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儿童成长的音乐欣赏教学

时间:2022-10-23 12:27:01

基于儿童成长的音乐欣赏教学

《匈牙利舞曲(第五号)》是作曲家勃拉姆斯21首匈牙利舞曲中最为流行的一首。其粗犷、豪放的旋律中,混合着匈牙利民族音乐和吉卜赛民族音乐的特色。教学中,唐老师选用气势磅礴、听众熟知度高的管弦乐改编版作为五年级学生欣赏过的《微笑波尔卡》《雷鸣电闪波尔卡》等管弦乐作品的补充。该课旨在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经典作品的魅力。在这节以欣赏为主的音乐课中,教师从传统教学中解放出来,从关注“教师的教”转向关注“学生的学”,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让学习真正发生在音乐欣赏课中。

一、目标清晰适切,音乐学习方向明确

课堂是学生知识和灵性生长的地方,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起点和归宿。唐老师根据教材内容和五年级学生的特点,从“演音乐―画音乐―玩音乐―品音乐―赏音乐”五个方面开展教学活动,同时,她巧妙地将教学目标分解在各个教学活动中。教学伊始,唐老师创设情境和学生一起“粉刷墙面”演音乐。唐老师出示劳动工具:钉子、锤子、刷子和油漆桶,引导学生跟着音乐和老师一起劳动。遇到推动感较强的附点节奏时,刷油漆的幅度就大一些,节奏密集之处来“补一点小漆”,力度强的地方就钉钉子,力度弱的地方甩一甩汗水,速度慢的地方缓缓地挂上一幅画……情境活动与音乐完美融合,学生很快便融入了音乐之中,他们兴趣盎然地边聆听音乐边当“粉刷匠”。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学生完成了整首乐曲的第一次欣赏,也达成了教师设定的“感受乐曲热烈奔放的情绪”的教学目标。

二、白板绘制图谱,音乐听觉视觉联动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看不见,摸不着。音乐是时间的艺术,稍纵即逝。本节课,唐老师借助白板的“软笔工具”,一边播放音乐,一边快速绘制乐曲的图形谱,完成了听觉与视觉的转化。图形谱中或高或低的线条、或疏或密的符号,诠释着音乐要素的变化。该教学环节中,教师运用审美通感,唤起儿童的“音乐联想”,把难以捉摸的音乐形象转化为可视、可感的审美意象。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形谱的异同,借助白板中的“矩形工具”,将乐曲的三部曲式结构完整而清晰地呈现给学生,完成了“能分辨乐曲结构”的教学目标。听觉、视觉互相挪移,是建立在感觉移借和丰富想象的生理和心理基础上的,它不仅加强了听觉和视觉的联系,也加强了情感与思维之间的联系,可以帮助儿童调动更多的感官来体验音乐,积累感性音乐经验,增强审美能力。

三、多方式参与体验,音乐素养全面提升

从音乐对儿童发展的意义来看,节奏乐对于培养儿童的注意力,开发儿童的创造力,养成集体意识和合作习惯等,具有重要的作用。儿童天生喜欢节奏乐器,演奏节奏乐可以使儿童长时间、全神贯注地投入音乐之中。本节课中,唐老师给每个学生准备了一件打击乐器,借助白板的“拖放工具”,鼓励学生根据音乐的变化自主选择不同的乐器和节奏型为乐曲伴奏。学生在探索、聆听、对比和演奏的过程中,有效地发展了对各种乐器的音色、音量和表现力的敏感性,提升了协调、合作的能力。在第二乐段的欣赏中,教师又带领学生加入律动表演,在重音处加上跺脚,在慢速的地方用摇晃身体来表现,节奏密集处大家一起转个圆圈等。多种方式参与音乐体验,可以让儿童更好地感受音乐,更好地表达对音乐的理解,更深刻地体会自己是活动的参与者,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享受名曲带来的愉悦,提升音乐素养。

本节课,唐燕飞老师以学生熟悉的生活为起点,根据音乐欣赏教学的目标和要求,精心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活动,将学习音乐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参与音乐欣赏。在清晰适切的目标的引领下,在扎实有效的活动中,课堂不仅是孩子音乐素养提升的地方,也是学生和老师共同学习、共同研究、共同成长的地方。

(作者系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音乐教师,江苏省音乐特级教师)

上一篇:剖析高等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与对策 下一篇:运用体验式教学提升体育教学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