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孔子思想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时间:2022-10-23 09:22:38

浅谈孔子思想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某种程度上讲,主要记录孔子言行思想的《论语》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教育理论专著,当前课改极力推崇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论语》中的很多句子里都能找到相关的印证。譬如:“因材施教”,譬如:“有教无类”等等。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我们不仅仅要注重掌握教材文本中的有关孔子典籍的相关知识,还要深入运用孔子思想来指导我们的语文教学,加强这一儒家巨人思想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高中语文;孔子思想;教学策略

在当前的课程改革背景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已经得到了多数教育工作者的认可与践行,尤其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随着高考试题的变革与课程标准的渗透,注重小组合作与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得如火如荼。在人们为“以学生为本”这一教育理念拍手叫好的时候,我发现,其实在千年前中国儒学的鼻祖孔子老先生就早已意识到这一问题,并提出了“君子不器”的说法,就是说对待学生不能像对待一个普通的器皿一样无节制地进行灌溉,而应当切实理解并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年龄规律等因素,进而“因材施教”或许在当时孔子的心目中,早已有了一个“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一理想构思了吧。穿越数千年的时空风尘,我们在当前课改之际,似乎依稀能够听到孔老先生对于当今教育的指导与颔笑。本文笔者就从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对孔子思想的运用与渗透方面展开论述,以期使得孔子的思想精髓能够指导当前的语文教学,给我们高中语文的课堂吹来一股清新的风。

一、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一条重要的建议:要我们的语文课堂营造一个开放而有活力的氛围。具体来讲,所谓开放,就是要全体师生的学习目光不能仅仅局限于薄薄的基本教材,而应当走入广阔的生活空间,建立“大语文”的教学概念,从生活中汲取语文的营养,从语文的角度来阐述生活的光怪陆离,五光十色;就是要打开语文的大门,不再局限于语文教材文本,注重课堂上与其他中学学科的知识整合、渗透、穿插,注重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课堂上的运用;注重采用现代化的教学理念与方式,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诗情画意,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譬如,笔者在讲授苏轼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这篇文章时,被其创设的神情气氛所深深感动,觉得教师多么精彩的讲解都不能很好地诠释坡先生对于亲人的思念,教师多么巧妙的课堂设计都无法再现词中深情款款的氛围,于是便在课堂上播放了王菲的同名歌曲《但愿人长久》,如泣如诉的曲调缓缓而来,王菲独特深浓的嗓音将苏轼的那种“人人心中有,人人笔下无”的意境进行了很好的诠释。教室里虽然没有了热闹的小组讨论,可是从同学们几要落泪的神情与投入的状态来看,他们一定看到了那位长袂飘飘的老者对酒当歌,举杯邀月的情景,一定想到了家中的父母兄弟,无需教师多言,本词的主题思想与写作特色便跃然纸上,全体师生一起经受了一次精神的洗礼。

二、师生平等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师生在人格上与教学过程中地位平等,有利于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态度及情感的和谐发展,所以,我就在教学中营造师生平等的学习环境。联系孔子的师生平等思想,我觉得,营造师生平等的学习环境,需要教师在学习和生活中为学生奉献上一颗无私的心。首先,热爱学生,走进他们的情感世界,一视同仁所有学生,理解、信任、宽容、善待他们,不偏优嫌劣,平等对待每一个人,给他们以足够的尊敬和信赖。其次,摆正自己在教学中的位置。实践新课程理念——“教师要做学生的伴游,而不仅仅是导游”。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核心,在平等的位置上与学生交流互动,交流思想。再次,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所谓“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传授知识的同时,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大胆创新,敢于超越自己,超越前人。

三、有教无类

在教育面前,人人平等,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但是“有教无类”的思想,现代还没有被完全实践。社会方面,主要存在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穷富受教育机会不均等;继续教育机会不公平等问题。教师方面,部分教师优差生区别对待,对待学生带有功利性。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咀嚼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师德要求。我认为,在社会还不能够给予人们绝对平等的教育机会的时候,我们能给以学生的是为师者如孔子般博大的胸怀、良好的职业道德、端正的教育思想和态度,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位受教育者。

四、因材施教

正如很多现代诸多教育学家在教育理论中所阐述的“因材施教”的理论一样,孔老先生在《论语》中对于这一教育理念早有论述,他把自己麾下的学生分成了如颜回般“以一知十”的,也有如子贡般“以一知二”的,拨开几千年的云雾风尘,我们能够充分感受到这一教育先哲的教育思想对于我们当今教育现状的重大影响。正如钱志亮教授所讲的课堂的后半段要兼顾不同的学生,达到效率与效果的统一。在这个过程中,应尊重人的个性、理想和愿望,充分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尽量满足人的教育需要。其次,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教育,对于智力水平高低不一的学生,我们要在知识点的深浅程度上加以区分,对于在学习态度上有所区别的学生,我们要在其学习态度方面加以科学有效的影响。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孔子的人文教育思想还有很多,由于篇幅有限,这里不一一论述。师生平等、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人文教育思想在现代教育中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展,为现代素质教育提供了支持和反省的理论依据。孔子的人文教育思想值得我们细细探讨、好好回味并加以运用。

上一篇:浅谈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浅谈初中生文学素养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