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堂提问艺术

时间:2022-10-23 05:47:33

浅谈课堂提问艺术

我国明代学者陈献章曰:“疑者,觉悟之机也。”作为教师更应明确,如果没有问题,认识也就停止了。教师的课堂艺术就在于他善于荡起学生思维的涟漪,把课堂的教学建立在思维的深度上。这正是课堂提问的魅力所在。课堂提问是教师教学的重要手段和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目的、要求设置问题进行教学问答;是课堂教学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形式,同时也是教师的一种教学艺术,也是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技能的集中反映。课堂教学能够波澜起伏、有声有色,令学生入情入境,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师的精彩提问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在实际教学中。常出现的一些提问误区

1.提问过于简单,没有思考价值。有些老师喜欢问“是不是”“好不好”“对不对”等,这样的提问毫无价值,学生的认识能力得不到发展。

2.提出的问题空泛、难度大,让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如一开篇就问学生“课文写的是什么?”“写作特色是什么?”对学生只能启而不发,因为他们对课文内容还没有感性的、全面的认识,怎么会回答呢?

3.提问过于急于求成。有些教师发问后,还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就要求立刻作答,这样只会压抑学生的思维。

4.提问没有新意,篇篇文章雷同。长此以往,让学生生厌。

5.提问对象过于集中,只顾优生,忽略差生,很容易挫伤差生的积极性。以上种种提问的做法,不仅收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还会扼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谈不上培养其思维能力了。

只有提高课堂提问水平,找出能诱发他们思维的兴趣点来问,才能促进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

二、在教学实践中对课堂提问艺术的尝试

1.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积极思维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可能一开始就感兴趣,为此,教师须抓住突破口,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激发他们的兴趣,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疑惑时,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水到渠成。我在教《看云识天气》一文时,一开篇就问:“今天阳光灿烂,同学们注意天空飘着的白云的形状了吗?云的形状能决定天气的好坏吗?”就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却又难以一下子回答的问题,很自然地引导学生认真地研读课文。接着顺势利导让学生认识大自然的奇妙,解决本文的教学难点。可见,抓住契机,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会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值得一提的是,课堂上设置的问题,应从实际出发,不能故弄玄虚,把学生弄糊涂。

2.提出的问题要把握分寸,注意分层次设计,化难为易

要上好一节语文课,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它需要教师站在高处,从整节课、从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才能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问,使学生乐于接受。如《我的叔叔于勒》一文,就可以采用这种分层设问的方式进行教学。先提出问题:“开头菲利普全家为何盼于勒回来?结尾又为何躲避于勒?”这两个问题学生较容易回答出来。然后再问:“他们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怎样的社会现实?”这下学生的热情高涨,纷纷作答。在此基础上,我继续问:“菲利普夫妇性格特点有哪些?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个形象?”这样从易到难,环环相扣的设问,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本文重点难点的学习较容易地解决了。

3.提问应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课堂中的提问,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因而教师应注意提问的角度和问题的深度。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可以使学生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解答方法,既拓宽思维的空间,又能培养发散性思维能力。如《黔之驴》一文,谈文章的寓意从多角度提问,从虎吃掉驴、从驴被虎吃掉、从好事者角度各说明了啥道理?学生在掌握了课本知识后,我们如果引导学生把这些知识与课外相关知识联系起来思考,就能扩大知识的利用价值。在教学《爱莲说》一文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莲”的精神品质可以与社会上哪些人联系起来呢?通过“问”,让学生想得“深”,想得“广”,并把“问”与阅读、写作、做人联系起来,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时还加强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教育。

4.把握好提问对象

只针对优等学生设计问题,其表面看来行云流水,一片繁荣,实则虚假,背离教育的本真。要善意提问“差”学生,这样有利于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迅速全面地获取反馈信息,提高课堂效率。

总之,我们要努力提高课堂提问艺术水平,做善于提问的高手,促使学生的认识和思维一步步得以深化,以便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作者单位:山西省祁县第二中学校)

上一篇:“地球运动”教学探究 下一篇:“批判”也“和谐”