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课堂中学生参与内部结构的相关性研究

时间:2022-10-23 10:29:46

高中英语课堂中学生参与内部结构的相关性研究

摘要:本文采用学生参与调查问卷对舞钢市实验高级中学高二年级的一个重点班和普通班共110名学生进行调查研究,旨在探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内部结构,即行为参与、认知参与和情感参与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1)学生的行为参与和认知参与之间正相关显著,相关系数r=0.696***,在0.001水平上呈显著性正相关;(2)学生的行为参与和情感参与之间正相关显著, 相关系数r=0.340**,在0.01水平上呈显著性正相关;(3)学生的认知参与和情感参与之间正相关显著, 相关系数r=0.584***,在0.001水平上呈显著性正相关。

关键词:英语课堂 行为参与 认知参与 情感参与 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9-0254-02

1 前言

学生参与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方面。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我国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普遍偏低。新一轮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学生参与成为当前教育界研究的热点。《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将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形成确定为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提倡学生通过实践,参与,合作等方式完成学习目标。因此,了解学生参与及其内部结构的相互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探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内部结构,即行为参与,认知参与,和情感参与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能够更有效地提高学生参与度。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目的

本文旨在探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内部结构,即行为参与、认知参与和情感参与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能够更有效地提高学生参与度。

2.2 研究对象

本研究随机抽取了舞钢市实验高级中学高二年级的一个重点班(45人)和普通班(65人)共110名学生为被试对象。

2.3 研究工具

该调查问卷是在参考华东师范大学孔企平(2003)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问卷”的基础上改编而成。本问卷“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现状的调查研究”共包含三个维度,即行为参与,认知参与,和情感参与,共58个项目,各项目所涉及的是学生各方面的参与度情况。行为参与包含专心,钻研和课外学习时间三个变量,共18个项目;认知参与包含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三个变量,共20个项目;情感参与包含乐趣,焦虑,成就和厌倦四个变量,共20个项目。各项目有较好的区分度,区分度D>3, 问卷信度系数介于0.774-0.954之间,该问卷良好可行。另外,该问卷采取里克特5点计分,从A到E依次排列,A为从不这样,B为很少这样(25%),C为有时这样(50%),D为经常这样(75%),E为总是这样(接近100%)。

2.4 研究实施

本次调查于2012年12月份实施,共发放问卷110份,回收问卷110份,回收率为100%,剔除无效问卷后,有效问卷为93份,有效回收率为84.5%。

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所有数据采用SPSS16.0软件包处理。

3 研究结果

3.1 行为参与和认知参与的相关性

对于学生行为参与和认知参与的相关性,结果见表1

表1行为参与和认知参与的相关性

标注:* P

表中可以看出,行为参与和认知参与的相关系数r达到0.696,二者在0.001水平上正相关显著。行为参与和认知参与的认知策略变量和元认知策略变均在0.001水平上正相关显著,行为参与与认知参与的资源管理策略变量负相关不显著。认知参与和行为参与的三个变量均在0.001水平上正相关显著。就行为参与的三个变量和认知参与的三个变量之间,专心和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均在0.001水平上正相关显著,和资源管理策略负相关不显著。钻研和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均在0.001水平上正相关显著,和资源管理策略稍微正相关不显著。课外学习时间和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均在0.001水平上正相关显著,和资源管理策略负相关不显著。

3.2 行为参与和情感参与的相关性

对于学生行为参与和认知参与的相关性,结果见表2

表2行为参与和情感参与的相关性

标注:* P

表中可以看出,行为参与和情感参与的相关系数r= 0.340, 二者在0.01水平上正相关显著。行为参与和情感参与的乐趣变量和成就变量均在0.001水平上显著,和焦虑呈负相关不显著,和厌倦在0.01水平上负相关显著。情感参与和专心正相关不显著,和钻研在0.001水平上正相关显著,和课外学习时间在0.05水平上正相关显著。就行为参与的三个变量和情感参与的三个变量之间,专心和乐趣,成就呈显著性正相关,和焦虑负相关不显著,和厌倦负相关显著。钻研与课外学习时间分别和乐趣,成就呈显著性正相关,和焦虑,厌倦负相关不显著。

