儿可以以夸张的手法,画出贪吃的鸡、斗殴的鸡、贪睡的鸡、卑微的鸡、高傲的鸡等,赋予鸡人的形象,使得画面感更加强烈。采用此方法不仅增强了幼儿学习的兴趣,使得幼儿的表现欲得到满足,还使得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改善。

二、墨彩飞扬抒真情

在幼儿水墨画的教学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教师最后的评价环节。对于幼儿水墨画的欣赏,总会带有一种小清新的自然气息的感觉,表现出来的是一种独特的神韵与韵味。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正确引导幼儿水墨画的学习,关注每一个幼儿的学习变化,幼儿在绘画过程中突发奇想的创意点子要及时给予关注,并且鼓励的幼儿创新性思维,开拓大脑思维模式,协助每一个幼儿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水墨画。教师在评价环节过程,引导幼儿相互互评,总结出一副具有内容主题明确、前后呼应、结构安排合理的作品,供幼儿互相学习借鉴,使幼儿共同进步。另外,由于幼儿的年龄限制,致使幼儿不可能对于水墨画中人物以及动物理解的十全十美。因此,需要教师正确引导、适时适当地告知幼儿,促使幼儿逐渐学会表现主体,使幼儿的作品呈现出灵活性以及创造性。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教师要正确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以及共同提高,为幼儿提供一个展示自己作品的平台。例如,幼儿园教师就可以通过利用特色墙展示环节,把优秀的幼儿作品悬挂在墙上,供其他幼儿欣赏和借鉴。幼儿的心理就会认为自己的作品“上墙”之后就会很有成就感,可以当作是炫耀自己学习成果的资本,得到了教师以及其他幼儿的认可。

综上所述,在幼儿园水墨画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幼儿水墨画教学方法加以研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改进指导方法。找到适合幼儿的教学模式,避免采用单一、传统的教学模式,应该采用多元化、多样性相结合的方式,达到提高幼儿学习兴趣,使得幼儿在学习中感悟、体验和发现水墨画的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水墨画教学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少儿水墨画;教学方法;策略

水墨画是我国的传统文化艺术瑰宝,它和中国京剧一样是国粹。正是为了推动我国少儿学国传统艺术,增进儿童对我国水墨画的了解,提高兴趣,促进文化艺术的传承,同时也是为了锻炼少儿的创新能力,因此水墨画教学成为孩子们的必修课。

引导和培养幼儿对水墨画的兴趣,不仅能提高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也可以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锻炼孩子的手部力量,对孩子的发展都会产生积极的作用。儿童国画是很简单的国画。不是很讲究形式,主要还是训练儿童用毛笔、宣纸、墨汁来进行想象力的培养。

1 少儿水墨画教学方法与策略

1.1 引导孩子认识自己的生活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对于孩子而言,生活就是最好的老师。要画出最美、最有真情实感的水墨画,必须到生活中去体验。例如:美术课本中为了让孩子理解水墨线条,表现出水墨线条的枯,湿,浓,淡,粗,细,连,断,把“画线”比喻成“去散步”,因为孩子对散步有直接的生活体验,他们也能够较好的理解“经过草地、小河、山坡,天气不断变化着;下雨了,下雪了,电闪雷鸣……”这样,教师引导他们先从心理上把握住墨笔,在想象的世界里畅游一番,心中构思好画面,之后再拿起毛笔,一边寻找感觉,一边自由地让线条游走于纸端,也许在不经意的“涂鸦”中,反而会产生神来之笔,起到意想不到的独特效果。

1.2 引导孩子学会观察、取舍、表现

每个孩子都对周围世界非常感兴趣,但他们往往只注意事物的表面。要让他们去表现生活中的场景,或是自己感兴趣的物体,教师必须引导他们仔细地观察要表现的对象或启发他们展开想象。教师在课堂上经常用到多媒体,在没有实物的情况下,可以借助多媒体,把被观察对象的影像制成幻灯片,播放给学生看,让他们仔细地观察,找出事物的主要特征并且大胆地进行整理和概括。一般说来,儿童时期正是手、眼、脑的协调发展时期,也是感觉、知觉、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的萌动时期,他们对事物的敏感和观察力特别强,思维灵活,想象丰富,只要教师在课堂上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注意调动起他们的学习热情,运用启发式教学策略,并适当进行范画演示,鼓励他们乘兴而作,勇敢释放自己的创作激情,相信孩子们会放下思想包袱,在水墨世界里自由驰骋,也一定会画出自己心中最美的画卷。

