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家中职示范校复核工作

时间:2022-10-23 02:23:51

浅谈国家中职示范校复核工作

摘 要:国家中职示范校建设方案和任务书复核工作是教育部、人社部、财政部对全国各类中职示范校建设进行评审和指导的重要环节。本文主要针对第二批国家中职示范校复核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剖析,通过优劣比较,着重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教育部、人社部、财政部开展专家复核工作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国家中职示范校 复核工作 问题 建议

2012年,笔者在承担教育部、人社部、财政部国家中职示范校项目《建设方案》和《任务书》的专家复核工作期间,认真负责地审核每一所学校提交的电子文本,努力做到审慎负责,尽职尽责,不留隐患,不辱使命,完成好各项复核任务。下面主要结合第二批国家中职示范校项目《建设方案》和《任务书》复核工作实践,谈谈体会,以期对国家中职示范校项目建设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促进这项工作更好地开展。

一、加强学习,提高对标准的领悟能力

为了认真负责地做好专家复核工作,我们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教育部关于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精神,结合参与起草、审核示范校《建设方案》《任务书》工作的实践经验,对相关地区示范校《建设方案》和《任务书》的典型进行解剖,努力寻求不同区域、不同类型学校《建设方案》和《任务书》编制的规律性,努力从国家层面审视和把握各类中职学校改革的近期目标和中长期发展方向,从而提高复核工作的战略水平。与此同时,针对各个学校不同的特点,从重点专业选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重点建设内容和进度安排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中央资金安排的合理性和规范性、特色项目选择的个性、建设方案各关键点的关联性以及《建设方案》和《任务书》的相对独立性和两者的相互印证等各个重要环节予以认真审核,针对性地提出不同的审核意见,确保审核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此基础上,我们通过对各项目建设学校整改意见的反馈、再审核、再反馈,使其《建设方案》和《任务书》日臻完善,从而达到教育部、人社部、财政部的基本要求,正式批准实施。

二、突出重点,提高审核的质量和效率

主复核的第二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包括新疆、新疆兵团、云南、甘肃等19所学校。相比较而言,新疆的9所学校编制的《建设方案》和《任务书》比较规范,甘肃7所学校和云南1所学校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共性的不足和问题。在复核过程中,我们努力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环节,及时找出优劣差异,公正予以评价,实事求是地指出存在的问题,努力提高审核的质量和效率。国家教育部、人社部、财政部印发的一系列文件是复核的主要依据,在《建设方案》和《任务书》中各地各学校均表示对系列文件组织了学习,但在领导重视程度上,在文件精神的领会上,在自身方案和任务书的编制能力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1.重视程度上存在的差异

新疆、新疆兵团、云南、甘肃等地学校所成立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尽管名称上有差异,但大都出现了当地政府或教育、人社行政部门的负责同志,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各地对国家中职示范校建设工作的高度重视。但同时也发现,少数项目建设学校使用的项目建设资金大部分或全部来自中央财政,地方、行业或学校配套资金很少甚至为零,没有能够利用示范校项目建设这样的难得机遇,适当地予以配套,以使中央财政1000万元左右资金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同时结合学校自身发展的实际需要,真正做强做优学校的相关重点建设专业,真正能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走在全国的前列,至少也能在本地区更好地发挥引领和示范的作用。

2.文件领悟上存在的差异

大部分项目建设学校能够按照要求,选择3~5个重点建设专业编制《建设方案》和《任务书》,规划学校未来几年的发展。但有个别学校只选择2个专业,而中央财政为此计划投入960万元,所以在第一轮复核中被淘汰出局。在重点建设的资金分配上,大部分学校能够比较科学合理地分配建设资金,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为后期方案的实施和最终的验收奠定了基础。但也有少数学校,不能认真领会三部(教育部、人社部、财政部)的文件要求,在《建设方案》中有意回避具体的建设内容和步骤,回避对硬件投入的具体描述,规避教师进修培训和设备设施投入所留下的痕迹,力图不让专家掌握其中央资金中这两项分别不突破10%、20%的证据,但这也给学校项目建设的具体实施和最终通过验收埋下了隐患。甘肃一所学校《建设方案》中3个重点建设专业主要建设内容分成了五个方面,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机制之外,又单列了实训基地建设、教学环境建设两项内容。由于《任务书》是格式化的,没有这两项内容,于是只好归并到了校企合作机制改革方面。而同时其所列实训基地建设、教学环境建设两项内容主要为硬件设施投入,其中实训基地建设投入213万元,教学环境建设投入115万元,两项之和就超过300万元,中央资金为1080万元,硬件设施投入所占比例明显超过20%。

