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医学教育 学分授予办法

时间:2022-10-23 12:47:14

继续医学教育 学分授予办法

继续医学教育是继毕业后医学教育之后,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为主的一种终生性医学教育。为加强和规范继续医学教育学会管理,根据卫生部、人事部颁发的《继续医学教育规定(试行)》,特制定本办法。

一、学分要求

继续医学教育实行学分制。继续医学教育对象每年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活动,所获得的学分不低于25分,其中Ⅰ类学分5-10学分,Ⅱ类学分不低于15-20学分。省、自治区、直辖市级医疗卫生单位、三级医院和一级防保机构的继续医学教育对象,五年内必须通过参加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获得10分。两类学分不可互相替代。

二、学分分类

按照继续医学教育实行活动,学分分为Ⅰ类学分和Ⅱ类学分两类。

(一)Ⅰ类学分: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和省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可授予Ⅰ类学分。

1.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1) 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评审,由卫生部批准和公布的项目。

(2) 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举办,由卫生部公布的项目。

2.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1) 省、自治区、直辖市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评审,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和公布的项目。

(2) 省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举办,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公布的项目。

(3) 中华医学会、中华口腔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华护理学会等一级学科学会举办,并向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备案的项目,均属于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二)Ⅱ类学分:自学、、科研立项、单位组织的学术活动等其他形式的继续医学教育活动授予Ⅱ类学分。

三、学分授予标准

(一)Ⅰ类学分计算方法

1.参加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活动,参加者经考核合格,按3小时授予1学分。主讲人每小时授予2学分。

2.参加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活动,参加者经考核合格,按6小时授予1学分。主讲人每小时授予1学分。

3.上述1、2中每个项目所授学分数,最多不超过25学分。

(二)Ⅱ类学分计算方法

1.自学是继续医学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凡自学与本学科专业有关的知识,应先定出自学计划。经本科室领导同意后执行。写出综述,每2000字可授予1学分,但每年最多不超过5学分。

2.由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制定指定的杂志、音像、光盘等形式的有关四新的自学资料,学习后经考核,按委员会规定该资料的学分标准授予学分。

3.在刊物上和综述,按以下类别计算学分:

刊物类别 第一―第三作者

(余类推)单位/学分

国外刊物10―8学分

具有国际标准刊号

(ISSN和国内统一刊号

(GN)的刊物 6―4学分

省级刊物5―3学分

地(市)刊物4―2学分

内部刊物2―1学分

4.科研项目

已批准的科研项目,在立项当年按以下标准授予学分:

课题类别课题组成员排序

(余类推)单位/学分

1 2 3 4 5

国家级课题 10 9 8 7 6

省、部级课题 8 7 6 5 4

市、厅级课题 6 5 4 3 2

5.出版医学著作,每编写1000字授予1学分。

6.出国考察报告、国内专题调研报告,每3000字授予1学分。

7.发表医学译文每1500汉字授予1学分。

8.由单位组织的学术报告,专题讲座、技术操作示教、手术示范、新技术推广等,每次主讲人可授予2分,最多不超过10学分。

9.临床病理讨论会、多科室组织的案例讨论会、大查房,每次主讲人可授予1学分,参加者授予0.2学分。参加者全年所获得的该类学分,最多不超过10学分。2―9均由单位主管继续教育部门负责审查给分。

(三) 现代远程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的授予按该项目所属等级及规定的学分数办理;编制远程教育课件的脚本,按该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所属级别授予标准记分。

现代远程继续医学教育的Ⅱ类学分授予的具体规定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制定。

(四) 经单位批准,凡到外单位进修(含出国培训)6个月及其以上,经考核合格者,视为完成每年规定的25学分。

四、学分登记和考核

(一) 项目主办单位授予相应项目类别的学分,学员所在单位负责登记。现代远程教育仍按此原则执行,在实施过程中教学单位和教学站点需密切配合。

(二) 省、自治区、直辖市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应按照统一样式,印制和发放继续医学教育登记证,内容包括:基础名称、日期、形式、认可部门、学分数、考核结果、签章等。由本人保管,作为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活动的凭证。

(三) 各单位主管职能部门每年应将继续医学教育对象接受继续医学教育的基本情况和所获学分数登记,并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继续医学教育合格作为卫生技术人员聘任,技术职务晋升和执业再注册的必备条件之一。

五、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英国人凝聚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

六、本办法自之日起放行,1996年的《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试行办法》(卫科教发「1996第24号)同时废止。

七、本办法由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负责解释。

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

上一篇:西方病人不远万里赴亚洲求医 下一篇:纳粹铁蹄下 中国医生巧救犹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