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生英语学业不良的非智力因素分析

时间:2022-10-23 03:35:06

初中学生英语学业不良的非智力因素分析

教育心理学理论认为,影响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的因素是多元的。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育理念、学习内容、教师水平以及学生素质,均是影响学生学业的重要因素。其中,以智力水平为划分标准,可以分为智力性的因素和非智力性的因素。智力上的差别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智力性因素对学业的影响作用较为明显,但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效果的作用也需要被重视起来。

一、非智力因素的含义

非智力因素是与智力因素相对应的一个名词,在智力研究取得一定成果之后,发展而来的一种理论。具体而言,非智力因素是指排除智力上客观存在的差异,间接影响人的学业水平、认知能力,对心理活动有重要影响的心理因素的总和。在当前的研究中,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动机、兴趣、意志、情感和策略等方面。

二、非智力因素的内容

学习是指学习主体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通过运用智力和发挥潜能,激发自身的学习动力,实现一定学习目标的过程。长期的实践表明,学习效果还受到智力以外其他因素的影响。

1.动机因素。非智力因素的第一大重要内容是动机因素。动机是指完成一项任务所必须具备的一种需要和动力,它可以促进个体保持高度的紧张状态,以强烈的心理倾向,实现既定的目标。心理学研究发现,合适的动机更容易激发人内在的潜力,以便更好地完成一项活动或者任务。但这并非意味着学习动机性越强,学习效果越好。实践表明,学生学业水平与学习动机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这种关系最为浅显的表现是,学习动机的强度影响学习成绩。而较为深层次的表现是学习动机的性质影响学业。学界认为工具性动机是动机的一种表现形式。工具性动机是指从事一项活动,只为实现某种功利性目标。体现在学习上,学生学习英语并非出于提高自身素质的目的,而仅仅是为应对考试。出于此目的,学生在准备考试的过程中,往往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学习主动性不高。此类同学在学习中,一旦遇见困难和挫折,往往会消极应对、敷衍了事。与此不同,优秀的学生往往秉持着自我负责的态度和动机,在学习时集中注意力、努力克服困难和战胜挫折。

2.兴趣因素。当学生对英语学习充满兴趣和斗志时,其更容易取得学业上的进步。心理学对兴趣的定义是:对未知事物进行探索的能力和倾向的总称。学习兴趣是指学习某种知识或者技能的愿望,当学生对知识点有强烈的学习兴趣时,学生会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和昂扬的斗志,投入到学习的过程中。即使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和挫折,也不会自怨自艾和就此消沉,相反而是将其作为一种磨炼和提高自身素质的媒介。而且学习兴趣浓厚的学生,并不会将学习视作一种负担,采取敷衍的态度。学习兴趣的缺乏,是部分学生难以提升英语学习成绩的重要原因。此类学生将英语的学习,当作精神上和身体上的折磨和痛苦。

3.意志因素。心理学对意志的定义是:个体为达到一定的目标,而主动积极地对自己的行为做出安排,在有计划、有组织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克服困难和磨炼心性的过程。意志力是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另一重要因素,一般而言,意志力强的学生在遇到挫折时,更容易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而意志力薄弱的学生在长期的受挫环境中,容易出现意志消沉的局面。

在成绩不理想和情感受挫时,学生会选择何种方式应对后续的学习生活,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学生的素质和意志问题。部分学生会产生厌学和抵触情绪,逃避英语课程的学习。长此以往,在逃避和抵触的状态中不能自拔,影响到后续的学习过程,陷入学习成绩越来越差的恶性循环中。

三、发挥非智力因素积极作用的措施

在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和控制因素中,非智力因素在提高学生学习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教师的指导和教授等控制因素同样不可忽视。

1.强化学习动机。学生学习动机的强化,是提高学习成绩和优化学习效果的重中之重。学习动机是学生主动学习与教育客观要求相结合的产物。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将教学内容与教学目的相结合。鼓励学生正确认识学习目的,学习不仅是为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也是为完善人格和提高素质。为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实施针对性教学。对于记忆力出色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供一定的朗读和背诵的展现机会;针对理解能力强的学生,可以通过阅读理解题目的训练,来激发其学习动力。

2.丰富教学方式。传统的教学理念和单一的教学模式,导致英语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学生学习的兴趣不足学习效率低下。针对此种情况,教师需要转变教学理念,丰富教学模式和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互联网技术的充分发展,为多媒体技术在教学课堂上的应用提供了可能。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充分运用音频、视频、图片等形式的资源,从听、说、读、写四个维度,全方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3.教授学习策略。不科学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制约了学生学业的进步和发展。部分学生在上课过程中,对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不予重视,时常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形;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规划、缺乏系统性,学习状态敷衍而消极。对此,教师需要教授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科学的学习策略。在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及时予以提醒;在学生情绪不稳定时,及时予以疏导;在学生受挫时,及时予以鼓励。

影响学生学业水平的因素多种多样,其中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占有重要的地位。教师欲通过重视非智力因素来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可以从强化学习动机、丰富教学模式和教授学习策略入手。

(作者单位:江苏省响水县实验初级中学)

上一篇:素质教育下的初中音乐教学对策研究 下一篇: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治疗肺癌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