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试卷质量评价指标

时间:2022-10-23 02:55:01

浅谈试卷质量评价指标

【摘 要】试卷的质量对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具有重要的意义。试题的区分度是评估试题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就如何提高试题的区分度来提高试卷质量谈谈自己的的一点见解。

【关键词】区分度;试题质量

衡量某一考试的试卷质量是否合格,需要通过它的难度、区分度、信度、效度、长度等指标来进行评定,本文试就区分度与试卷质量的关系作以粗浅的探讨。

测验试题的区分度也叫鉴别力,是指测验试题对被试实际水平的区分能力,区分度高的试题,能将不同水平的被试区分开来。试题区分度是评价试题质量的主要指标。如果一个试题实际水平高的被试能顺利通过,而实际水平低的被试不能通过,则该试题就具有较高的区分度。

常用的区分度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

一、鉴别指数法

此方法的主要步骤如下:

(1)按测验总分高低排列测验分数;

(2)确定高分组与低分组,每一组取试卷总数的27%;

(3)分别计算高分组与低分组在该试题上的通过率;

(4)按下列公式估计出项目区分度。

式中D为区分度,PH、PL分别为高分组和低分组在该试题上的通过率。从公式可知,如果高分组全部答对某题,而低分组无一人答对,则D=1;如果低分组全部答对,而高分组无一人答对,则D=-1;如果两组答对人数相等地,则D=0。因此,试题区分度指数的范围为-1≤D≤1。D值是反映试题作答情况与总分高低之间关系的量数,若D>0时,说明高分组的被试答对人数多,测试题具有区分能力,D值越大,区分度越;若D=0时,则说明试题无区分能力;若D

二、相关系数法

通过计算考生该试题分数与测验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来求得,即:

其中N为考生人数,x为每题得分数,y为每份试卷的总得分,的范围为0≤≤1, 的值越大,表示区分度越高,=0时,表示试题与考生学习水平无关;=1时,表示试题能把考生的学习水平完全区分开来。1965年美国测验专家伊贝尔根据长期的经验提出只有当(D)>0.4,试题的区分度才符合标准要求,反之,试题的区分度就达不到考试要求。

通过计算相关系数的方法来求区分度的过程是比较麻烦的,也易出错,因此有时也用成绩分布规律来区分各类考生的水平,即考试成绩若是正态分布的,其区分度就高;不符合正态分布的,其区分度就低。在高等教育中具有提高性和专业性,且大学生的各种差异也比较明显,不可能人人都在同一专业上具有同样的水平,通过对考试成绩的分布统计,凡基本符合正态分布的就说明试题的区分度符合考试要求,反之,就说明试题过易或是过难。因此这一方法被大多数教师采用,从而可直接检查自己的考试结果。

目前我国高校中许多专业的考试成绩平均分在80分以上的并不少见,考试成绩不是按正态分布的,这不仅违反了教学规律,减弱了学生的进取心和积极性,同时也影响了高等教育的社会信誉和教师的威信。而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试题的难度偏低,主要表现在大部分考试内容是教材中的现成知识,特别是在某专业没有相关课作对比的情况下,大都是由任课教师进行复习、命题和评卷,学生最后的成绩高低与任课教师的复习方法、范围、试题的难度等直接相关。一般只要学生在考前通过重点复习就能获得高分,而低分的比例就会偏低,尤其是不及格比例很低,这种人人是高分、大家学习好的假像,掩盖了学生中客观存在的各种差异,从而也就不能完全区分各类考生的能力。

如何才能提高考试的区分度,具体可从以下几点着手:

首先要认识到区分度在考试中的作用。区分度是评价考试质量的主要指标,考试的目的是为了将不同知识和能力水平的考生加以区分,每一试题都对考生有所区分,试题的区分度正反映了这种区分能力的大小。区分度的高低意味着试题对于学生能力的强弱是否能很好地鉴别。由于目前学生水平的参差不齐,有些教师为了提高及格率和高分率,从而就降低试题的难度,这就势必会引起区分度的下降,也不能通过考试看出学生的差别,也达不到利用考试约束其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的目的。

其次,增加试题的类型和条目。现在很多教师在出题时普遍采用问答题和计算题较多,虽然也有采用选择题、是非题、填空题等等,但是相对来说题量较小,分值较大,涉及的知识面不广,因此学生只要加强对重点章节的复习,基本上能猜中大部分的考试内容,学生的考试成绩差异不显著,区分度势必降低,要准确检查出学生对教材的掌握情况就很难。因此教师在命题时,要注重题型的搭配以及难易程度的比例,同时适量增加试题的数量,从而增加试题的覆盖面积,这样学生考试成绩出现优劣的偶然性也会随之减小,对各类学生的区分能力也就自然随之提高。

再次,加强对考试质量的评价工作。作好考试质量分析和评价工作,对检查学生学习情况和提高教师教学质量都有重要的意义。但一般情况下教师只注重对考试成绩作纯表面的描述,缺少对数据资料的统计分析,因而不能以教育测量的观点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得出的结论也缺乏科学性的说服力。为了提高区分度,考试前避免采用划重点的复习方式,应采取系统复习的方法,从而减少学生猜中试题的可能性,在编制试卷的同时要制定出标准答案和评分细则,在评卷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事先制定的标准进行评分,坚决杜绝送分的不良现象。在评卷工作结束后,充分利用教育统计与测量的手段,作好对考试成绩的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为今后的教学与考试工作提供相关信息。

参考文献:

[1] 王景英.小学教育统计与测量. [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2] 伍跃东,彭绍勇。.数理统计在试卷分析数量化中的应用.郴州医专学报[J],,1999

[3] 沈恒范.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程. [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

刘小红,女(1977.6-)讲师,学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概率统计。

上一篇:关于商住楼型钢梁与柱施工关键技术的探讨 下一篇:浅谈招标控制价的作用及其先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