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阅读教学的第一课时

时间:2022-10-23 03:36:37

【摘要】场景扫描: (1)教师导入课题,扣题引导学生质疑,抓住主要问题让学生读书,扣住重点或精彩段落,师生共同研讨,深读课文。 (2)导入课文直奔重点或难点句段,研读重点句段,深究...

浅谈阅读教学的第一课时

长期以来,语文阅读教学第一课时难以上得精彩、学得轻松。名家名师在两课时连上时亦很少明显突出第一课时特征,一般情况下的公开教学更少见执教第一课时的,敢于尝试者也很难成功。与一线的老师们交谈,他们要么认为第一课时难上,没有现成的方法,要么认为第一课时没有意思,上不出精彩。总之,第一课时被忽视了,成了被遗忘的角落,在教学中也出现了一些令人寻味的“第一课时现象”:

现象之一:僵化的第一课时

场景扫描: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初读课文,检查读书情况,指导学生学习生字新词,分析理解课文。

共性问题:不同的教师,不同的学生,不同的课文使用同一种方法展开教学。第一课时的教学陷入僵化,步入模式。长期以往,教师的教学失去了激情,学生的学习失去了兴趣。

现象之二:越位的第一课时

场景扫描:

(1)教师导入课题,扣题引导学生质疑,抓住主要问题让学生读书,扣住重点或精彩段落,师生共同研讨,深读课文。

(2)导入课文直奔重点或难点句段,研读重点句段,深究文本主旨,理解课文。

(3)揭题导入,初读后即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然后逐段分析讲解或学生自读感悟,直面文本……

共性问题:学生不能充分读书,只读一、二遍课文,有时甚至一遍不读即去理解、感悟文本,探究文章内涵、品味语言文字,学习遣词造句,结果学生书读不正确、读不流畅,也就无法深入文本,理解课文,更无法品评文字,体会情感。第一课时包办了第二课时的教学任务,教师让学生学习课文越位、早熟了。

现象之三:错位的第一课时

场景扫描:

(1)教师启发谈话,引导学生展示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学生登台演示,或说或画或唱……热闹非凡,资料一个又一个地呈现。

(2)教师导入新课,初读课文,引导学生学习生字,指导书写,从字的结构、笔画、笔顺等方面逐一指导,写字教学挤占了太多的教学时间。

(3)教师导入揭题,引导自读课文要求读通、读顺,学生自读课文、反复诵读,读得摇头晃脑,而教师置身事外,不作指点引导,学生读了一遍又一遍,效果如何,是否出现困难,教师不得而知。

共性问题:语文课变成了单纯的资料展示课、书法指导课、放羊式的朗读课……第一课时学生远离文本,游离于文本之外,教师主导偏离,指导缺失,教学没有了重点,失去了重心,随意性很强。第一课时失去了语文课堂的本真、产生了错位,课堂不再是语文的,不再是师生共有的。

第一课时现象的存在是教师教学过程中对语文第一课时缺乏正确的定位和足够的重视,简单地处理,结果出现了僵化,越位,错位的现象。其实认真审视第一课时,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第一课时是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接受熏陶的第一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整体感知课文的关键点,是对学生进行双基训练,提高语文素养的起始点。正确处理好第一课时能唤起学生学习课文的欲望,能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能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能养成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那么,第一课时,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做呢?

一、目标定位:准确务实,敢于取舍

1.着重考虑学段、文体、学生情况三个要素,方能准确制定第一课时目标

作为第一课时,应该也必须有其准确而务实的课时目标。就不同学段而言,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应有不同侧重,总体上是围绕“识字、写字”和“把文章读正确、通顺”“初步把握文章的基本脉络和要表达的基本情感”等方面明确目标。就不同文体而言,目标定位时也应有所侧重,识字、写字量大的一般记叙文要侧重字词教学;就学生情况而言,应知晓学生对课文的知晓度,如学生在课文朗读、生字识字方面的已有的自觉(或自发)训练情况(高年级要重点把握预习情况),学生对重点易错生字的掌握情况。弄清此类情况,方能有针对性地结合学生已有知识水平制定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

2.着重围绕“情景――初读――字词――悬念”四个板块,方能务实制定第一课时目标

贾志敏老师说:“语文课上三件事,就是阅读、写字、写文章。”第一课时的目标制定要真实、务实,不虚化、空泛,敢于取舍,围绕“写字读文”多做实事,可以着重从以下四个板块构建课时目标:①创设情境,唤起阅读期待;②有效初读,整体感知课文;③学习字词,夯实基础;④切入重点,设置悬念。

二、实施策略:灵活扎实,敢于收放

1.要扎实抓好识字、写字,让学生感受祖国文字的魅力

我们绝不能孤立地认识第一课时的识字写字教学,识字写字应该成为学生在某一环节综合性学习活动。要准确对待学习要求处于不同级别的生字词,要加强字词句篇的融合,充分挖掘学生已知领域的基础,运用好迁移。要充分结合学生的生活情境,充分运用文本提供的认知情境。

2.要给学生充裕的时间读书,让学生感悟祖国语言的魅力

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阅读教学总得读。张若田先生也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作为阅读教学的第一课时,我们当然要重视“读”。我们当前的很多课堂抓住了“有感情朗读”进行展示,忽视了“读得正确、通顺”这样的基础,忽视了应该达到的“让全体学生学会读课文”的现实需要。因此,第一课时我们要拿出充裕的时间,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很好的读书。

3.要培养三种能力,让第一课时成为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课

在学生的阅读实践中,我们应该着重培养三种能力:首先是审题辨析的能力。要从文章的题目开始,通过分析“题眼”等形式,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其次是质疑思辨的能力。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进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从而围绕学生提出与理解文本密切相关的问题组织教学。第三是分析概括能力。要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方法概括主要内容,理清叙述的顺序,明晰课文的整体脉络。只有在阅读教学中加以引导,在习作教学中加以运用,学生的语文素养方能根本提高。

第一课时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接触课文的第一步,是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训练,提高语文素养的起始点。第一课时教学,只要我们直奔准确务实的课时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像薛法根老师说的那样:学会有选择的放弃,追求有深度的简单,进行扎实灵活的语言文字训练,引领学生从充满魅力的祖国语言中收获学习的成果与快乐,就一定能绽放精彩。

上一篇:初中班主任德育论文 下一篇:初中语文多媒体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