3.编制水平上存在的差异

虽然在各地区第一批都有通过复核、批准实施的示范学校,有正反两方面的典型,但第二批学校的编制水平的差异依然很大。新疆有超过50%的学校依据比较规范的模板,《建设方案》编制比较科学,层次清晰,排版美观,复核中能比较顺利地查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修改也比较方便。但有不少学校《建设方案》编制工作无章法,标准不一,层次不清,结构混乱,出现的问题也是千奇百怪。

(1)云南一所学校《建设方案》中四个重点专业建设进度和预算安排的表述形式不一致,有的专业用文字,有的专业用表格,特别是在专业1中,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不仅缺少进度安排和具体的资金预算表,而且在整个文字表述中只有定性的内容,无量化指标,依此根本无法实施,最终也无法通过验收。

(2)有多所学校缺乏对《建设方案》和《任务书》的宏观理解、把握和驾驭能力,没有将《建设方案》和《任务书》作为一个体系性文件进行整体编制和调整,出现了诸多系统性问题,或者是相关联的数据不相衔接,前后自相矛盾,或者对有关数据改动时,顾头不顾尾,不能一改到底,导致简单问题反复修改。

(3)有一所学校《建设方案》重点专业预算表中分3个年度分配资金,明显违反分两年实施的规定。其特色项目进度与预算中没有任何具体的建设进度和内容。

(4)有一所学校《建设方案》和《任务书》中所列4个重点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建设资金分别达到126万元、9万元、42万元、66万元,总和达到了243万元,而这些资金来源全部为中央财政。从中不难看出,有3个专业在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方面投入资金明显偏高。由于这些校外实训基地分散于多个区域,均不在校内,核实和检查难度很大,可能会造成中央资金被挪用。

(5)有的学校《建设方案》中甚至没有封面或目录就提交了。

三、意见和建议

为了进一步促进完善《建设方案》和《任务书》的编制和复核工作,结合三次复核的实践体会,特提出几点不成熟悉的意见和建议,供三部和相关地区及示范学校参考。

1.建议各地区加强文件编制的指导

在复核实践中,我们经常发现同一地区的学校存在着一些具有共性特点的问题,或者根本就没有统一的编制格式。不同学校如此,有时同一学校也是如此。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该地区在《建设方案》和《任务书》的编制上缺乏科学、规范、有力的统一指导。为此,建议相关地区应对各学校文件编写人员进一步加强培训和指导,从地区层面上有效提高培训和指导的针对性、规范性。

2.建议适当改进复核评价意见系统

目前,复核评价系统依据《建设方案》和《任务书》的相关内容依次对应设置了填写评价内容和结果的栏目,总体上是可行的。但由于无论是《建设方案》,还是《任务书》,各学校在编制时出现的问题并不囿于特定的栏目,很难做到问题与栏目的一一对应。对于存在的共性问题,专家复核意见在一个栏目中填写,项目学校往往认为就是此栏目下的存在问题;专家如在汇总的意见中指出,项目学校又看不到,导致一些问题误改或不改。因此,建议在复核评价系统中设置一个专门的栏目,用于填写存在问题,特别是一些共性的问题,或者无法找到对应栏目的问题,使项目学校的存在问题能够得到全面、客观、准确、及时的反馈。

3.建议统一各校修改说明反馈格式

复核之后,各个学校反馈的《修改说明》,形式不一,角度各异,在专家再次复核确认时有的根本没有利用价值。如,有的学校只是说明接到专家复核意见后是如何重视的,专家的意见如何有针对性等套话。至于是如何修改的,修改了什么,均无说明。这样的《修改说明》对专家复核确认没有任何帮助。又如,有些学校存在的问题比较分散,而其《修改说明》却只是寥寥数语,再次复核确认时上上下下反复查证,查阅的工作量非常大。为此,建议对各项目学校提交的《修改说明》及再次上传的《建设方案》和《任务书》进行统一要求。可考虑要求各项目学校统一围绕以下问题进行说明。

(1)专家复核指出要修改的问题是什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一一列出,这既有利于判断项目学校是否已经准确领会专家的复核意见,也为专家提供确认的角度和依据。

(2)针对专家意见是如何进行修改的?修改了哪些地方。内容不多时可将修改的前后内容进行对照展示,修改内容分散或内容较多时可标注修改文字所在的页码,以便于专家对照查阅和确认。

(3)《建设方案》和《任务书》修改后的文字或表格等可调整其着色,以区别于未修改内容,使专家在复核确认时能够一目了然,提高复核确认的工作效率。

(作者为青海师范大学教育硕士研究生)

上一篇:让生本教育之花在中职语文课堂绚丽绽放 下一篇: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