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高水平排球队建设

时间:2022-10-23 03:32:43

浅析高校高水平排球队建设

【摘要】

文章首先概述了我国高校建设高水平排球队的意义,分析了高校高水平排球队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促进高校高水平排球队的发展提出对策:加大招生改革力度;提高认识,处理好“学训”矛盾;解决运动员的实际问题,提高其训练积极性;增强竞赛的组织和管理;多渠道筹集训练经费;提高排球教练员执教水平。

【关键词】

高校;高水平排球队;意义;问题;对策

一、前言

伴随着国际排坛形势的急剧变化,如体育的商业化、竞赛制度的变更、竞赛规则的修改,特别是随着我国高校招收体育特长生制度的日益完善等一系列因素,为我国高校高水平排球队建设造就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自1987年我国原国家教委批准试行高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以来,先后成立了包括排球在内的11个大项的高水平运动队,形成了相对规范的新秩序,促进了排球运动在高校的普及与发展。我国高校高水平排球队历经二十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然而,与发达国家的高校高水平排球队建设相比,差距还较大,本文试图通过对目前我国高校高水平排球队发展现状的调查,就如何规范体育特长生招生制度、进一步完善高校排球竞赛体制与训练体系、积极开拓高校高水平排球运动竞赛市场和有效提高高校高水平排球队的管理等方面作深入系统的分析,目的为促进我国高校排球运动的发展及高水平排球队的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二、高校建设高水平排球队的意义

通过走访部分排球专家和教练,74%的人认为建设高校高水平排球队对我国排球运动的发展意义重大;约占22%的人认为有补充作用;4%的人认为作用不大。总体看来,大学作为运动员成长过程中的特殊阶段,他们可以在大学里接受更加完善和系统的专业训练,提升自己技战术的同时为学校赢得荣誉,提高社会影响力,并为高校排球运动的推广与发展助力,此外,大学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可以为运动员提供良好的文化知识学习环境,有效促进运动员的全面发展。

三、高校高水平排球队建设中的问题

自从我国高校试办高水平排球队以来,我国高校排球得以飞速发展,然而由于体制或其他方面原因使得高校高水平排球队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如下:

1、思想观念存在偏差

领导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官本位”思想,多从自身利益考虑出发,对高校排球队抱着仅是对上级负责的意识,缺乏长远的战略观念,使得在招收高水平排球运动员时,目的单纯地希望这部分大学生可以在重大体育比赛中,创造辉煌成绩,为学校争得荣誉,忽视对其专业文化课的学习与提高,讲究“官本位”而非“以人为本”,这种观念直接助长了“拿来主义和实用主义”的思潮蔓延。

2、招生制度存在弊端

高校高水平排球运动员的来源渠道直接关系到高校排球运动竞技水平的提高,各省市自治区受地域条件和观念意识等方面的影响,使得教育行政职能部门和各级排球传统学校,对建设高校高水平排球队的认识存在较大差异,地方利益及保护政策影响了人才的正常流动,向高校输送排球人才无法得以保障。此外,高校高水平排球运动员的招生制度存在着诸多弊端,招生办法缺乏灵活性,人为因素比例过大给高校排球运动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从总体上看,高校高水平排球队的生源一般来自3个渠道:体育运动学校、排球传统中学和专业队,此队伍中排球队员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使得高校排球队难以有效整合,制约着高校排球队整体水平的发展。

3、训练和学习之间的矛盾尚无妥善解决

众多高校仍然采用专业队大强度、大运动量的训练方法,使大学生运动员将绝大部分精力和时间投入到训练上,而没有注重他们对知识的学习,甚至耽误了部分大学生学业的完成,这有违于高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的初衷。

4、对排球队的管理方式不统一

各高校对高水平运动队管理的方式不一致,约有59%的学校由学校体育部集中管理,约有41%的学校由运动员所在院系实施管理,由此很多管理方面的问题。

5、排球竞赛组织和管理落后

赛制的安排不够合理,竞赛组织形式比较落后,各高校高水平排球队每年参加比赛的机会有限,约为1~2次,运动员缺乏大赛锻炼的机会,比赛经验不足,严重制约了排球运动在高校的发展。

6、排球的训练经费短缺

经济和物质基础是训练比赛的基本保障,是确定高校高水平排球队伍发展的可持续性的问题。根据原国家教委颁布的《关于高等学校课余训练试点工作评估方法》的相关规定,排球运动员年度训练经费约人均4000―5000元,该标准在目前众多高校高水平排球队建设中无法得以实现,由于经费缺乏,运动员的训练和竞赛补贴等难以得到保障,甚至没有机会参加高水平的排球比赛,极大地影响了排球教练员和运动员训练和比赛的积极性。

