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地膜覆盖及水肥一体化定向栽培技术

时间:2022-10-23 02:13:18

玉米地膜覆盖及水肥一体化定向栽培技术

摘要 介绍了玉米地膜覆盖及水肥一体化定向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栽前准备、育苗、移栽、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内容,以期为玉米的高产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玉米;地膜覆盖;水肥一体化;定向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3.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9-0041-01

采用地膜覆盖及滴灌施肥技术可以使玉米增产,提高经济效益。其增产原因:地膜不透气、不透水、省工;增温作用;改善地壤的物理性状;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加快有机质和速效养分的分解,增加土壤养分的含量;改善光照条件;加速玉米生长发育进程,提高产量;省工、省水、省肥[1-5]。在玉米的规模化生产中,传统的灌溉和施肥方式劳动强度大,肥料利用率不高,流失大,人工投入较高,总体成本过高导致收入降低,而地膜覆盖及滴灌施肥技术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系列问题,为玉米的规模生产提供了技术保障,从根本上降低了成本。现将其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品种选择

因地制宜,选用良种。经合浦县农业科学研究所技术人员的生产实践证明,杂交玉米比非杂交玉米增产20%~60%以上,因此应选用适宜当地种植的优良杂交种种植,以有利于提高玉米产量。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和增加经济收入,可因地制宜选用一些优良的鲜食玉米品种。

2 栽前准备

选择土层较深、土质疏松、有机质丰富、肥力中等的平地或缓坡地。用机械对土地进行深耕、深松、耙平,尽量要求做到深、细、碎、平。整好地后,先按宽度为60 cm的规格开好施肥沟,施浓缩金正抗病复合肥150 kg/hm2施进施肥沟,然后培地盖好肥。再根据玉米种植地的面积设计滴灌施肥系统,选择滴头间距为30 cm、流量为2.3 L/h的滴灌管,先安装主管,将滴灌管铺设在施肥沟左面或右面7~10 cm的位置上,然后盖上黑色地膜,同时把滴灌管盖住,盖膜与压膜同时进行,膜要拉紧,铺平紧贴地面,并把地膜四周用土压严、压紧、压实,就能起到保温、保水、保肥和保土的作用,并能防止大风把膜吹翻。地膜规格宽度为80 cm。

3 育苗

育苗移栽是一种具有特色的玉米栽培技术。其主要优点:一是育苗在保护地上进行,可以人为控制幼苗生长,培育出适龄壮苗。二是可以采用生育期较长的品种而获得高产。三是可以节省玉米的用种量,一般可减少1/2左右。四是育苗移栽的玉米,一般比直播玉米株高降低20 cm左右,能统一定向,可以增加栽植密度。

一般通过用营养育苗盘进行育苗,可以选用泥炭、椰糠或食用菌绊脚料等作为育苗基质,也可以选用含有机质和营养成分丰富的塘泥、菜园土作为育苗基质。将基质打细碎,装入育苗盘,先装入2/3盘,播入种子至育苗盘的每个小孔中间,再盖满土,淋足水。同时在育苗盘周边喷洒蚂蚁药和围上白色薄膜,防止蚂蚁和老鼠为害种子,确保种子正常出土。

4 移栽

一般移栽时的苗龄以3~5片叶为宜,要与所采用的品种及当地的气候特点相适应。也有用7~8片叶的大苗移栽的,但技术难以掌握,管理不当会造成缓苗慢,并影响到玉米穗分化而导致减产。移栽方法:在移苗前,提前1 d喷1次杀虫药,淋足水,待起苗时营养土不散。按施肥沟的行距种植,定植前用一个圆锥形木桩按种植规格为30 cm进行打孔定为种植穴,穴深为5 cm,直径为5 cm,把育好的玉米苗统一定向放进植穴里,用泥土把种植穴填满并轻压一下,要求保持叶片方向统一,使其有利于光照。

5 水肥管理

移栽定植后马上滴足定根水,并按照一定量拌入杀菌剂一起滴,防止部分根系受损的苗出现烂根而导致缺苗,促进新根生长,在短时间内转青。第1次滴定根水一定要滴透,直到玉米植株周围湿润为止。以后根据土壤干湿情况和苗的生长定期灌水。土壤湿度的标准以当用手抓捏土壤成团或可以搓成条时,表示土壤不缺水。在玉米整个生长期间要根据玉米全生育期的需水规律,一般需水时期分为播前、苗期、拔节期、抽雄期、灌浆期等。而具体的灌水时间,则需要根据玉米生长发育状况、土壤墒情、降雨情况等来决定。要充分认识到,水多水少都会影响到玉米的产量。采用滴灌系统,可以一次性施足基肥,然后根据玉米叶色酌情在滴灌水时加入适当的肥料灌施,或施一定的基肥,在玉米整个生长期间要充分掌握玉米全生育期的需肥规律,一般需肥时期分为攻苗期、攻苞期、灌浆期等,攻苞期为重点的需肥期。在施肥时,先将肥料倒入肥料池溶解,然后再通过滴灌施肥器将肥料吸入管道,随水一起滴入玉米的根部。玉米的根系主要分布在土壤的0~30 cm,尽量将滴水肥的时间控制在1 h之内,以免滴灌时间过长将肥料淋失,滴灌时尽量避开阴雨天气。

6 病虫害防治

防治原则为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玉米病害主要有玉米大斑病、小斑病、纹枯病、锈病等。大斑病、小斑病在移植后7 d左右及生长到10~12 叶时各防1次,用30%苯甲·丙环唑乳油3 000倍液或25%苯醚甲环唑乳油3 000倍液防治。纹枯病在开花后用井冈霉素300倍液喷洒预防1~2次;锈病可用25%粉锈宁1 500~2 000倍液喷洒防治。玉米的主要虫害有玉米螟、地老虎、粘虫、蚜虫等。玉米螟是世界性玉米大害虫,玉米心叶末期(即40%~50%的玉米进入喇叭口期时)和抽雄、吐丝期是防治玉米螟的适期。可用Bt乳剂2.25 kg/hm2加细砂52.5~75.0 kg,根据砂粒的干湿情况,用2 kg左右的水先将Bt乳剂150 g稀释,然后拌在砂粒中,制成颗粒剂,每株撒2~3 g,1 kg可撒500株左右。地老虎防治方法在种植前用3%呋喃丹颗粒剂22.5 kg/hm2加入基肥一起撒入种植沟防治。粘虫是一种暴发性的毁灭性的害虫,可用2.5%溴氰菊酯乳油防治。

7 参考文献

[1] 武秀英.玉米大垄双行地膜覆盖栽培应用与推广需注意的几个技术问题[J].中国科技信息,2006(6):112,116.

[2] 张献平.鲜食甜(糯)玉米乳苗地膜移栽技术[J].农村新技术,2006(11):10-11.

[3] 李小宁.定边县地膜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调研与探究[J].陕西农业科学,2012(6):179-180,232.

[4] 李楠楠.黑龙江省半干旱区玉米膜下滴灌水肥耦合模式试验研究[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10.

[5] 邢维芹.玉米的水肥空间耦合效应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

上一篇: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探讨 下一篇:山区鲜食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