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理论指导的英语专业综合英语课堂的多媒体教学

时间:2022-10-23 12:55:42

建构主义理论指导的英语专业综合英语课堂的多媒体教学

摘要: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叫结构主义,是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传入我国。截止目前,有学者对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某个课程进行过教学探讨。但是,将建构主义理论与多媒体教学结合探讨英语专业综合英语教学的研究尚有欠缺。综合英语是高校英语专业开设和广受重视的一门必修课程,在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另外一方面,多媒体虽已广泛应用于高校教学,但如果多媒体技术的介入不能建立在科学的教学理论基础之上,并遵循教学的特点,那势必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建构主义提出的知识观,即他所强调的知识的动态性、情境性和相对性在多媒体的协助下能得到最好的发挥。总之,任何情况下,教学都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切忌因为多媒体这一技术的使用而喧宾夺主,影响了应有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建构主义;多媒体;综合英语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3-0-02

一、建构主义理论的产生及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叫结构主义,是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传入中国。最早提出建构主义观点的是瑞士哲学家、心理学家皮亚杰。皮亚杰在研究儿童认知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认知结构说。该学说认为,儿童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逐步建立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体系,从而使自身的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在此基础上,许多专家、学者从各种不同角度对建构主义进行了研究和发展。维果斯基提出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强调认知过程中学习者所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的作用,并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理论。苛尔伯格在认知结构的性质与认知结构的发展条件等方面作了进一步的研究;斯腾伯格和卡茨等人则强调了个体的主动性在建构认知结构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并对认知过程中如何发挥个体的主动性作了认真的探索;现代建构主义中的“极端建构主义”、“个人建构主义”也都是建构主义的新发展。所有这些研究都使建构主义理论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为建构主义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奠定了基础。

在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中,首先,建构主义者强调了知识的动态性、情境性和相对性。即知识必将随着人们对世界的认识而不断升华和改写;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知识只能是基于学习者自身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其次,建构主义者强调了教师学生角色各自转换的重要性。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是知识的权威者,处于课堂的中心地位,学生极少有机会参与课堂活动,因而建构主义强调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向学生知识意义建构的合作者、组织者和促进者转变,不能以教师、课本等角色权威来压服学生。而学生则应该由课堂的被动者变为主体及主动者。所以,在建构主义者看来,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学生提供“支架”(scaffolding),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意义构建。这就意味着,教师应为每一个主体提供主动作用的空间和机会,提供对每一个主体都开放的、充满选择机会的情境,创设符合学生新旧经验之间联系的桥梁,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的意义,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沟通,让学生学会善于表达自己见解和聆听别人的意见,学会接纳、欣赏和分享。

二、建构主义理论对综合英语多媒体教学的指导

截止目前,有学者对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某个课程进行过教学探讨。有不少学者或教师对多媒体教学也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大多都是对多媒体利弊的分析,少数是对多媒体教学在某一课程中的实际应用调查与分析。这些研究对于高校教学的改进和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将建构主义理论与多媒体教学结合探讨英语专业综合英语教学的研究尚有欠缺。所以该论文的目的旨在抛砖引玉。综合英语是高校英语专业开设和广受重视的一门必修课程,在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另外一方面,多媒体虽已广泛应用于高校教学,但如果多媒体技术的介入不能建立在科学的教学理论基础之上,并遵循教学的特点,那势必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建构主义提出的知识观,即他所强调的知识的动态性、情境性和相对性在多媒体的协助下能得到最好的发挥。多媒体能最大限度的提供这些信息。而建构主义所提出的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中心观点,也是多媒体教学中最应该注意的,因为如果多媒体课堂上教师不能起到引导作用,整个课堂就会为“机器”所控制,丧失应有的活力及效果。因而,综英课堂上对多媒体的使用要注意建构主义理论的关照。要做到这一点,要求教师要加强教学理论的修养,以理论指导实践,在实际教学中,注意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及应用。

首先,课前,教师要明确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不要一味追求“大容量”,使课堂由“人灌”变为“机灌”。多媒体课件制作前教师要充分熟悉教材,而且要结合微机特点来编制。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要经济、实用、简单。课件不要一味追求华丽,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要时时尽力体现新教育思想,应用新教育观点。此外,建构主义指出,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也就是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视和培养。为此,在新课开始之前,教师可借助多媒体网络给出预习提纲,采取提出问题的办法,问题即对课文的理解,这样避免了学生预习时只查生词不顾内容。其次,综英课堂上,多媒体的使用要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地为学生提供相关文化背景,创造情境性,重视学生个体的发展。我们知道,教育的(下转第304页)(上接第302页)目的不仅是培养适应和满足社会需要的技术性人才,还在于提高教育者的个人素质。而作为英语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综合英语,重点就是让学生打好语言基本功,突出语言交际能力,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加强思维创新能力及提高综合素质。图片以及一些影片典型片段的播放会帮助学生较好地融入外语环境,学习起来事半功倍。此外,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教师要改变“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式,换之以学生自我学习为主,教师主导的教学方式。要尽力借助多媒体为学生的英语学习提供协作会话的机会。比如,播放影片片段后可让学生分组讨论,借助图片让学生进行合作会话等。总之,在课堂上始终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一方面,借助多媒体信息的呈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借助网络为学生学习提供最新的话题。最后,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教师要将多媒体的优势延展,重视课堂下的师生协作,师生感情的交流。比如,借助多媒体网络的使用,教师在网上设计课后辅导练习提供学生思考讨论,也可以尽量多地与学生互通E-mail,方便快捷、亦师亦友地畅所欲言,将讨论的话题深入。这样,学习环境轻松,学生自学能力也能得到更好的锻炼。此外课后的复习巩固也可以通过多媒体网络提出要求,然后回到课堂的分组讨论、抢答和记入平时成绩。概括而言,建构主义理论强调的是综英教学中多媒体的工具性。

三、结语

如果先进的教育技术没有给课堂带来活力,反而使课堂死气沉沉,教学效果低下,那显然不是技术本身的错。教师要时时注意教学方法,以建构主义理论指导多媒体教学,尽力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2009年9月25日的新浪网上刊登了一篇来自《中国青年报》的文章,“过分依赖PPT,中国大学课堂教学丢灵魂。”该文章就湖南大学,扬州大学等几个高校的学生进行访谈,就学生的访谈可以得知,在一些高校,多媒体的使用使得黑板变白板,学生课堂上昏昏欲睡。此外由于个别教师使用多媒体后语速很快,不能给学生以思考的时间。如果使用多媒体的课堂上不能够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即缺少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那么,多媒体的使用很可能羁绊教学效果的提高。因而,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上述总结的问题,扬长避短,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面对学生的挑选,大学教师的不断自我提高才会使多媒体成为真正活跃课堂气氛的工具。注重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多媒体的工具性,即无论综英课课件的制作、课堂多媒体的使用还是课后利用多媒体的师生交流,都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切忌因为多媒体这一技术的使用而喧宾夺主,影响了应有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Piaget,J.The Origin of Intelligence in Children[M].New York: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Press,1996.

[2]贾琼.浅析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对中国基础教育课堂教学的启示[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7):196-198.

[3]李亮.建构主义理论下大学英语教师角色的研究[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9,(8):47-50.

[4]李莹.建构主义理论下的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09,(3):92-93.

[5]梁悦.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探索[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9,(9):108-112.

上一篇:隐喻理论对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 下一篇:论英语专业综合英语课的导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