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与当代社会

时间:2022-10-23 08:22:54

《乡土中国》与当代社会

费孝通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其著作《乡土中国》也一度成为学者们认识、剖析和解读传统中国社会的理论基石和经验研究向导。费老在书中用十分质朴的笔触将其所见所闻和所想的乡土中国面貌用十四篇类似短篇散文的章节娓娓道来,读罢,往往能使我们对上世纪中国乡土社会的面貌有一个整体性的朴素认识,并且对社会结构以及社会变迁也有相应的把握。品读此类经典著作的要旨和意义有二,首先,必须用一种他者的视角深入作者的时代背景和研究思路中去感受作者笔下的研究对象,理论和方法论视角;其次,在尽量客观把握作者原意基础上融入自己的价值判断,用一种批判和反思的眼光审视当下的现实环境,思考已有相关研究的现实意义和借鉴作用,这是社会科学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变迁和发展的要求。

一、他者视角下的“乡土中国”

1.相关概念的解读。首先,关于描述社会秩序、政治体系、统治格局的相关概念的把握。费老笔下传统中国的基层社会是不同于西方依赖正式法律和暴力系统确定和维持私人关系的法理社会,而是依靠人与人之间非正式的、甚至是与生俱来的邻里亲密关系与熟识关系来建立联系的“礼俗社会”。这样的社会往往少一分淡漠而多几丝人情味儿,在这样的社会中,秩序的维持与稳定并不依赖于正式的、外在于个体的法律体系,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即所谓的“礼治秩序”。其次,关于乡土社会文化状况的论述,主要提出了“文盲社会”和“男女有别”的概念,所谓文盲社会,简言之就是没有正式文字而仅仅依靠言语沟通交流的社会。费老指出,在传统乡土社会中,人们之间彼此熟识,联系密切而且经常见面,这种地缘上的接近与彼此联系的方便、频繁使得正式文字显得多余,这进一步形成了乡土社会缺乏文字的客观现实。另外在乡土社会中,男女之间不仅存在生理差异,还往往被建构成在行为规范和心理上迥异的存在,即就是“男女有别”的原则,“‘男女有别’是认定男女之间不必求同,在生活上加以隔离,这隔离非但是有形的,而且是在心理上的,男女只在行为上按着一定的规则经营分工合作的经济和生育的事业,他们不向对方希望心理上的契合。”接下来是关于乡土社会中的社会关系格局的论述,这里主要介绍“差序格局”。差序格局是费老在该书中提出的一个最受关注的概念,他将其与西方的团体格局对比,指出“我们的社会结构本身和西洋格局是不相同的,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

2.研究方法的讨论。在理清了本书中的主要概念以后,我们还必须对造就本书的具体研究过程和方法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的较完整连贯的把握,而这也是社会学研究必不可少的程序。具体到《乡土中国》一书,费老运用社区研究理念,通过对特定村落经济、政治、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实地考察,结合比较方法的使用,尝试以小见大,由少数村落的实证研究资料来推演更大范围内中国乡土社会的一般面貌的方法。这种深入实地开展调查,收集第一手资料的方法比起以往局限于书斋,仅仅在文献中做文章的研究方法,有自身的优势之处,这能在更大程度上保证资料的客观性以及结论的准确性,不过这种通过对特定几个个案的研究进而将研究结论推广的方法也遭到了质疑。

二、“乡土中国”的当代思考

对经典名著的品读并不以对其内涵的孤立解读为终结,我们还应该在理解著作本意的基础上联系实际,审视著作的现实意义,只有心怀一种批判性反思的视角品读经典,才可能在吸收和借鉴前人学术成果的基础上追求进步,以一种更客观的眼光考察彼时与此时,从而寻求对当下社会现实的更清晰认识。费老笔下的《乡土中国》为我们建构出了一套关于传统中国乡村社会的“理想图景”,即“乡土中国”。“乡土中国”成为诸多“专业”学者和众多“业余”读者们想象传统中国乡村社会的对象,也成为众多当前中国学者研究中国乡村社会的起点。另外,“乡土中国”是“包含在具体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具有概念性质的“理想类型”。“乡土中国”中的诸多概念,是作者对乡村社会性质、人际关系、社会秩序、社会结构等的总结和提炼,这些概念“属于理性知识的范畴”,成为后来学者讨论中国乡村社会的工具。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社会科学的研究并不以费老为终结,乡村研究的方法也并不局限于当年费老所使用的社区研究法,同时当代乡土社会的变迁也要求学者们以变化了的现实为研究对象展开后续研究。毫无疑问,新世纪的乡村社会与费老当年调查研究的情况已有出入,我们不能再用已有的关于传统乡土社会的理论、研究成果来解释现实社会,同时现实社会的很多现象也是当年的研究所不曾涉及的。另外,当代乡土社会与城市社会、西方社会相比,也发生了许多变化,比如人情的渐趋淡漠,长老统治的衰落,家族的消亡,私人关系的趋于弱化等等,这些都说明,我们必须立足于已经变化了的现实社会,用一种文化自觉的本土化视角去展开研究,才能更准确的把握当下的现实。

参考文献

[1]费孝通.乡土中国[M].三联书店,1948

[2]费孝通.费孝通社会学文集[M].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

上一篇:论播音主持中的非语言传播 下一篇:浅谈中职生就业心理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