3.3认知参与和情感参与的相关性

对于学生行为参与和认知参与的相关性,结果见表3

表3认知参与和情感参与的相关性

标注:* P

表中可以看出,认知参与和情感参与的相关系数r=0.584,在0.001水平上正相关显著。认知参与和乐趣,成就正相关显著,和焦虑稍微正相关,和厌倦负相关不显著。情感参与和认知参与的各变量均正相关显著。就认知参与的三个变量和情感参与的三个变量之间,认知策略与元认知策略和乐趣,成就分别正相关显著,元认知策略和厌倦负相关显著。资源管理策略和焦虑,厌倦正相关显著。

4 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的数据显示,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行为,认知,情感参与三者之间关系紧密,总体上呈显著性正相关,各变量之间存在没有显著差异和负相关的关系。和前人的研究结果既有一致也有不一致的地方,其原因如下:

4.1行为参与和认知参与的关系密切

大体上,行为参与和认知参与正相关显著。这一结果同郑思源(2010)的研究结果大体一致。只有资源管理策略同行为参与及其变量呈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尤其对钻研影响不大。这说明,学生在行为参与的同时也伴随着学习策略的使用,比如在专心学习英语的同时能发现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课后能妥善管理学习时间等。再者,学生资源管理策略使用的越少,说明学生对老师和同伴的依赖程度低,越能独立认真完成英语学习任务。

4.2行为参与和情感参与的关系密切

这一结果同前人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Connell(1990)指出参与学习的学生表现出兴奋、兴趣、好奇和欣赏。另外,Isen

(1987)认为学生参与过程中的积极情感导致了参与的活动。显然,积极的情感,如乐趣和成就感,对行为参与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相反,焦虑和厌倦感会妨碍行为参与度。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考虑到学生的情感因素,采用多样灵活的教学活动和方式,如讨论,小组活动,结对活动,辩论等,来激发学生的兴趣等积极情感,减少消极情绪,以提高学生在英语课堂的参与度。

4.3认知参与和情感参与的关系密切

这一结果同前人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Mandler(1984)指出,认识和情感这两个方面具有内在的联系。孔企平认为“知”和“情”是密切结合的。学生在使用学习策略的同时伴随着两种情感,积极的和消极的。尽管学生都在使用策略,都在学习,但是其内在的学习历程是不相同的。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关注学生在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上的情况,也要关注其学习过程和和心理情绪投入。

5 结论

综上所述,在英语课堂中,学生的行为、认知和情感参与三者之间关系密切。学生参与是一个组合概念,其涉及行为、认知和情感参与三方面的活动。因此,教师不单单要关注学生课堂上的行为表现,还要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加强对英语学习策略的指导,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参与,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英语学习中来,体验学习的乐趣。做到把“行”、“知”和“情”有效地统一起来,提高学生整体参与度,促进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提升。诚然,此次调查只是在一所高中的两个年级中进行,得出的结果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内部结构的相互关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Connell J. Context, self, and action: A motivational analysis of self-system processes across the life-span[M]. In: Cuccgettu D, ed. The Self in Transition: From infancy to childhood.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0, 61-67.

[2]Isen A M. Positive affect, cognitive processes, and social behavior [J]. In: Berkowits L,ed.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1987,20:203-253.

[3]Mandler G. Mind and Body: Psychology of Emotion and Stress [M]. New York: Norton, 1984.

[4]孔企平. 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学生参与[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6]郑思源.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情况调查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2010.

作者简介:范银萍(1988-),女,河南平顶山人,山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英语课程与教学论方向在读研究生。

上一篇:如何指导高中生进行数学习题精炼 下一篇:学好古诗词,弘扬中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