2 让水墨画教学成为水墨画游戏

在“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游戏”是指教师通过安排学生做游戏的方式,使学生感受各种造型活动的乐趣,最终实现自我真实情感的教学方法。这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时还能够使全班同学共同参与到一项非常有趣的活动中来,有益于班级体的团结和协调合作能力的形成。当然,教师在引导学生游戏前,首先要将自己的情绪调整到一个最佳的点。

要让水墨画课堂生动起来,要让水墨画成为真正的水墨游戏,教师还要作更多的思考。

2.1 作画工具的多样化

我们知道,传统的水墨画技法只能使用毛笔,儿童水墨游戏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毛笔的替代工具。比如:棉棒、鹅毛、柔软的树枝,甚至还可以鼓励孩子们直接用手指去画。儿童在接触这些工具时,首先是惊讶和好奇,然后便急着想去尝试。这时候教师的启发引导和示范就变得尤为重要。要告诉孩子们的是,这些工具和毛笔比起来,有较大的差别,在表现物体时,既要大胆,又要谨慎。

2.2 独立作画与小组合作相结合

在新课标理念中,也十分提倡孩子们的小组合作学习。首先,教师帮助营造合作的氛围是调动学生合作学习的关键之一。在水墨游戏课堂里,小组合作能够激起孩子们的兴趣,他们可以像“过家家”一样,先讨论,再分工,然后来扮演好各自的角色。你画小鸟,我画大树;你画人物,我补外景;你画小河,我添远山;你画动物,我加森林……孩子们在合作中游戏,在合作中快乐,在合作中寻找绘画的感觉,在合作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到属于自己的创作天空。

2.3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学习内容

幼儿阶段的水墨游戏课程应把着眼点放在引导幼儿感受、体验上,教师需要引导他们将看、画、玩融为一体,抓住孩子的好奇心,引导孩子兴趣跟随、体验、感受、发现,有目的地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开展教学活动。但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学习的深入,必须给他们增设适度的水墨画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创作练习,鼓励孩子表达个性、张扬个性。

3 尊重儿童天性激发创造潜能

艺术大师毕加索曾经说过:“人们都听不懂鸟鸣是什么意思,但却都喜欢听它的声音。”

对于儿童水墨画,或者说水墨游戏,我们需要关注的,不应是他或她画得像不像、对不对,而是要在课堂上保护孩子们的天真和灵感,更不能强迫他们过早的按成人的标准临摹名家的画法,“尊重孩子的天性”和“激发创造的潜能”应成为包括水墨游戏课在内的美术教学中的重要原则。

儿童水墨游戏有别于成人水墨画。这是因为儿童幼稚,单纯,心灵纯净,他们的画不受绘画“程式”的限制,因而形成了儿童画独特的稚拙美。他们在用水,墨,色表现物体的时候,往往没有细节刻画,也看不到透视变化,这是由他们的年龄特征和认识所限制的。如果我们看到他们画的人物只有眼睛、鼻子、嘴,而没有耳朵和眉毛;如果我们看到他们画的汽车只有车身和轮子,而没有车窗;如果我们看到他们把人物的腿画得上细下粗而且没有脚……我们只能说,这时的孩子还处在对事物进行认识的初期,这是他们思维活跃,大胆的童真的表现。重视水墨游戏教学,就是尊重孩子的天性,鼓励孩子的创造。一幅水墨游戏作品就是一颗童心,就是一个纯真的童年的影子,还是一片情感的净土的写照。我们能从一幅幅水墨游戏作品中感受到孩子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对色彩的赞美,感受到画面中旺盛的生命力。而这正是在祖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熏陶下,儿童自己用心灵绘制出的富有想象力、创造力、生命力的水墨画。

对于水墨游戏教学方法探索的道路还很长。在师生不断的学习与交流,钻研与实践中,师范生们将来一定会迈出更具创造性的脚步。

参考文献

[1]胡立涛,姜紫云.儿童创意美术教程――水墨画篇[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11.7.1.

[2]戴仲达.笔情墨趣――少儿水墨画表现[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1.6.1.

[3]儿童美术课堂[M].福州:福建美术出版社.

上一篇:语篇教学范文 下一篇:快乐教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