7、高水平排球教练员数量不足

排球教练员的专业水平、训练手段和训练方法,综合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创新能力,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训练效果。目前,高校排球教练员大都源于体育教师,他们从事专业训练的时间较短,体育科研与运动训练相结合的程度有限,虽然学历很高,然而在比赛的经历与控制等方面远没达到竞技比赛水平,再加上他们肩负公体教学工作量的巨大压力,外出交流学习深造的机会很少,制约了教练员执教能力的提升,不利于高校排球运动的整体提高。

四、促进高校高水平排球队发展的对策

1、加大招生改革力度

通过科学选材,对有发展前途的排球运动员可免试入学,对年龄较小的好苗子可提前录取,可以在附中或预科班学习,以延长运动员在校时间,有利于训练的系统性,目光切不可只盯在退役或被运动队淘汰下来的运动员身上,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对高校高水平排球队的发展极为不利。

2、提高认识,处理好“学训”矛盾

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应该与普通大学生享有同等的责任和权利,在完成与其它大学生同样的学业前提下,利用课余时间集体进行排球运动训练。现代运动训练规律表明:在保证训练时间足够的前提下,才有可能提高运动水平,同时,排球运动员若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学习,则难以完成学业。因此,应该真正站在大学生排球运动员这个主体的立场上,以其全面发展为方向,真正做到学习与训练两手都要抓,且两手都要硬,高校排球运动才能有一个良好的排球市场环境与竞争机制。

3、解决运动员的实际问题,提高其训练积极性

在制定教学计划和学制管理方面应综合考虑高水平排球运动员的学习情况,形成一套有利于他们学习成绩和运动成绩相互提高的制度化管理办法;制定相关政策,对成绩优异的运动员颁发体育奖学金,并大力落实保研政策,形成激励机制,以激励其训练的激情与学习的兴趣。

4、增强竞赛的组织和管理

对高校排球的管理机构进行改革,引进竞争机制,充分利用社会力量丰富和完善竞赛形式,以竞赛为杠杆带动高校高水平排球队伍的整体提高。

5、多渠道筹集训练经费

在体育不断走向社会化与商业化的今天,各高校高水平排球队也应该顺应当前我国经济、体育的发展新形势,结合高校专业队的自身优势,充分利用体育市场化的大趋势,开发高校潜在的体育资源,注重体育与校园文化的有机结合,与一些实力较强的社会企业联合建设高水平排球队,多渠道筹措资金,大力培育高校排球市场,共同致力于高校排球竞技水平的提高。

6、提高排球教练员执教水平

运动负荷的最大化与合理化之间的平衡是体教结合的精髓。加强对年轻排球教练员技战术、训练方法与手段的培训、已经比赛临场指挥能力的培养和裁判法的强化培训,同时,高校高水平排球队的建设应考虑将训练与教学分开,让排球教练将全部精力投入运动队的训练和科研上,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聘请拥有威望的著名教练员来校执教。

综上所述:排球运动员完成文化知识教育是我国高校办队的优势,而运动员的文化程度则影响到高校排球竞技运动水平的提高,各高校应借鉴篮球CUBA和大超联赛的经验与方法,采取合理的方式处理好排球运动员学习与训练的矛盾,拓宽我国高校排球市场,促使我国高校排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并为国家培养出全面协调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臧建成,王岩,胡昌吉.江西高校高水平排球运动队存在问题及对策[J].体育科学研究,2008.12(4).

[2]孟国正,岳晓燕.高校高水平排球队现状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2008.

[3]刘大铎.构建高校高水平排球运动队的管理模式的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8.27(4).

[4]褚斌.我国高校办高水平排球队的探讨[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6(5).

[5]唐文慧,刘铁一.发展我国高校办高水平排球队的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

[6]万仲平,臧建成,王岩.江西省高校高水平排球运动队可持续性发展研究[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综合),2007.28(6).

[7]王伶,陈艳.我国高校办高水平排球队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6.22(2).

[8]平越. 论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排球队的建设问题[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4.20(1).

【作者简介】

高虹(1976-)女,湖北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高校体育教学与管理.

上一篇: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分析 下一篇:传统教学模式与网络教学模式的互补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